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 学术论坛
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路径
郭智荣
(郑州轻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尽管当前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采取了很多资助方式,但是多数学生对当前的
资助方式并不认同,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相应的资助,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获得非 常积极的心理体验,自尊心也能得到极大的尊重。

本文结合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实际,从心理援助 视角下对此项工作进行思考,探讨贫困大学生资助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援助;资助
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存在大量贫困学生,由于学费 和学生生活费用的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普遍 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对于这一群体,如何才能给予其 必要的帮助,促进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这是高等学 校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尽管很多高校都特 别重视这一问题,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 依然无法采取非常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资助,这导 致很多学生都无法积极面对大学生活。

本文对此问题 的深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策略,为促进贫困 大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参考。

1大学贫困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现状
(1) 日常生活方面的现状。

目前随着物价的上涨,
大学生的生活费也在不断上涨,但是对于贫困家庭的 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曰常生活中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 改善自己的生活,大多数贫困学生的生活都非常简朴, 他们每月在生活上的花费远远低于普通学生,在饮食 上每天所花的费用大多都不超过20元,这对于正处于 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它们的营 养很难得到保障,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
响。

由于他们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有限,所以他们在其
它消费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他们大多不愿意参
与各种娱乐活动,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这使他们很
难融入当前的大学生活,心理素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 学习方面的现状。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由 于在经济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都无法投入精力展开学习,很多学生为了解决
曰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积极参与到各项勤工俭学活
动中来,这使他们更加没有精力来展幵专业课的学习,
导致他们的成绩受到很大影响,而且由于他们缺乏与
其他同学的接触,因此在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受到巨大 影响。

(3 )心理方面的现状。

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面临着很大的生活压力,所以在心理方面也 存在很多问题,多数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心理承受能力 过差的问题,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很容易因为这方 面的问题而使自己的发展受限。

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
条件的困扰,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是借助助学贷款等方 式才实现入学,因此,们入学之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 负担,这使很多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的感觉, 也有很多学生因此而消极面对学校生活,他们无法体 验到大学生活的乐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方面 的压力,因此他们的性格会变得非常敏感,他们迫切 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很多, 尤其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方面的需求,他们把大量时 间用于勤工俭学等方面,这也是导致他们心理出现问 题的主要原因,需要高等学校认真对此问题加以分析, 帮助他们改善心理问题。

2目前高等学校对于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存在的问题尽管高等学校对于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非常重视, 但是此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 学校加以重视。

(1 )资助模式过于单一。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 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学生管理工作,但是再在此项 动开展过程中,很多学校所采取的资助模式都存在过
于单一的问题,贫困大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开始大学 生活后,他们面临的问题有经济方面的,有心理方面的, 心理方面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很多高等学校只重视了 经济方面的资助,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正是 由于这一问题,导致很多贫困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 习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不能以积极和正确
的态度来应对大学生活,需要高等学校对手问题高度 重视并拿出改进策略。

(2 )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缺乏多样性。

资助贫困 大学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在 幵展此项工作过程中没有以学生为本展幵相关资助活 动,所采取的资助方式缺乏多样性,这导致很多贫困 大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自主活动中来,对于
贫困大学生而言,尽管他们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但 是她们依然依然想要在心理上得到尊重,所以高校要 积极创造条件,尊重学生的心理诉求,采取多种多样 的自主模式来促进资助活动的开展。

(3 )缺乏对资助活动的正确认识。

对贫困大学生207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进行资助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这项活动 并不仅仅是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更需要借助自 主活动的幵展来促进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所 以高等学校需要不断提高对资助活动的认识,以此来 促进这种活动的正常幵展。

(4)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

对大学生进行资助是 高等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很多高中学校都根据 资助工作开展的需求,专门成立了相关的部门,但是 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专业工作人员的现象,很多学校的资助部门工作人员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这导致他们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不能深入到相关 活动中来,这对于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幵展也会产生极 为不利的影响
3心理援助视角下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策略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对学 生进行帮助,更要在心理上满足学生的诉求,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 作,建议采取以下措略展开资助活动。

U)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资料信息。

要想 更好地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活动,对贫困大学生的 个人资料进行不断完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需 要高等学校结合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资助活动的开 展,认真做好对每一个贫困学生的调查,了解他们的 家庭现状,使教师借助调查活动的幵展能够更加全面 地了解每一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来初步建立完 善的贫困大学生个人档案,这是做好高等学校贫困大 学生心理帮扶工作的前提,做好了此项工作才能不断 促进经济资助工作的幵展。

(2 )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要认真了 解大学生的心理诉求。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是一项 非常重要的活动,这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将取得 理想的效果,需要各种学校认真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 理诉求。

尽管每一个贫困家庭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都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是他们依然会对资助工作产生 一定的心理诉求,他们迫切需要在资助过程中更加尊 重他们,希望他们能非常有尊严的接受到学校所提供 的资助服务。

所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 中,要加大对学生心理诉求方面的调查和研究,通过 组织给们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 加深学校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更好地促 进资助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也能使贫困大学生 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自主活动中来,为他们更好地过 好大学生活提供保障。

(3 )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互助活动。

高等学校在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要考虑贫困大学生 参与勤工俭学的实际,由于这部分大学生在大学生活 中不仅要完成学业,还需要利用利用时间展开勤工俭 学,所以他们没有充足的精力用于学习,这会对他们 完成学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加重他们的负 担,因此高等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关心和爱护贫困大学生,为他们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帮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贫
困大学生展开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对于促进学生之
间的交流和加深感情都有很大帮助,也有助于贫困大
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生活中来,更加积极的面对人生。

(4)加强对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培养。

在对贫困 大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方面
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贫困大学生在高校
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经济方面的资助,更需要
学校对其健全人格进行培养,因为经济条件决定了他
们在心理上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在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来
关注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借助举办先进个人
评定和各种公益活动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
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大学生活,并以此来促
进和提高单身资助活动的正常开展。

(5)认真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咨询。

贫困大 学生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因此他们进入大学之后,
生活中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使他们很难积极
融入到大学班集体生活中来,也很难与其他同学展开
沟通交流,因为他们往往具有非常强的自卑感,这让
很多贫困大学生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这是目前贫困大
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高等学校借助心理咨
询活动的幵展,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开心结,指导们能
够更好的面对大学生活。

4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在高等学校占有很大比例,如何才能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这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
问题,要想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需要高等
学校不断丰富资助活动的内容,借助对贫困大学生家
庭状况的调查,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帮扶,使他们
能够积极与其他同学展开沟通交流,借助心理咨询活
动的开展,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大学生活,只要高等学
校能够以心理视角来展幵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活动,
就能使这项活动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简介:郭智荣(1978-),女,籍贯:湖北天门,
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
主义德育。

参考文献:
[1] 高江荣.心理援助:高校贫困生非物质救助新
视角[J].新丝路(下旬),2016(11):101.
[2] 高飞.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路径
探析[H.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4):106-
108.
[3] 徐瑞,宋传颖.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刊),2015(05):185-187.
[4] 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
究,2013(09):70-73.
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