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想为什么这么难观想不出来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想为什么这么难观想不出来怎么办
观想为什么这么难?--观想不出来怎么办?
在加行阶段,信心比观想重要。
如果信心和观想比较起来,信心更为重要,从古至今。
单单凭借信心而现见本尊甚至证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单单凭借观想就能现见本尊或者证悟的例子,一个也没有听说过。
足以说明问题。
----丹增扎拉堪布
观想也是,要不紧不松,能观多少就观多少,不要着急。
都有过程,慢慢来,功夫到了,就能观出来了。
-----达真堪布
观想为什么这么难?
达真堪布:
我们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曼茶罗、破瓦法等很多修法时,都需要观想。
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观想,也观不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修法一点点也不用心,观想一点点也不专心。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自己喜欢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稍微看看就能观出来,随时都能想起来。
对自己喜欢的人,眼睛一闭,就能显现出来。
自己喜欢的事,做梦都能梦得到。
但是我们现在对佛法没有生起欢喜心,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观想才这么难。
我们学佛修行不是一心一意的,是自己糊弄自己。
如果你对佛法真的有兴趣了,观想不是什么难事。
修除障法也是,观不出来金刚萨垛佛,说明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
如果你真想忏悔,晚上做梦都会梦见金刚萨垛佛,不可能观不出来。
也不观想也不念,想解脱、想往生、想成佛,这都是不可能的。
平时不练是观不出来的。
以前龙树菩萨有个弟子修生起次第,修生起次第主要是观想。
龙树菩萨没有让他直接观这些种子字、本尊、咒轮、坛城,先让他练习观一个牛角在头顶上。
他每天观,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自己头顶上有牛角了。
又观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用手就能摸到牛角了,但是别人却看不到。
龙树菩萨让他继续观,最后别人都能看得到牛角了。
观想的功夫差不多了,再观其他的就容易多了。
坚持好好地观,一定要观得清楚,明了。
比如说观修金刚萨垛佛。
能仔细观出来了,感觉到自己的头顶上有金刚萨垛佛,有时候想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自己能看到。
第三步,周围的人也能看到。
观想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才算真正成就了。
但是这都要一步一步的来,现在我们能够达到最低的水平也可以。
感觉金刚萨垛佛真的在自己的头顶上,非常明了,非常清楚,有时候想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样也算观想成功了。
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参加万盏法会回来,自己按照上师开示讲的,按次第、从基础开始学修,最初还是比较精进、认真的,不管是观想上师,还是观想别的,观的都比较清楚。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
却观不出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达真堪布答: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不要紧,不要间断,也不要着急,坚持下去,会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
这是修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感觉肯定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有进步,有时候觉得没进步——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到目标,找到方向了,然后下定决心坚持修行。
修行不是一两天、一两年的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修行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到时候自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
等开悟以后就好了,现在不要执着这些感觉。
其实现在我们不管是观想种子字,观想本尊,观想坛城,还是观想上师,都属于生起次第,这是需要在有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的。
不知道我们现在心里有没有执着?若是执着了,说明还是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不能分开的,在有证悟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观想,就不会有出现这些问题。
但是现在有没有这个基础?如果没有,也不要紧,不要执着这一切。
不管是好的景象还是坏的景象,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不好的境界,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执着、不在意,坚持下去,好好修,一定会越来越好。
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
达真堪布答:观修皈依的时候,观想自己跪在皈依境面前,左边是今生的父亲,右边是今生的母亲,前面是自己的怨敌仇人,后面有很多家亲眷属、冤亲债主以及所有的众生,都跟着自己一起皈依上师三宝。
其实所有的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但是为什么要把今生的父母观在自己左右?
这代表孝顺,我们要尽孝道。
佛法里讲众生平等,但是佛法不离世间,佛门里也讲孝道,所以今生的父母要观在左边和右边。
这些冤亲债主、怨敌仇人为什么要观在前面呢?
