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交通运输对城镇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交通运输对城镇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 交通运输对城镇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交通运输对城镇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考点突破
1。
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
明确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4.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
能够运用资料分析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 古代的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1)在靠帆船和马车运输的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与大道的汇合处。
在古代,我国有“南船北马”的说法。
(2)世界上大河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从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和沿海发展起来的,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区位类型区位优势城市举例
河运起点或终
点
货物的转运、集散地江西赣州等
河流汇合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人流、物流在此中转、集
聚
宜宾、重庆、武汉、梧州
河口处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转
运处
上海、广州、纽约、鹿特丹
过河点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
处
南京、芜湖、伦敦、布达佩
斯
运河两端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
处
塞得港和苏伊士(苏伊士运
河)、巴拿马和科隆(巴拿
马运河)
2。
近代和现代交通运输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出现了一批城市,特别是铁路运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分布沿铁路线聚集的特点十分明显。
例如,我国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有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
等。
我国湖南省株洲市就是在铁路枢纽上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 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
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遵循的是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图示如下:
3.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4.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山区平原
商业网点分
布
多沿河谷或山谷分布
集中分布于道路两侧和街
角路口处
商业网点特
征
数量较少,较分散,等级低
数量多,比较密集,十字路
口处易形成大的商业中心原因
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河
谷是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人口
分布相对集中
平原地区交通便利,线路较
密集,人口密度大效益
远离商品产地,交通不便,效益
较低
货源足,交通便利,经济效
益高
组织形式流动式,如货郎担、大篷车
固定式,如商业街、商业小
区
(2)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变化
5。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
位置区域的核心位置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
乡村
组织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若干个商店
交通条件便捷、对交通运输要求高对交通运输要求较低
主要职能城市和地区的物资集散中
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
物服务
商品种类多少专业性能突出较差
作用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
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
物服务
【随堂练习】
1.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繁华扬州的赞誉与向往。
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
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
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B。
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C. 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D。
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答案:D
思路分析: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使沿京杭大运河而建的扬州城发展缓慢。
2. 交通枢纽容易形成商业中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客流量大,商品消费量大
B. 交通便利,便于货物集散
C。
交通便利,便于工农业发展
D. 交通枢纽往往也是较大的城市
答案:B
思路分析:交通枢纽处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故逐渐发展成为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例题1(广东高考)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
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思路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模式高速公路穿越城市建成区,A错;乙模式高速公路不通过城市建成区,B错;甲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直接联系,乙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通过连接线联系,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甲比乙大,故C正确。
第(2)题,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乙模式会消失,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可能同时存在甲、乙模式。
答案:(1)C (2) B
例题2 (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
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
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思路分析:从材料中可知,M是中心城市,也是最重要的客源地,M和乙地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方便快捷,同时又在乙地建有出口,而甲地交通相对不便,故甲地的吸引力减弱,餐馆
的数量就会减少,乙地餐馆的数量会逐渐增加,集聚效应增强,名气增大。
仔细读图,联系交通运输的影响,是答题的关键。
答案: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
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了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旺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综合拓展】交通运输线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交通运输是不可缺少的,它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交通建设条件分析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便成为
影响方面主要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
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
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
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的影响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交通线相交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
交通线沿线
对旅游业的影
响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
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就要大些。
如我国东部人口分布的密度比西部大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部水陆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②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