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
By 蔡铄爽 曾剑萍 许岱琳 钟小燕 张云霞
七 律 长 征
·
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博古、王明等人“左”倾 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 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为了保存军队实力,获得 革命胜利,中国革命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 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 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1929年3月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 1931年1月,在他的老师、共产国际执委兼东方部部长米 夫的支持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明,实际 上在同年1月至9月间主持中央工作。据称,王明此后 在中共内部逐渐形成了一支以王明为代表的“共产国 际派”);其特点是把马义教条化,忠实执行共产国 际对中共的一切指示。 1931年9月,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去了莫斯科, 这一时期,博古为临时中央总书记,充当了王明在中 共的代理人的角色,继续执行王明“左倾路线”, 并 剥夺了毛泽东等人的军权。
结果
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 央红军受到了极大损失,不得不开始了 战略性的大转移(即长征)。
王明生平
1920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1924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 1925年6月, “五卅运动” 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 1925年11月,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期间担任校长米夫的翻译。
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1928-1930年秋,李立三任中央 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和宣传部长 。 1930年夏,受共产国际“左”倾 错误理论和反右倾斗争影响,错 误提出一整套“左”倾错误主张 : 要求全各地准备马上起义。 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 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 主义计划 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 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和各级 行动委员会。 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 “立三路线”,曾使革命事业遭 到重大损失。
瞿秋白
详情如下
中共中央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宣称中国革命是所谓“无间 断的性质”。 他们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已经成了绝对的反革 命势力,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 翻资产阶级。 他们不顾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失败后群众的实际情况,反对 组织有秩序的退却,命令共产党员和群众去组织毫无胜利 希望的城市武装暴动。 还错误的提出了使指导干部工人化的主张,以改造党的领 导成分,并用惩办主义的办法处罚了一批领导干部。瞿秋 白的这种“左”倾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给党和革命带来了 巨大的损失。
内容、表现:
突出表现为教条主义 1、 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 一举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否认中间力量的存在,认为国民党各派和中间 派都是“最危险的敌人”,要一切斗争,整个地 反对; 4、推行“城市中心论”,要求红军去占领城市, 反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 道路; 5、打着“反右倾”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 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 击。
反“围剿”由此展开· · · · · ·
事件发展
土地革命
内容:
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 冈山土地法》提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 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 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 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土地革命
影响: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压力下,2月7日,军阀 吴佩孚向工人举起了屠刀,制造了”二七”惨案。
为保存实力,2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湖 北全省工团联合会联名下《复工令》,工人忍痛 复工。至此,轰轰烈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在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宣告结束。
二七惨案
京汉铁路大罢工也充分暴露了当时统治中国的 北洋军阀的残暴和北洋军阀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列 强走狗的属性。
Do you know?
回顾中国共产党史,有三次“左倾”错误: ◆瞿秋白的盲动主义(1927年11月-1928年4月) ◆李立三的冒险主义(1930年6月—9月) ◆王明的教条主义(1931年1月—遵义会议前)
【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 义】
大革命战争失败后,于 1927年7月12日,陈独秀 被停职。八七会议上, 正式将陈独秀免职,并 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 央政治局常委,成为继 陈独秀之后,中国共产 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
(1904年5月23日-1974 年3月27日),男,原名 陈绍禹,字露清,安徽 金寨县双石乡码头村人。
Just for fun
妻子孟庆树
由于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王明和孟 庆树 夫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分歧。 王明出身城市贫民家庭,家比较穷,没房没地,甚至穷 到把其小妹妹送去当童养媳的境地。王明少年时是个穷学 生,交不起学费。 孟庆树出身于地主家庭,家里有房有地,孟父当中医也 挣钱,家庭比王明家富裕多了。据说孟庆树赴苏留学,到 苏后,又住洋房,吃面包一直未受过苦。孟庆树十足洋派 头,爱吃西餐,不用筷子,用刀叉吃饭。而王明显得土气。 虽然王明、孟庆树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但王明长期担 任中央领导职务,对此有所约束与收敛,而孟庆树却比较 放肆,爱发小姐脾气,常和人争吵,一直搞不好同志间关 系。
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 -1967年6月22日),原名 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 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 导人,中国政治家,中国 工人运动领袖。
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从1931年1月—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 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内占据领导地位 长达4年。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最长, 给党带来的危害也最大,它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右图:
江岸,京汉铁路 总工会设点,这 里成为军阀屠杀 罢工工人的地点
上图: 林祥谦宁死不屈, 被活活砍死并枭首 示众,牺牲时年仅 3l岁
事件发展
1919: 五四运动 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1:中共成立(反帝反封建) 领导工农运动, 进行革命斗争(VS北洋政府) 二七惨案 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大革命时期 “打倒列强,除军阀”,即北伐战争 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由此进入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共产党VS国民党