我们要断除对仇敌的怨恨。
所以我们做皈依的时候,要把这些冤家、仇敌,我们最讨厌、最不愿意在一起的,对我们伤害最大的众生都摆在前面。
对其它的众生要生起慈悲心不太难,但是对怨敌、仇人发慈悲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把这个障碍去掉。
从空性中观想
我们观想的时候,不要观成唐卡那样扁平状的,也不要观成塑像那种实体状的,而要观成彩虹一般的,显现上有,实体上没有。
观想要不紧不松,不要太较劲。
佛经里有一个公案。
有个人跟阿难修禅,却一直没有成就,后来去问佛陀。
佛陀问他:“你在家的时候会弹琴吗?”他说:“会啊!”“那美妙的琴声,是在琴弦特别紧的时候发出来的,还是在特别松的时候
发出来的呢
”“都不是,是在不紧不松的时候发出来的。
”“禅修也是如此,也要不紧不松。
”
现在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做课、持咒、坐禅,却没有明显的效果?
就是因为有时候太放松了,有时候太紧张了,没有把握适度。
如果能把握适度,在那个境界中,念佛、做课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极大的喜悦,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而现在我们做这些好像都是一种压力,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
观想也是,要不紧不松,能观多少就观多少,不要着急。
都有过程,慢慢来,功夫到了,就能观出来了。
有的人天天观中脉、观风团、观头顶上的阿弥陀佛,观得很吃力,就问:“临终有这个时间吗?能观出来吗?”.
你现在这样肯定不行,如果功夫到位了,一瞬间就能观出来。
修生起次第成就的那些人,一瞬间能观出一百位文武本尊,连脸上的表情和手持的法器都观得一清二楚。
这是功夫,需要去炼,最后才能炼成。
有的人想:头顶上能有金刚萨垛佛吗?能降甘露吗?降下的甘露能消业吗?
全是疑惑。
这样的疑惑什么时候能去掉?
你真正懂得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就不会有疑惑了。
缘起性空不可思议!诸法的本性是空的。
谁能掌握空性,谁就能掌握一切。
若是你懂得了缘起性空的道理,若是你深信了这个道理,金刚萨垛佛确实能出现在你头顶上,确实能降下甘露,确实能消除一切罪障。
为什么呢?因为诸法的本性就是这样。
藏传佛教里流传着米勒日巴钻牛角的故事。
一次米勒日巴和弟子惹琼巴在平原上行走,忽然下起了冰雹。
附近没有躲避之处,米勒日巴就钻进了一个牛角里,还在里面向惹琼巴唱道歌呢!从凡夫的境界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牛角这么小,米勒日巴这么大,他的确钻进去了,而且米勒日巴没有变小,牛角也没有变大。
这叫不可言、不可喻,诸法的本性就是这样。
如果米勒日巴变小了,或者牛角变大了,我们也能理解;但这是神通神变,这不是诸法的本性。
然而米勒日巴和牛角都没有变,这就说明诸法的本性是不可思议的,都可以发生。
《西游记》里孙悟空为什么最后没有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也昭示着诸法的本性。
如来佛的手掌和虚空等同,虚空在哪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在哪里。
真正的如来就是法界,法界和虚空是等同的,孙悟空再有神通也逃不脱法界和虚空。
真的明白了,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我们现在都不明白。
不明白也要相信。
我们从各类新闻中也能看到,世界上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发生,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
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有限的,都是极少的一部分,
地球也只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空间。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化身佛
的所化刹土,有无数的化身佛,也有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
佛法是最究竟的科学,现代科学达不到佛法的境界。
科技越发展,越能证明佛的这种智慧。
佛法讲的“缘起性空”才是诸法的事实真相和真理,谁也无法推翻。
佛讲了四个道理,苦、无我、空性、无常。
苦和无常是相上讲的,无我和空性是从体上讲的,这才是诸法的事实真相和真理。
慈诚罗珠堪布:
修金刚萨垛修法,需要金刚萨垛的唐卡;修文殊菩萨的修法,需要文殊菩萨的唐卡……先看唐卡,然后不看唐卡凭记忆观修,最后把唐卡中的佛像迁移到自己身上,也即把自己的身体观想为本尊,这样一步一步地修。
