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优秀作文)(本站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别山(优秀作文)(本站推荐)
第一篇:大别山(优秀作文)(本站推荐)
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山
历史的烟尘里,曾有多少血雨腥风?炽热的胸腔里,流淌着永不止息的热血!
幸有机会,与老师同学们免费游览大别山,大别山红安之行,给了我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据历史记载,只是大别山得名的原因之一。

大别山位于湖北东北,横贯红安等几个县市。

谁也不曾想到,红安的人民,以满腔热血,保卫了他们的亲人,甚至整个国家!
明珠龙井峡,濒临巍巍;别山湖畔,白马尖峰,山峦叠嶂,苍松荫荫。

遥想当年,革命先烈满腔赤诚,英勇挥刀败日鬼。

战士双脚走天下,刘邓挺进大别山,濒临大山逼安徽,鄂豫皖区现光明。

何等气势!即便时间逝去,它还是让后人津津乐于称道。

上午十点,我们来到了红安著名小镇——七里坪的常胜街。

站在门前,映入眼帘的便是“常胜街”几个大字,在古老高大的石磊的装饰下,在路旁苍松的点缀下,更显得庄重深沉。

大门的右边,是秦邵秦烈士的墓碑,茂密生长的两颗松树,蓊蓊郁郁,那是烈士的生命,是烈士的魂,历史已去,烈士的精神将永存!进入常胜街,两边的红色木门,古老的房屋长廊,把游人引入更深处,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曲径通幽。

走在青石板小道上,叩响的是历史的足音。

在这古老灰白的街道之间,保留着历经战火洗礼的遗迹。

红军中西药局、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红军银行、七里坪工会、日杂铺等,它们是浓缩的一部史诗,传颂这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古老灰白的房屋,古老的木门和铁锁,飞逝的时间在历史的年轮里,从不停息。

但是历史留给红安的,留给常胜街的,却是完全的古风古韵。

淳朴的民风,灿烂的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

红安这块宝地,此谓物
尽天华,人杰地灵,大自然的杰作,人民英雄的忠心赤胆,的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想与回忆。

伴着大伙,兴高采烈,已经是下午,怀着崇敬,步入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碑前,当我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碑文前肃立时,我热血沸腾,思绪忽然长出了一双翅膀,带我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革命年代,一个小小的红安县,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因此成为中国的举世闻名的“将军县”,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

想想,此是无数红安人的骄傲啊!
继续游览,静静的跟着讲解员,走进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

在一幅幅图片,在一件件文物前缅怀先烈,在利用声光电多媒体再现黄麻起义情形的幕布前,聆听黄麻起义的冲锋口号;在共和国将领的肖像前感受他们戎马一生的壮士情怀。

那么多的血雨腥风,那么多的前赴后继,每一个牺牲都成为一个火把,他们用生命燎原革命的圣火!站在展厅里,倾听大山的声音,倾听先烈的声音,还有那“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呼喊。

我用我那柔弱的胸怀,去感受先烈的伟大,因为他们有思想,他们会创新,他们要主宰自己的生命;他们会在生存中改变,他们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天斗地,他们也用他们的团结协作开天辟地,他们更会用他们的开拓创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新中国。

他们高举红旗,大呼救国,立誓杀敌。

大别山的红旗永远不倒!
他们有无限的勇气和魄力,他们对于大别山太渺小,他们对于大别山又太崇高。

他们就像这连绵的大山,经历了无数个昼夜,他们用他们坚定的信念和胸怀,在大别山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经过风雨的洗礼,将永垂不朽!
第二篇:大别山启示
大别山精神启示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主要
支撑地和战略转折地。

从1921年建立党组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里先后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
十五、红二十八军等红军主力部队,抗日战争时期,从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新四军第五师,坚持抗战,抵柱中流;解放战争时期,从这里展开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帷幕,继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奏响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曲。

在长达28年的革命历程中,大别山区革命红旗始终不倒,武装斗争坚持不断。

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别山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近百万英雄儿女英勇献身。

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2位国家主席、337位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以及一大批党和国家、人民军队的优秀人才。

