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精品学案(整理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一、中考导航
中考考纲要求能够掌握生物的遗传;理解生物的变异;理解生物的进化
二、知识梳理
生物的遗传
1、()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它主要存在于中的上。

2、在每种生物的细胞核中,都含有数量的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和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
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基因。

2、(1):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

(2)相对性状:种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如人的A型血和人的B
型血
(3)基因:控制的片段
(4)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表示
(5)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表示
例:AA、Aa都表现为。

Aa表现为。

3、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位于上,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是随着
而结合的。

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或)时,成对的染色体(携带成对基因)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存在。

4、(1)人的性别由决定。

22对染色体
(2)23对染色体
1对染色体:男,女
(3)男性能产生和两种精子,比例1:1,这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所以子女性别比例为1:1
5、遗传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疾病)的类型有:
①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病:如
②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病:如
6、优生优育,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措施:①②③
生物的变异
的变异:发生改变
1、变异
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由引起的
2、变异具有,,能促进。

太空椒是,高产抗倒伏小麦是育种,天然彩棉是,都发生了变异。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先有,后有:变异是的,选择是的)
2、自然选择的概念是: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的过程。

3、自然选择的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三、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1 生物的遗传
例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性()
A.变异
B.遗传
C.性状
D.基因
考点2 生物的变异
例2 促进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
B.环境条件
C.可遗传的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考点3 生物的进化
例3 多数情况下,某些物种灭绝的可能原因是
A.冰川的作用
B.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C. 遗传物质的改变
D.食物的缺乏
四、随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A. 人的血液流动
B. 人的卷舌
C. 人的耳垂
D. 人的单眼皮
2.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 母牛产上小牛
B. 马与驴生下后代骡
C. 种瓜得瓜
D.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下双眼皮小孩
3.在自然状态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是()
A. 2:1
B. 1:1
C. 1:2
D. 不存在比例,随机的
4.下列各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A. 肉质较佳的母牛产下一头产奶多的牛
B. 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 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比阳光下的麦秆细
D. 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5.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无关的是()
A. 生存斗争
B. 用进废退
C. 适者生存
D. 温度的改变
参考答案
三、题型、技巧归纳
例1 A
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技巧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
例2 C
地球上的环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生物如果不能产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如果没有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断进化;可见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技巧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特征
例3 B
按照达尔文的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如果没有产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某些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环境变化
技巧归纳: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随堂检测
1.A
2.B
3.B
4.A
5.C
专题《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强化训练
1.下列现象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A. 家兔毛的颜色
B. 因阳光照射而明显变黑的皮肤
C. 因肥水充足而饱满的种子
D. 美容后的双眼皮
2.染色体的组成为()
A. DNA和蛋白质
B. 氨基酸和DNA
C. 糖类和DNA
D. 蛋白质和脂类
3.决定人的单眼皮或是双眼皮性状的是()
A. 基因
B. 染色体
C. 精子
D. 卵细胞
4.下列全是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色盲、血友病
B侏儒、呆小症、血友病
C.糖尿病、色盲、狂犬病
D.白化病、多指病、流感
5.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儿子的是DD,那么其父亲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A.DD
B.Dd
C.DD和Dd
D. DD或Dd
6.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为()
A. 100﹪
B. 50﹪
C. 25﹪
D. 12.5﹪
7.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后代是()
A.女性
B.男性
C.男或女
D.不可能是女性
8.我国是世界上金鱼品种最多的国家,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我国有不同的环境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我国鱼类品种多
D.自然选择的结果
9.子女的某些特征像父母,这是因为()
A.父母把各种性状直接传给了子女
B.父母把蛋白质直接传给了子女
C.父母把遗传物质传给了子女
D.父母把细胞质内的物质传给了子女
10.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准备生第二胎,那么第二胎的性别是()
A.一定是男孩
B.一定是女孩
C.生男孩的可能性大
D.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一半
11.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12.下列各项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A.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
B. 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非常相似
C. 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
D. 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白和黄色
13.下列人体的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 男性的神经细胞 B精子.
C. 男性成熟的红细胞
D.卵细胞
参考答案
1.A 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是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选项中,经美容手术把单眼皮变成双眼皮,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由于水肥充足玉米长得穗大粒满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而家兔毛的颜色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属于遗传的变异.
2.A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3.A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的眼皮的单双是人的形态特征,是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4.A 选项中的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传染病;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多指症属于遗传病5.D 儿子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其中一个D一定来自父亲,因此父亲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是DD或Dd.
6.D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25%.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几率各占50%,因此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为25%×50%=12.5%.
7.A 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女孩
8.B 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9.C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条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基因又随着染色体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中一条基因来自父方,一条基因
来自母方,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许多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各自基因的一半传给了子女,而不是父母将性状或蛋白质或细胞核传给了后代
10.D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 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22+X精子与22+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所以有一对少数民族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准备生第二胎,那么第二胎的性别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
11. D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玉米中出现白化苗、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12. D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长颈鹿长颈的形成、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非常相似、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小猫的毛色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
13.A 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神经细胞是体细胞,因此男性的神经细胞一定含有Y染色体,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