观想用唐卡中的佛像尺寸,一定要符合《造像度量经》中所规定的标准。
另外,观想用唐卡与普通唐卡的构图也有所不同。
普通唐卡除了中间的主尊之外,周边还有很多传承上师、佛菩萨、供品等等;观想用的唐卡就只允许有中间的主尊,而不能有太多干扰视线的图案。
在准备好唐卡之后,还要经过开光,这样才可以用于观修。
具体修的时候,先将唐卡挂在采光比较好的地方,既不能因逆光而过暗,也不能因光线直射而过亮,并在唐卡前供一些简单的供品,然后在唐卡前面以毗卢七法坐姿坐下来,再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凝视唐卡。
首先观看唐卡的整体,然后观看佛像的细节——面部、身体
(左手、右手、左腿、右腿)、首饰、衣服等等。
自己感觉比较熟悉的时候,就把眼睛闭上,看能不能在眼前显现出刚才所观想的佛像。
如果能观想,就尽量闭着眼睛观想;如果还不能观想,就要睁开眼睛继续观看唐卡。
观想细节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上等根基的观想方法。
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只是心里直接观想。
比如观想忿怒金刚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时,心里一下子就能非常清楚地观想出来;
第二种,是中等根基的观想方法。
观想的时候,不是依靠唐卡,而是依靠自己的声音、语言来观想,嘴里念念有词地提醒自己:佛的眼睛有五种颜色,中间的瞳孔很黑,然后是白色,最后是红色等等,不一定要什么仪轨,就是用普通的语言也可以,边说边观想。
就象观想时念仪轨所起的作用一样——仅念不观没有用,仅观不念也很难。
念的速度一定要慢。
第三种,是下等根基的观想方法。
需要借助观想部分的细节图。
比如给佛像的眼睛拍照或扫描后放大,之后打印成观想用的图片。
然后按照前面观想整体的方式反复训练。
真正修生起次第的人就是这样观想的,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观想的时候只能想出一个模糊而大致的形象。
开始的时候,睁开眼睛看佛像的时间要长,闭上眼睛观想的时间要短,之后慢慢延长闭眼观修的时间。
按照以前修行人的惯例,如果一天修四座,则白天的两座,是借
助阳光观看佛像与闭眼观想交替进行;清晨与晚上的两座因为光线太暗,故只能闭着眼睛观想。
现在不一样了,即使是夜晚,灯光也很亮的,所以我想白天晚上都一样,应该可以随意安排。
如果观想的时候,有些地方比较清楚,有些地方比较模糊,就要反复观看模糊的部分。
如果观想的佛像和显现的佛像不一致——观想一个坐着的佛像,闭着眼睛显现出来的,却是站立的佛像;
或者观想一个芝麻大小的佛像,却显现出一个很大的佛像;观想一个彩色的佛像,闭着眼睛观想出来的,却是黑白的佛像等等,还是要反复、认真地观看佛像,之后观想变形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观想清楚以后,为了锻炼禅定工夫,还需要观想佛像的行、住、坐、卧等各种姿态;或者将佛像观为一座山那么雄伟,或一粒芝麻那么微小等等,如果能达到观想自如的境界,就算达到观想标准了。
观想佛像是基础的观想,接下来,是将自己的眼睛观想为前面所观佛的眼睛,把自己的手观想为前面所观佛的手,然后把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逐一观想为佛身的一部分,最后就能逐渐消除自身不清净的执著,继而为佛的现象所代替。
修行非常好的人修六个月以后,就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变化,比如感觉自己带着五佛冠等等。
如果坚守阵地继续修行,就可以在自己头上摸到五佛冠;再乘胜追击继续观修,就能看见自己的身体完全是本尊的身体(当然,别人是看不见的),这样生起次第就算修成了。
如果是认真、精进、根基成熟的修行人,六个月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还有一些续部认为,根基上乘的人修三天,中等根基的修七天,下等根基的修一个月就可以修成。
但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要说下等根基的一个月,即使六个月都不一定能观想得很清楚。
对上班族而言就很难了,本来每天就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打坐时间,如果再有点事耽误了,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在生起次第修成之后,即使能观想出一切都是清净的,但在不打坐的时候,一切现象仍将恢复原状,回到不清净的状态。
随着修行的日益增上,世界也慢慢开始变得越发清净,在证悟八地以后,清净的现象将如日常生活当中的现象一样稳定,那时就算开始看到世界的真正面目了。
