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创业事迹材料最新(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青年创业事迹材料最新(2)
农村青年创业事迹材料三
“无腿硬汉”王晓兵养殖小尾寒羊创业养羊致富
虽然没有双腿,却能凭借手臂灵活地上树修剪枝叶,翻越羊圈的矮墙给羊喂草料。

昨日,反映张家口市桥东区西榆林村残疾农民王晓兵励志创业的一组照片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官博热传。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到这位33岁的无腿硬汉。

大火无情夺去双腿
拨通王晓兵的手机,他正要去羊圈给羊喂草料,“一共70多只小尾寒羊,一天得喂六七次。

”羊圈的围墙有近一米高,王晓兵把双手搭到墙头上,用健壮的双臂用力一撑,整个身体便轻松地翻过了围墙,下到圈里,给羊添加草料。

从这个简单而熟练的动作,不难看出王晓兵背后付出的艰辛。

王晓兵小时候聪明活泼,不幸发生在7岁那年,王晓兵在与小伙伴们玩耍时,不慎将油漆洒到了腿上,油漆遇到火星迅速将他下肢引燃。

因为伤势太重,不得不从大腿根部高位截肢。

从此,一个欢蹦乱跳的孩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

面对残酷现实,王晓兵表现出异常的坚强。

他一直坚持读完初中,后来因家庭贫困最终才不得不辍学。

为了能帮家里分担,王晓兵开始苦练用双手支撑走路。

这让王晓兵的手臂看上去比常人粗壮很多。

为了防止手部磨损,无论严寒酷暑,他的手上总戴着一副手套。

学艺创业赢得事业家庭
因为残疾,王晓兵跟随父母下地干农活很不方便,也正因为如此,父母不让他干农活。

“闲”在家的王晓兵思绪万千:我总不能让父母养活一辈子,得想办法找事做,为家里挣点钱。

于是,他自己悄悄练习用双手支撑走路,手磨破了皮,流着血,双臂酸痛肿胀,可他一直咬着牙坚持,最终,他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行走了。

知道父母种地辛苦,他总是在家里备好饭菜,等候父母和妹妹回家。

1999年,18岁的他到宣化区河子西拜师学艺,学习修鞋,配钥
匙。

由于他待人诚恳,童叟无欺,周围的人们都愿意到他那修鞋、配钥匙,生意也还不错,靠修理所得的钱足够自己生活开支,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都一直坚持着。

之后他学习维修电动车,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看不懂电路,在别人修车时,他在一旁仔细看,还不时询问,抽时间对电动车的零件循环拆装,以此来加强自己的技能,王晓兵很快掌握了维修电动车的原理,还与朋友合伙开了电动车专卖店。

正当王晓兵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因缺少周转资金,他不得不放弃开店。

通过市场分析,晓兵又把目光投向了投资小的兽药生意,没多久,便在西榆林开办了自己的兽药店。

为拓宽市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天至少跑4家养殖户。

一来二去,附近几个村子的养殖户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也会经常向他预定药品。

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但他没有止步不前。

今年初,他又瞄准养羊行情,在家门口盖起羊圈,购买了30多只小尾寒羊,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养殖上。

不善言谈的王晓兵,谈起他的羊便滔滔不绝。

“静脉、皮下、肌肉等打针方法他都会,是我们家羊的‘好管家’。

”母亲王凤珍调侃他。

为了掌握养羊技术,他买来小尾寒羊饲养、防疫、治病的相关书籍。

白天割草、铡草、喂羊、走村入户销售兽药,夜晚在灯下废寝忘食啃起书本来。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王晓兵很快掌握了防疫、治病等一系列养羊技术。

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圈养的30多只羊长势很好,还顺利地产下10多只小羊羔,现在,王晓兵已经是50多只小尾寒羊的“羊爸爸”了。

“兼卖兽药的同时,扩大养殖规模。

”对未来,王晓兵信心满怀。

王晓兵不仅靠自己所学的技能自食其力、衣食无忧,而且还赢得女子的芳心。

2008年冬天,湖南长沙姑娘李成梅被王晓兵的励志事迹感动,千里迢迢来到张家口与王晓兵喜结良缘,如今儿子已经5岁。

当记者问到他与妻子李成梅相识并结婚生子的经历,王晓兵却不好意思地婉言回绝。

如今,王晓兵的妻子在北京打工,他则把主要精力用在小尾寒羊
的养殖上,在父母的帮助下王晓兵在家门口盖起羊圈,由于王晓兵同时还开着兽药店,并自学了防疫、治病的相关知识,羊只数量由最初购买的30多只繁殖增加到现在的70多只。

他的励志经历不仅使同样身有残疾的人士,甚至让身体健全的正常人都为之钦佩。

农村青年创业事迹材料四
90后不做大学教师回乡养牛创业年赚百万
2月11日下午,贺根到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的“贺根牛肉”专柜来送货,售货的大姐告诉他,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卖了100多斤,700多元。

2月11日暮色时分,在一阵鞭炮声中,23岁的湖北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民生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贺根,从团罗田县委书记胡晶手中,接过了中共罗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带头人”获奖证书和500元奖金。

2011年6月,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破格留校任教的贺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乡养牛创业。

2012年,他被推举参加“感动荆楚十大人物”评选,入选理由是:放下大学教鞭,回乡执起牛鞭,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一个多月前,在黄冈师范学院大礼堂举行黄冈青年“创天下”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本土的“大学生创业英雄”、“90后大学生牛倌”贺根第一个登台演讲。