1927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8.1 南昌起义 9.9 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9.29 三湾改编 12.11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
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7
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 事独裁。 并且捕杀共产党员
1930
10月
1930
10月起 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 起了大规模的“围剿”
Just for fun
其左 后下 站为 立王 者明 为夫 王人 明孟 。庆 树 ,
王明继母也说:同媳妇搞不到一块,媳妇 对王明很厉害,跟他说话就像训小孩似的。
Just for fun
据王明秘书回忆说:“王明与孟 庆树常吵架,一吵就讲俄语。孟 这个人太厉害,有时一吵就半宿, 搅得我们不能睡觉,他们半宿都 不算完,一连好几天都不说话。 可能都是因为些生活琐事。” (这种俄语吵架,在中国人中间 真算罕见,这可算是王家特色 吧!) 愉快时,孟庆树叫王明为“克劳 白夫”同志,王明亲切地称孟庆 树为“罗莎”,这象征玫瑰花的 俄文名字唤起俩人在苏联时那段 春风得意的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二阶段
1933年12月11日,国军以8个纵队的兵力离开碉堡封锁 线,开始第二阶段的攻势。中共临时中央却命令红军 进行战略决战,继续攻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黄埔 系中央军;失利后被迫南撤。
第三阶段
1934年4月10日,面对国军的绝对兵力火力优势攻击下, 红军辗转苦战,难于应战;在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 减员很大的情况下,中共领导仍坚持采取集中对集中、 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以求阻止国军进占 广昌。
最后阶段
战略转移
1934年8月5日,国军北路军 9个师在空军、炮兵的支援下, 向驿前以北地区发起攻击; 并攻占驿前以北的全部阵地。 1934年9月下旬,中央苏区仅 存瑞金、会昌、雩都(今于都)、 兴国、宁都、石城、宁化、 长江等县的狭小地区。此时, 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决定, 放弃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的失败,中共丧失 了全国最大的苏区根据地, 给中国工农红军几乎造成灭 顶之灾。
孟庆树
王明的事
一、王明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的主张
(一)关于“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二)王明路线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并且捕杀共产党员1927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81南昌起义99秋收起义929三湾改编1211广州起义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共产党vs国民党1930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围剿193010月反围剿由此展开事件发展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2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对中革命根据地进行围攻
4th
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12月
国民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 红军指挥员朱德、彭德怀鉴于敌 强我弱,令红十一军伪装成为主 力部队,国军指挥员陈诚中计, 被红军伏击。后红军则仍以红十 一军伪装主力,摆出保卫广昌的 态势,主力则潜入后军北方。陈 诚再次中计,被红军袭击成功。 在此情况下,国军被迫撤出中央后,经过短暂 休整,蒋介石调集50 万大军开始准备第五 次围剿。国军总兵力 最终达到100万人 VS 10万红军
5th
第五次反围剿
第一阶段:
1933年5月,蒋介石在调集各路地 方军队以后,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 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 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 摧毁苏区。 而这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仍令红军 主力插入国军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 攻,进行阵地战。从1933年5月25 日到11月中旬,红军未取得任何实 质性的胜利,反使部队遭受重大损 失,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2nd
第 二 次 反 围 剿
1931年2月,蒋介石以 “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 要旨”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红军仍以诱敌深入应战, 1931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取胜。
3rd.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 月1日
第二次围剿失败仅仅一个月,1931年6 月,蒋介石又调三十万大军亲自指挥,突 然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聘请英日 德军事顾问团,采取长驱直入战术,直扑 红军主力企图一举消灭。 中央红军则“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经济政策
第 五 次 反 围 剿 失 败 分 析
国产党
提高军力 方针正确
资源困窘
共产党
兵力较弱
左倾错误
科普时间
何为“左”倾?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 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 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 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 “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 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 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 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 义,打倒一切。 “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 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 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奠定群众基础、 物质基础。
共产党VS国民党
1927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8.1 南昌起义 9.9 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9.29 三湾改编 12.11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
建立革命根据地
1927
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军 事独裁。 并且捕杀共产党员
事件发展
1919: 五四运动 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 1921:中共成立(反帝反封建) 领导工农运动, 进行革命斗争(VS北洋政府) 二七惨案 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5:大革命时期 “打倒列强,除军阀”,即北伐战争 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政变” 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30
10月
1930
10月起 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 起了大规模的“围剿”
反“围剿”由此展开· · · · · ·
事件发展
1st
第一次 反围剿
1930 年12 月, 蒋介石调集10万 兵力,对中革命 根据地进行围攻。 红军在毛泽东、 朱德指挥下,诱 敌深入,5天内 连打两个胜仗, 歼敌一个半师, 取得了第一次反 “围剿”的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