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秦巴山区现场会召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TEA
水率、堆温偏高,为渥堆继续进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如果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普洱茶(熟茶)发酵程度偏重。

在实际生产中,随着各种发酵程度的熟茶渥堆工艺(如轻发酵、适度发酵、红熟发酵)的兴起,普洱茶生产厂家对于熟茶发酵程度与后期用途之间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各种发酵程度的熟茶渥堆工艺并未形成稳定的工艺标准。

此外,普洱茶(熟茶)渥堆过程的影响因素复杂,除潮水量外,渥堆的环境温湿度、堆高、微生物群落组成等都是渥堆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透彻地分析研究每个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渥堆工艺控制标准,使得熟茶发酵在清洁化的基础上具备标准化生产的条件,从而推进普洱茶(熟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工艺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新,张理珉,杨善禧,等.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
品普洱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韩海华,梁名志,周斌星,等.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潮水用量对
茶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9):112-114,119.[3]王白娟,赵艳,戴富强,等.云南普洱茶氟含量研究[J].广
东农业科学,2010,37(5):45-46.
[4]王秋霜,凌彩金,柯乐芹,等.普洱茶香气研究进展[J].广
东农业科学,2009(12):42-45.
[5]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49.
本刊讯9月28—3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秦巴山区现场会在平昌县召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局、科技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巴中市政协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项目主持、参加单位及示范基地的有关专家和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会议。

本次现场会以“优质茶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模式”为主题。

9月29日上午,代表们考察了鹿鸣山标准化茶叶园区和秦巴茗兰茶叶园区,参观了田间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和茶叶加工现场。

下午,召开了项目技术报告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主持。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魏启文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王述民局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平昌县政府副县长马军作茶产业发展经验交流,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研究员作项目工作报告。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丁文芹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研究员、边磊博士、叶阳研究员分别从山区台地茶园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优质鲜叶机械化采摘、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巴中云顶优质茶机械化加工4个方面作了技术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阮建云副所长作总结发言,肯定了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对项目下一阶段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希望。

该项目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任务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

2018年以来,项目组先后指导建立示范基地280hm2,改进茶叶加工生产线1条,改进黄化茶树品种肥培和树冠培养技术、修剪养蓬技术及滇红工夫生产技术,累计培训茶农1500余人次。

同时积极为地方政府发展茶产业做好参谋工作,项目的全面实施在提升山区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上
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为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秦巴山区现场会召开
·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