大别山亲历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完整历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此瞻仰革命遗迹,重温光荣传统,对大别山革命传统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给予高度评价。

2014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大别山这块被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土地。

几天来,我们先后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将军故里、黄麻起义纪纪念馆、箭厂河乡革命旧址群等地,通过访谈式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重温入1 党誓言等多种形式,使我们深刻学习和领悟了大别山革命先烈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在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的同时,我也想起总书记说过,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

也深深体会到党的优良传统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学习大别山精神,从根本上讲,就应该学习中国革命历史,牢记党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历史经验。

理想信念是精神家园的阳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大别山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近百万英雄儿女英勇献身,在“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的红军长征途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大别山红旗不倒,凝聚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的精神。

我们在学习中听到
许多革命先烈坚守信念、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他们这样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向他们学习,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只有如此,才能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尤其是财政改革攻坚时期,紧紧扭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强化思想自觉,增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坚持联系财政工作实际,自觉服从大局,努力服务大局。

观镜以整衣冠,读史能明事理。

党的历史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做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办了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周大娘舍子求树声”的事迹凝聚的是军爱民、民爱军,同心同德的精神,鄂豫皖三年游击战,反映的也是有了人民群众的舍生忘死,有了人民群众的坚强支援,红军和游击队就才能生存和发展。

回顾历史,不仅让我们怀念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的历史经验,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上想问题、办事情,大力学习弘扬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强市和幸福新乡建设。

第三篇:大别山
说到大别山,他的名称由来已久。

但为什么叫“大别山”,大家知道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别山的来历,关于大别山的来历版本有很多种,但有种说法比较普遍,相传当年李白登上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发现山南山北二侧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赞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大别山由此而得名。

大别山南接长江,可威逼宁汉,北抵淮河,可俯瞰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大别山是与井冈山、太行山齐名的三大革命历史名山。

巍巍大别山,绵延八百里,横亘在鄂豫皖三省交汇处。

它是一座红色的山,在革命的激流中,大别山区有近百万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30351人。

这里留下了董必武、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徐向前、徐海东、陈赓、王树声、许世友等349位共和国开国将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国10大将军县中,大别山区就有5个,分别是湖北省红安县和大悟县、河南省新县、安徽省金寨县和六安县。

在残酷的斗争中,大别山区的军民同心同德,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动人诗篇,创造了大别山的四度辉煌。

大别山的首度辉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等100多次工农武装起义,逐步创建了以新集为首府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它与湘鄂西、湘鄂赣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根据地遥相呼应。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主动发起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共歼敌6万余人,以新集为首府的鄂豫皖苏区达到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扩展到了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主力红军45000余人,地方武装20余万,建立了3个市和27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为我党在长江以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根据地,也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根据地。

大别山的二度辉煌是:
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二十八军艰苦转战3个省45个县,牵制国民党17万正规军,有力支援了红军的长征,鄂豫皖边游击区成为南方八省中面积最大的游击区,使红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

大别山的三度辉煌: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战场,创建了豫鄂边抗日根据地,面积曾扩展到9万平方公里,年6月,中原部队从这里实施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大别山的四度辉煌是:
1947年,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布署,刘邓大军在陈粟、陈谢大军的配合下,于8月7日,挥师南征,千里跃进大别山,建立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实现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这里成为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

因此,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沃土,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她见证了中国革命伟大的历史进程,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是大别山儿女驰骋大江南北,金戈铁马,浴血疆场的一个缩影。

其中在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蒋介石下令对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清剿。

敌人为了达到“民尽匪尽”的目的,提出了“血洗大别山”的口号,对根据地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

他们的杀人手段多达20多种,如压杠子、挖心、活埋、抽筋剥皮等等,残忍至极。

在六安上楼房一次屠杀群众1200人,并将他们的耳朵割了下来,上缴报功。

在红安县,被杀群众达10多万人,敌人把被害者的尸体抛进闵家河中堆起来,做桥墩,铺上木板,当做过河的桥梁。

在河南省新县还制造了方圆九十里无人区和万人坑。

新县箭厂河吴家湾残壁就是历史的见证。

四次“围剿”前这个村子有399人,经过敌人的血洗仅剩下89人。

到现在为止,我们新县的箭厂河乡和卡房乡的人口仍未恢复到大革命前人口的数量。

青山含悲,大别山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血的代价。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留下来无数英烈的战斗足迹,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顽强斗争。

