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伊滨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蜜蜂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
B.列车一共运行了12小时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5.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 赛跑,则()
A.甲的位移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6.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s1、s2和s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A. s1>s2>s3 B. s1<s2<s3
C. s1=s2=s3 D.三者关系无法确定
7.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8.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C.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9.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若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则质点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象如图所示()
A.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往复运动
B.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零
C.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2 s末的加速度为零
D.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速度沿正方向
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论述•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1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m和3m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4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6.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 沿原路反弹,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1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试求:
(1)质点在0~2s内的速度?
质点在2~4s内的速度?
(3)质点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试问:
(1)图中AC、CD、AD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运动?
t=2s,甲、乙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在什么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4)前8s内两物体的总位移与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19.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用如图1所示的x﹣t图象表示,由图可知在开始2s内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m/s.请在图2的v﹣t图象的坐标系中把该质点的运动规律表示出来.
河南省洛阳市伊滨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蜜蜂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做质点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A、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振动了,故A错误;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不能忽略其体积形状,不能看着质点,故B错误;
C、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乒乓球时,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C正确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2.一列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
B.列车一共运行了12小时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南京站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
考点:时间与时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解答:解:A、早6时10分,列车从上海站出发,6时10分指时刻,故A错误
B、列车一共运行了12小时,12小时指时间,故B正确
C、列车在9时45分到达南京站,9时45分指时刻,故C错误
D、列车在南京站停车10分钟,10分钟指时间,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
解答: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错误;
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 正确;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所选取的参照物,二者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是运动,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的.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A、其中的时间是标量,所以A错误;
B、其中的速率是标量,所以B错误;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都是矢量,所以C正确;
D、其中的路程和时间都是标量,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
5.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m、800m赛跑的起点;B点是100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m、400m和800m 赛跑,则()
A.甲的位移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400m、800m的比赛中,起点和终点相同,所以在400m、800m的比赛中位移的大小是零,而在100m的比赛中,做的是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是100m,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乙和丙的位移是零,所以AB都错误.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所以在100m、400m和800m的比赛中,路程最大的是丙,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
6.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s1、s2和s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A. s1>s2>s3 B. s1<s2<s3
C. s1=s2=s3 D.三者关系无法确定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分析: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三路大军的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三路大军的位移相同,即s1=s2=s3,故C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位移的定义,知道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7.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 B. 9.6 m/s C. 10 m/s D. 10.2 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与所用时间,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总时间为10s,则平均速度v==10m/s;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一定要牢记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注意排除干扰项.
8.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B.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C.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一定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一定为零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解答:解:A、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可以是匀速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一点增大,故C正确;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式,只要理解了加速度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
9.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若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则质点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表示物体加速,反方向表示物体减速;加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质点的加速度减小,表示速度增加的慢了,而不是速度变小.
解答:解: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表明物体做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开始减小,但方向不变,由于加速度还是与速度同方向,故物体还是加速,加速度的大小开始减小,表明速度增加的慢了,但速度还是在增加,速度方向不变,位移还在增加,当加速度趋向于0时,速度趋近某个定值做匀速运动,位移一直增大.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意义要理解清楚,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表示加速,反向表示减速;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的大小无关.
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两物体同时出发,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甲物体在t1~t2时间内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3时刻甲追上了乙.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的出发点在坐标原点,而乙物体在出发时离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0,故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故C正确.
D、由于甲物体在t1~t2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未变,即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在t3时刻甲乙两物体的位置相同,即甲追上了乙,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只要掌握了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和位移是矢量,矢量相等是指大小相等,矢量相同是指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解答:解:A、B、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两个质点的速度相等但不同,故A正确,B错误;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等,当方向相反,位移是矢量,故位移相等,但不同,故C错误;
D、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速度和位移都是矢量,矢量相同不仅大小要相等,方向也要相同,要有矢量的意识.
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追及、相遇问题.
分析: 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图象相交于一点且都在时间轴的上方,所以此时刻速度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错误;
B.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在在t a时刻甲乙两物体的斜率大小相等,甲为正,乙为负,所以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在t a时刻之前,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甲大,且乙的速度也比甲大,所以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故C正确;
D.由C得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C.
点评: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
1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象如图所示()
A.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往复运动
B.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零
C.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2 s末的加速度为零
D.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速度沿正方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由图象的斜率判断速度或加速度的正负,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不变.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何时回到出发点、何时离出发点最远.注意速度图象与位移图象的区别.
解答:解:A、由图看出,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位移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做往复运动.故A 正确.
B、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1m/s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2 s末的加速度先为正,后为负.故C错误.
D、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速度沿正方向,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对于图象问题,往往从图象的坐标、形状、截距、面积、交点等数学意义来研究其物理意义.
1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快慢不变,同时运动方向也不变.
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即瞬时速度不变,所以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比如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瞬时速度方向不变,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若速度大小变化,则为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二、论述•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1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m和3m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4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分别求出汽车最初2s内和4s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m/s=1.5m/s
4s内的平均速度
=m/s=2.5m/s
答: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1.5m/s、2.5m/s.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16.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 沿原路反弹,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则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速度变化时,则产生加速度.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求出足球在这个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速度的方向.
解答:解:由加速度公式,a=得:
设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a1===300m/s2
守门员挡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a2===﹣400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1)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是300m/s2;
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是400m/s2.
点评:本题属于加速度定义式的运用,很多同学,不注意速度的方向,属于易错题.
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
1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试求:
(1)质点在0~2s内的速度?
质点在2~4s内的速度?
(3)质点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求出速度大小,位移等于末位置坐标减去初位置坐标,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求出各个阶段的位移情况
解答:解:(1)由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