现场互动环节,一个男生问他:“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贺根的回答出人意料:“农村创业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政府的政策资助,而是农村没有年轻人!”
这是他的切身感受。

罗田县白莲河乡覆钟地村1990年10月22日出生的“90后”大学生贺根,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的毕业生。

大二时,贺根在学校的数控铣床技能竞赛中夺得亚军。

干过班长、学生会副主席。

刚刚入党的贺根,很快通过了学校的层层挑选,破格成为了该校的外聘教师。

然而,在老师和同学的惊呼声中,他怀着对未来生
活的遐想、辉煌事业的憧憬和灿烂人生的构想,贺根摆脱当地世俗观念的束缚,2011年在父母的百般阻扰下,他毅然的放弃了大学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果断选择回到农村,回到罗田白莲河乡覆钟地村的老家,在山沟里专门养起了黄牛。

2011年11月份贺根开始建造牛舍、购买土黄牛,添置养牛必备的车辆和用具。

每天早晨5点半,贺根准时起床。

伺候一百多头牛“过个早”,工作量有多大?2011年6月15日,武汉高校的大学生到贺根家中体验,5个同学喂完60多头牛,用时1小时26分。

平时,贺根一个人完成这个工作,也就两个小时。

喂完牛,匆匆扒几口饭,贺根开着刚买回来的二手小货车出门,去26公里外的县城河道割草。

一天下来,贺根和同伴两个人得割1500多公斤青草,还得一担担从河道里挑出来。

50多公斤重的担子压在肩上,贺根体验到了钻心般的疼痛。

摸黑赶回家,还得给牛喂水,整理牛舍,准备第二天饲料……忙完这一切,深夜11点多,覆钟地村已看不到农户的灯光。

贺根的双手很快磨出了血泡、长满了老茧,双臂、双腿满是被草割伤的血印。

最让他受不了的,还有来自四周的“负面舆论”和父母的不理解。

但这些都没能挡住贺根坚持做“大别山黄牛”养殖项目的决心。

每天各种繁重的体力活,贺根都独自承担。

一个月下来,他的体重减了7公斤。

第一批黄牛出栏,销路成了问题。

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牛肉好,贺根开着农用车沿街叫卖。

牛肉很快卖完了,不过他回家算了账,一头牛除去成本,大概赚了两三千元。

贺根意识到,必须扩大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

在贺根带动下,村里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乡养牛。

2012年4月,贺根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年出栏黄牛780头,产值600万元。

经过发展,合作社社员从5名发展到如今的117名,养殖规模已达1200头。

贺根还开门店销售自己的牛肉,他的牛肉品牌取名“傻根”。

目前,他在黄冈开了5家门店,今年,他的黄牛肉还获得国家
绿色食品认证。

养殖规模也由开始的14头土黄牛发展到个人存栏120头、农户存栏80头;合作社的社员从5户发展到63户,2013年的产值超过600万元。

从这时起,贺根原本一年赚个20万元小富即安的“小梦想”变成了投身现代养殖业的“大梦想”——创办农业合作社,建立“大别山黄牛”养殖基地,做与牛相关的系列深加工产品。

可是,事业做大做强要靠人才、靠团队,而覆钟地村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去了;“跳出农门”的老同学,一听要合伙养牛,都没多大兴趣。

虽然有几个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贺根的故事后慕名而来的青年,可干了几天也都离开了。

理由很简单,吃不了这份苦,也受不了这份寂寞。

今年春节,贺根一天也没有休息。

从小年起到除夕,贺根根据订单先后宰杀了37头牛,因肉新鲜且品质好,拿到市场上很快就销售一空。

节后在黄冈市黄州区七一商场新开张的“贺根牛肉”专柜,当日就卖出牛肉100多斤。

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忙碌使他寻找“创业合伙人”的想法愈加强烈。

2月10日深夜,又忙了一整天的贺根,将这样一条短信息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有没有愿意回农村创业的兄弟?”
信息发出后,在贺根的QQ空间,这几天不断有年轻人和他探讨如何一起创业。

贺根的两位高中同学——长江大学毕业的王河兵和张谦最近以股份参与的方式加入了贺根的团队,王河冰甚至为此放弃了县林业局的正式岗位。

而用什么办法来寻找“创业合伙人”、留住“创业合伙人”,也成为贺根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新问题,“一般的劝说恐怕吸引力还不够,应该考虑通过市场的方式、利益共同体的机制把大家联为一体”。

贺根说自己命里注定就是属于农村的,在他眼里,除了有绿水青山,农村更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2013年5月完成的《大别山黄
牛生态养殖综合发展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他把理想写了进去:公司将形成大别山黄牛养殖、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业态上形成良性互补的绿色生态产业链。

发展目标是:将本项目打造成“大别山黄牛生态养殖产业化第一品牌”“国家级大别山土黄牛养殖示范基地”“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生态绿色农业产业样板工程”“大别山农林观光休闲度假第一站”。

事实上,这些构想已经开始付诸行动。

在他新承包的一片山地和水库旁,投资七八十万元建设的三间高标准的牛舍已经落成,分别作为母牛繁育基地和肉牛育肥基地,以后还要在这里种树、养鱼。

贺根还计划今年将“贺根牛肉”的品牌推到黄石、武汉去。

农村青年创业事迹材料最新(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