他们早已化为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红色的大别山,它所拥有的那些无法再生、无法复制的藏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将会愈加弥足珍贵;它所传达和弘扬的精神和意义,也将愈发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那些共和国将军的风采,那些战斗英雄的壮歌,那些可歌可泣的史诗,必将如永恒的星光,穿透时间的轨迹,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晋翠玲)
第四篇:大别山导游词
大别山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灵秀湖北的省会——武汉。

我是您本次行程的导游,我姓尹,“尹”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伊”去掉左边的单立人,大家叫我“尹”导好了。

旅途中如果您有疑问或者是困难,可以随时找我,我愿意与您共同交流、分享知识,同时,我会尽最大努力为您解决困难。

希望这次行程能够让您感到轻松愉快、受益良多。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至中原。

其特殊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北部高山区,公园分设天堂寨寨景区、青苔关景区、薄刀峰景区、九资河景区、天堂湖景区五个景区。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中山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融民俗风情、农艺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开展避暑度假、旅游观光以及会议、科教休养、健身等活动的综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9%。

在此大家也许要问为什么取名为大别山?曾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为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有一座山訇(音“烘”)然升起,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从此天地分开,万物生灵才获得光明,于是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便天地有别,故名为“大别山”;另一种说法便是:大别山本名“大鳖山”,但当地居民认为大鳖山听起来不太雅,于是更名为“大别山”。

事实上啊,大别山的别名,还来源于它是祖国南北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横亘我国中部的秦岭和大别山脉连绵千余公里,它是区分长江与黄、淮河自然区划的重要界限。

山北之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属于黄淮水系;山南之水往南流,诸如长江,属于长江水系。

这里曾是一片红色土壤,是革命的根据地,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由此我们想到土地革命时期的全国三大起义之一的“黄麻起义”,最熟悉的莫过于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
进大别山的佳话!1927年白色恐怖后,大别山区域为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武装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根据之一。

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转折点。

1947年6月,刘邓大军依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写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佳话,直捣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功的序幕。

所以大别山在中国的历史上书写了其光辉灿烂的一笔,这一笔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大别山更是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

这里冬季和夏季很短,春秋两季较长;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充满江南韵味的竹林、茶园、水田;翩翩鸟儿落上耕牛背,都是大别山的美景。

朋友们,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大别山几大景区中最具特色的景区——天堂寨。

天堂寨主要是由神仙谷、摘星峰和哲人峰组成的。

说起天堂寨,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的时候这座山被称作多云山,因为它终年云雾缭绕,景色奇特,被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中了。

一日他突发奇想便找来大臣商量准备在此建人间天堂,结果众神都反对说:“这里的确风景迷人,只是我们去建,人仙混居有违章法”。

玉皇大帝听后觉得有理,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并托梦给当地居民将多云山改名为“天堂”,后又因人建寨于山上,故改名为“天堂寨”。

天堂寨是大别山的主峰,号称“中原第一峰”。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在的就是神仙谷了。

它是由天台、双龙潭、仙人洞、神仙灶等景点组成,以壑幽、水秀得名。

传说神仙谷是太上老君炼丹时所居住的地方,实际上是大自然在形成的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

沿着河边小道,我们就来到了双龙潭,它们是天堂九井中最大的两口天然井。

两潭之间有一个巨大平台,也就是诵经台。

太上老君常在此诵经传道,每当这时,就有两条鲤鱼游上水面潜心聆听,久之都羽化成龙,升天而去,留下了这深不可测的双龙潭。

朋友们,从和尚脑越过空灵谷便是摘星峰,来到这里我们已经快到天边了。

它两面都是万丈深渊,只有一条石径攀缘而上,其险峻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山脊上长满了千年古松,个个千姿百态,大家可以
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如孔雀开屏,仙女起舞等,这些美丽多变的形态绝不亚于黄山的古松。

