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李建军;白伦浩;孙鸿斌;韩冬;顾稼祥;王欢;段景柱;徐莘香
【期刊名称】《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5(19)9
【摘要】目的观察携带人骨形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M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carryingBMP-2gene,Ad-BMP-2),通过纤维蛋白凝胶与牛松质骨支架(bovinecancellousbone,BCB)复合,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

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5cm骨缺损模型,采用4种材料植入修复。

A组Ad-BMP-2+BCB;B组重组BMP-2+BCB;C组携带β-半乳糖酐酶基因的腺病毒对照载体(ade noviruscarryingβ-galgene,Ad-Lacz)+BCB;D组单纯BCB支架。

修复术后各组于4、8和12周各处死动物5只取材,行X线片、组织学、生物力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结果A、B两组骨缺损均得到了修复,但术后各时间点,A组在成骨活跃程度、新生骨量、力学强度及BMP-2表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C、D两组均无新骨形成。

结论BMP-2直接基因治疗,操作简便、骨诱导能力强,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4页(P725-728)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基闪治疗;骨缺损;修复
【作者】李建军;白伦浩;孙鸿斌;韩冬;顾稼祥;王欢;段景柱;徐莘香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骨科;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锦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骨科;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7
【相关文献】
1.抗生素/β-磷酸三钙/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刘欣伟;柳云恩;张玉彪;侯明晓;赵勇;周大鹏;项良碧
2.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活化纳米骨浆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田晓滨;孙立;杨述华;胡如印;张宇坤;傅德皓
3.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微小颗粒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邹天彪;闫景龙;付海亮;候占江;宋大勇
4.骨形成蛋白复合微孔人造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曾述强;葛宝丰
5.以纤维蛋白胶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对兔桡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J], 雷伟;崔赓;胡蕴玉;李洁;吕荣;孙明林;杜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