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式” 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背景下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式”
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探究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舞台。
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能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学校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老师讲课学生为听众的常规德育课堂;另一种则是以师生共同策划,学生为活动主体的公开式主题班会课。
旅游专业的学生能说、能干,思维活跃,很适合进行“学生自主性”主题班会的尝试和探究。
一、“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的优势
“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进行班会的策划、组织活动并且进行自我总结、记录等。
学生写好策划方案,做好主题班会PPT 后交由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老师进行指导,与学生共同探讨修改,最终呈现一个较为满意的主题班会。
在主题班会进行中,班主任老师进行适时记录,结束时做点评。
“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具有以下优势:
1.尊重学生差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有人擅长唱歌跳舞、有人喜欢看书写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
学校班会课是最能体现个性差异和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把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舞台的主人,你就会看到一个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他或她。
“学生自主性”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深入挖掘他们的潜能。
2.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导师,倡导师生平等
“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彻底改变了老师的角色,班主任从灌输式德育者的
角色变成了指导和欣赏者。
这样的角色转变突出了师生的平等、民主、尊重的理念。
班主任可以多角度去深入了解学生,更专注于学生的成长。
学生在老师面前展现自我,内心也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这样的一种平台,让双方互相欣赏、彼此尊重。
二、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实践
1.基本情况介绍
“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实践探究活动在学校15 旅游预科班进行,考虑到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强,才艺多,学生灵活机智,开展起来应该不难。
高一开始,我采用“部分学生参与模式”主题班会。
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很有潜力,高二开始,实施“全员自主式”主题班会。
2.高一时期的“部分学生参与”的自主式主题班会
高一时,考虑到学生还不够成熟,我们挑选了部分学生,将部分班会课交由她们去完成。
高一入学后一个月,由学生自荐和老师选择两种方式结合,选择十位学生参加。
这十位学生两两组合,完成全部的策划、组织、做PPT、摄影等工作。
由老师给他们提供主题,学生抽签选择。
每隔2 周,就呈现一台学生自己的主题班会。
整个过程中,老师只起到指导和点评的工作。
一个学期试下来。
发现很多能干的学生,有PPT 做得特别好的,有策划特别厉害的等。
尤其是一台圣诞节的晚会,在团支书的精心策划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妆舞会引来了别的班级同学的驻足观看,场面非常热闹。
3.高二时的“全员参与”的自主式主题班会
(1)定主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由全班同学说,共定下十六个主题,如诚信、金钱、友情等。
每周开展一个主题班会。
(2)分组,采用ABCD 法:全班所有人全部参加,怎么让各组能力均衡是个难题,我采用了ABCD 法。
班主任根据各学生能力给学生大致分为A、B、C、D四个小组。
A组为能力最强者,B、C、D依次递减。
另外全班32 人分为8 个组,由A组先抽签,抽1—8 组,再由B组,C组,D组抽,最后8 个小组每一组都有ABCD不同能力者组成。
由A 做每一小组的组长。
(3)各小组抽签分配任务。
组长A 到班主任处抽2 个签确定班会主题,各小
组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分工,如谁策划、谁做PPT、谁拍照、谁小结、谁组织游戏等,谁写策划方案等。
(4)方案递交,班主任审核。
主题班会方案提前2 天上交给班主任审核,审核通过才能开展,否则要继续修改直到审核通过。
每个小组要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最终精心制作一个可以通过的方案。
(5)主题班会的点评和奖励。
班主任将全程记下班会中每个同学的优缺点,在结束时进行适当地点评,此外由其他小组进行在期末投票选出最佳主题班会,班主任给予奖励。
特别好的主题班会还进行全校公开观摩。
三、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实践成效
1.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主题班会模式
旅游专业“学生自主式”主题班会的开展,打破了原有的班主任唱独角戏的模式,改变了一味的说教方式,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和团结互助的舞台。
同时,通过高二全员参与的方式,让原来只有一部分人参与的舞台,变成了所有人的舞台。
学生真正找到了自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2.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快速的成长
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他们通过积极的准备,不断地磨合,尽管他们也曾吵架,也曾一次次想到放弃,但他们最终都在老师的指导和劝说下,一次次前行。
在这样的一个个班会中,他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他们感受了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另一些潜能和力量,他们开始快速地成长起来。
3.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不知不觉中,15 旅游预科班的学生从原来的爱吵架、互相告状,变成了高三时大家默契十足,互相帮助。
班级的凝聚力明显提升了。
高三的班级已经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去管理了,学生能自主地投入到学生和生活中去。
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惊讶于自己的改变。
高三那一年,他们努力学习,全班考入了高校。
现在这些学生已经毕业了,但我们仍能回想起那一个个精彩的表演画面,有小品的,有游戏的,有唱歌的,有画画的。
我们希望这样的实践和探究能给在任的和未来的班主任一些小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