修成生起次第之后,定中与八地菩萨所见到的境界是一样的——自己的身体、周边的世界都是清净的现象。
因为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就能显现出“万法是佛的坛城”,所以称生起次第为强制性显现清净的方便法门。
但强制也是需要条件和基础的,那就是外加行、内加行以及其他的密宗修法。
根基上下的划分不是依靠种族、学问等等,而是加行的基础,如果没有修加行,生起次第是无法成就的。
密法修行——观想清净刹土
洛桑陀美仁波切:
现在很多人喜欢密法,说密法修炼快。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的起点高,要在出离心、菩提心和性空正见三根本法的基
础上才能修密法,所以来的快。
所以密宗是方便法门,因为显宗是从愿心上来修庄严国土,首先发愿心,经过积德行善,生在条件好的国土,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密宗的简便快速之法就是观想坛城。
观修坛城之法,就是庄严国土之方便法门,宗喀巴大师讲: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
所以在显宗的出离心、菩提心和见空的基础上进入密法,自成本尊观,或是胜乐金刚、或是时轮金刚、或是大威德金刚等,平常修什么无上密本尊,就把自己观想成什么本尊,把周围环境视作极乐佛国且进一步观想成无比庄严地坛城,里面的男男女女及动物全都观想成佛国圣众,进而想象成是佛菩萨和空行、勇士。
如此观想意境,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改变世俗观念,净化自己的心灵。
修密法把众生看作父母亲还不够,要进一步把众生看成是佛菩萨,这样就会产生尊敬众生的心,免造恶业,多修福报。
密法积福消业障的速度和捷径之处在于一开始就从改变世俗观念入手,
修生起次第就是把山河、大地、房屋等器世界都看成坛城,把自己污浊的肉身看成佛菩萨本尊的身体,把自己的言语声音观想成咒语,把自己意识当中好的、坏的念头全部观想成佛的智慧心相,佛国庄严
景观都是按世人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最高标准设计的,是顺应世人心理一种引渡方便法门。
这样观想的好处,
一是净化我们的世俗的身体,把它化成佛身,
二是可以防止造业,处处把自己想成佛菩萨的坛城,由众多佛菩萨组成的身体,你怎么能不爱护呢?怎么还会做坏事呢?
三是可以得到诸佛的加持,一般是护身加持,而当成就金刚持的时候,这些就自然具于一身了,佛法中的“金刚”一词有二义:一是坚固,不可分离之义。
如密宗“金刚乘”,“金刚持”之金刚,就是象征理识不离,智慧方便不离等等。
人体的意识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一分开,人就死了。
阴阳也是不能分开的,很多东西一旦分离,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
所以密宗金刚就是利用人体规律
来修炼。
人身上有整个宇宙间的25种对立双合物,成双成对的阴阳。
修密宗就是根据事物本身阴阳不可分离的规律修炼的,所以叫金刚乘。
我们通常能把环境优雅、心旷神怡的环境观想成佛菩萨的坛城,把友善、智慧、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观想成佛菩萨,而面对尘土飞扬、气候恶劣环境以及飞扬跋扈、尖酸狡诈人时就很难把这些和佛菩萨及佛菩萨的坛城联系起来。
其实这种情况,是我们世俗思想问题所在,这时就需要转变以往的想法,艰难、困苦的环境也是佛菩萨有意的加持,以用培养我们的忍辱。
面对一个自己感觉厌烦的人时,这也是佛菩萨的有意化现,使我时刻保持清净平等的心态和尊重众生的心情。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够运用这种观想的方法,世间的很多事物都是佛菩萨智慧的化现,如现代的高楼大厦、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医学的快速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佛菩萨慈悲的愿力,让人们生活方便。
还有许多世俗观念中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是佛菩萨的有意示现和提示。
路上蹒跚行走的老人,医院里痛苦煎熬的病人,及生活中出现的逆境和不如意,是佛菩萨在提示我们,这就是无常的真理,策励我们要珍惜暇满的人生,修习善法。
哪怕是看到了杀戮、欺骗等种种身、言、意受到污染的行为,我们也知道这是佛菩萨示现我们,善恶因果不爽的道理激发我们去真心怜悯众生、慈悲众生。
这样看来,我们真的是一直都生活在极乐世界中,时刻都在佛菩萨的坛城中,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众生都是佛菩萨,我自己也是佛菩萨,我们怎么从来没有发现,从来没有想到呢?
