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9课《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9课《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空气污染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2.了解五种主要污染源和由此引发的几种污染;
3.了解几种改善室内空气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空气污染现象;
2.能够根据情境判断室内空气是否好;
3.能够合理选择改善室内空气的方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环境好坏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从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与种类;
3.改善室内空气的方法。

教学过程
1.开始活动(10分钟)
–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问题:“空气污染对人体有何危害?”“你们在生活中有什么污染现象?”
2.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用图片或实际场馆中的场景向学生展示污染源。

引导学生了解主要的污染源和五种主要的污染物。

–学生反馈:“你们知道有哪些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
3.学习课文(25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并配合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同时这些危害是如何让人感受到的。

–根据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合作,分组讨论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交流如何能改善室内空气。

–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家中有哪些制造室内污染的物品?”“当你们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如何感知它的空气质量?”
4.展开课外活动(2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记录和分析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

–学生在活动中记录所观察到的一些有污染的地方以及散发的污染源。

–学生展开讨论:“这些污染源对人体有何危害?”“能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少这些危害?”
5.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对课堂上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学生对室内污染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自主完成有关环境污染的调查工作并汇报。

三、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法
2.小组合作学习
3.观察和记录法
4.总结和归纳法
5.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法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2.学生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是否有深入的思考;
3.学生是否有梳理和归纳课堂知识的能力;
4.课后布置的任务是否得到了良好的完成情况;
5.学生在任务完成时是否表现出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精神。

五、教学反思
1.活动选材要紧密相关。

–活动内容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在课堂上提供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2.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安排。

–时间分配要适当,在课程的处理上防止过于冗长,对于剩下的时间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的主题思路爆发发挥应该是教学中的重要认识。

3.教师要做好负责思考和反思工作。

–课堂结束后,教师要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总结,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充分发挥课堂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