摘星峰顶上的几块巨石,独立于峰顶之上,仿佛天外飞来之物。

而站在摘星峰上向东北方向远眺,就有一险境会跃入你的眼帘,一支山脉至此嘎然中断而成为万丈悬崖,此处每逢春夏之季,便有无数石燕结伴飞来,栖身于悬崖壁缝之间,飞翔于山野丛林之上,因此被称为“石燕崖”。

朋友们,天堂寨有三绝,分别是:天堂睡佛、大别神龟和哲人观海。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被人们誉为“天堂三绝”之一的哲人峰,大家请仔细看一看,这个峭壁高约100米,酷似一个人头,阔额浓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质丰厚的嘴唇,他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着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

这里看似不起眼,其实呀它具有相当有利的军事条件。

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就是利用这有利的军事地形成功的将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到了战略进攻,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

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哲人峰峰顶,视野开阔,凌晨观日出似乎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如在仙宫散步。

每当雨过天晴,这里更是气象万千,茫茫云海,层层烟流,青黛色的群山,像大海中的鱼舟,时隐时现;又似条条苍龙翱翔起舞,吞云吐雾。

景色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好了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

衷心的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旅途中如果我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包涵。

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第五篇:大别山导游词
说到大别山,我想大家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壤,是革命根据地。

无数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其实,大别山还是一个旅游、避暑、度假的胜地。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已经被开发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

在这里不仅可以让你饱赏奇峰、险岭、怪石、云海之神奇,还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的风韵。

大别山共有天堂寨大别雄风自然风光游览区、青台关古关名刹游览区、薄刀峰避暑休闲游览区、九资河大别山田园风光游览区、天堂湖水上乐团等五个景区,公园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公园常年降
雨量1350mm,平均气温16.4c。

现有野生植物1487种,动物634种。

一九九六年五月林业部组织专家组对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考察和评审,一致认为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并正式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今天我们主要游览天堂寨景区。

天堂寨是大别山主峰,号称中原第一峰。

公园内最神奇的景观便是山!景区以山雄、壑幽、水秀而著称。

行于天堂山中,层峦叠障,仿若溶入万山怀抱之中。

有的如同猛虎长啸,有的神似雄狮怒吼,有的仿似静坐弥勒,有的如佛卧天堂,有的好像巨型笔架。

形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神仙谷,它美景如画,充满了神奇色彩。

神仙谷传说是太上老君所钟爱的和活动频繁的地方。

大家看,块巨石,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台,叫做天台。

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两级相连的瀑布,相传池中有一对鲤鱼被太上老君的仙气所感染,游入不远处的双龙潭,听老君诵经传道。

双龙潭实为天堂九井中最大的两口“井”,且两井相连,两潭之间有一巨大平台即“诵经台”。

此即太上老君诵经布道之道台。

每当老君潜心布道时,两鲤鱼也潜心聆听,日久皆羽化成龙,修成正果,所以后人称此二井为“双龙潭”。

大家眼前的这个洞,相传是太上老君的起居饮食的地方,所以人们为它取名叫仙人洞。

仙人洞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洞内有10平方米左右的空处,靠洞底还有太上老君下榻的石床,这是太上老君的仙人灶,在不远处还有太上老君下棋的“仙奕洞”,在仙人洞旁边还有“双龙出谷”。

神仙谷河水至此被一巨石一分为二,从其两侧潺潺流下,似两条银龙欢快地奔出山谷而去。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就是被人们誉为“天堂三绝”之一的哲人峰。

大家请细看,这个峭壁高约100米,酷似一硕大头颅,阔额浓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质丰厚的嘴唇,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着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

这里的建筑,统一为明清式。

大多都是依山就势掩映布局。

相当具有山寨特色。

山路崎岖,请大家小心脚下,注意安全。

这里看似不起眼,其实呀它具有相当有利的军事条件。

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早在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广大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

秦末,英布曾在这里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