这种观想的方法,可能刚开始会觉得有些困难,不过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训练,是能够做到的。
因为心是可以被训练的。
我们原来的世俗观念,就是一生一生被灌输和强化的结果,然后我们就守住不放,以为这些观点是正确的,这些想法才是保护“自我”,殊不知这些世俗观念,正是造成我们身心上受到种种痛苦的根源及生生世世轮回流转的原因。
正是这些可怕的思想,引导了我们错误的行为,使我们产生深重的业障,蒙盖我们本是智慧、光明的心灵。
我们可能会怀疑,那么我们所在世界原本就是清净的?本来就是坛城?还是仅仅只是我们的想法呢?
在这里,我告诉你们,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清净的。
《维摩诘所说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一次,释迦牟尼佛在传法时说道:诸位菩萨如果想感受外境的清净,就应当自净其心。
心净,则外境清净,修行至心净之时,外境也会随之而清净。
当时,舍利子也在佛陀身边,他心想:娑婆世界这么不清净,难道释迦牟尼佛的心仍然没有清净吗?佛得知他的想法后,便反问舍利子:盲人看不到日月,这是日月的过失,还是盲人的过失呢?
舍利子回答说:是盲人之过,而非日月过失啊!因为盲人没有眼睛,所以看不到日月,而不是日月不存在。
佛又说道:娑婆世界的本体永远是清净的,但凡夫就像盲人一样,始终无法看见。
此时,一位从其他佛刹来至娑婆世界听法的菩萨说道:我现在所见到的这个佛土就是清净的。
舍利子不以为然,就反驳道:此佛土是不清净的!于是他们二人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当难解难分之际,佛以神通显示了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在场的所有人都亲眼目睹到:娑婆世界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
之后,佛陀告诉大众:我的世界本身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只是你们没有看见而已。
密法中生起次第观想是最快捷、有效地消除罪障、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
在这种方便的观想中,不必特意控制自己的不好念头,我们无始以来被污染的心灵很快的用佛法的甘露洗涤干净,在佛菩萨的坛城中,所见、所感受的都是清净的、都是佛菩萨,想想看,我们还会贪婪吗?
还会嗔恨、愚蠢吗?
还会骄慢、妒忌吗?
我们的心不再排拒,而会开放的接受,你还会找到烦恼吗?
你会发现,以前天天在抗拒自己不好的念头,试图战胜自己一个个的毛病,现在都自然、快速的解决了。
这样,便随时随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欢喜的心境里、极乐佛国当中。
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丹增扎拉堪布
这个问题大概是目前呼声最高的问题了。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密法于汉地方兴之际,家乡的一位佛友有缘得以亲赴北京,见到了一位活佛。
回来后我向他讨教密法,他说道:“密法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修的。
就说观想吧,比如大威德金刚一下要连眉毛都观想清楚,你能吗?啧啧,我看你不能,不能就不是密法的根器,你就不要学了。
”
先不评价这个师兄道理,但是观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确是个很普遍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曾经有一个师兄跑来向我诉苦说:“你们都修的那么好,我怎么也不行,观想一点都出不来,怎么办呢?”
好多师兄都有这个想法,以为观想的修法别人都能作好,就自己做不好。
所以也没有兴趣修法了。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
我曾经请教过扎拉上师,我说:“上师你们是如何作到观想的呢?”上师笑着说:“不要说是你们,即使是在西藏的
出家人当中,能作到如书上所说那种标准观想的人也不多,包括我都观想不出来。
”
当然我知道上师这样说是谦虚的说法,但是我心中起码有了一个思路。
上师接着说:“如果都能作到书中所说的那样观想的话,就都成就了。
为什么现在成就者没有那么多?可见观想也不是随便人人都能作好的容易事情。
”
那么修加行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上师说:“作为加行阶段来讲,并不需要象正行,比如生起次第那样,甚至连本尊的身毛都观想清楚,在加行阶段,信心比观想重要。
”
然后上师又开释说:
“如果信心和观想比较起来,信心更为重要,从古至今。
单单凭借信心而现见本尊甚至证悟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单单凭借观想就能现见本尊或者证悟的例子,一个也没有听说过。
足以说明问题。
”
当然对于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还是观想清楚为好;如果无论如何也观想不清楚的,那也不打紧。
因为比较起来加行最重要的生起相应的心量上,不是在观想上。
比如观想皈依境时,如果不能明观皈依境,则只需要在大概方向上知道前面遍天都是佛菩萨,自己一心依靠啊,能这样发心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