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作息时间表-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作息时间表共16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作息时间表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作息时间表

师:已经有结果的举手老师。你是第一完成的,请你来说。
第3题:
指导学生连续拨动指针,中间以及最后都要纪录出时间,然后算出境立国的时间。
四.实践应用
请估计一下,自上学路上用去的时间,填在表格中
布置:下午上学时,记住自己出发的时间,然后把自己在路上用的时间填到表格中
小组交流时,试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响亮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学生还不能确切的问题,有学生会提出看张贴在墙上的时间表
学生汇报自己制作的时间表
学生独立完成作息时间表
小组交流、展示
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第一节上课时间,下课的时间,上午一共有几节课……
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理念
本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尝试发现法、总结归纳法,综合运用直播教学平台,直观演示法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教学板块(过程预设)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及内容
学生学习清单
设计意图
及解决的目标
修改建议
课前修正
第
一
板
块
第
二
板
块
第
充分体实践再认识,学生对时、分、秒的认识逐渐“理性”起来。
作业
设计
完成《每课一练》
设计意图
及解决的目标
修改建议
课前修正
板书
设计
作息时间表
几点上课的?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第一节课用了多少
课后
反思
二年级数学学科
课题
作息时间表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谁会填()秒=1分30秒120分=()小时2时15分=()分1时半=()分80分=()时()分2分=()秒二、玩中学(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以此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把完成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结合上学的作息时间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学中做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做中得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
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需要的,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盲目用上所有的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4)动脑筋,回答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三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让学生学会建立标准表格格式的方法。
2.能力目的: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的: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标准表格格式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模板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表格格式的设计和文字模板的设置。
教法论述: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伎俩。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观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到达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重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
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习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首先发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设计用意: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
引导同学们找出学校是怎样有规律的运转的。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任务一:创建表格格式教师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电子版和打印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看看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几行几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 《作息时间表》

1、从9:00到11:00, 经过了 时。
2
பைடு நூலகம்
11:00
2、从5:00到8:00, 经过了 时。
3
8:00
3、从10:00到1:00,经过了
3
时。
大时在 前就只能 用数格子 的方法!
1:00
练一练
1、从9:00到11:00,经过了( 2 )时。
2、从8:00到12:00,经过了( 4 )时。 3、从11:00到2:00,经过了( 3 )时。
3、从12:40到1:30,经过了( 50 )分。
3:00 4:30 1、经过了( 1 )时(30)分。
小时在前可以用竖式减法来做, 大时在前就只能用数格子的方法!
• (4)动脑筋,回答问题。 • ①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12:00
• ②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6:00
• ③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
4、从10:00到10:30,经过了
30
分。
10:30
4、从6:00到6:35,经过了
35
分。
6:35
6、从12:50到1:20,经过了
30
分。
大时在 前就只能 用数格子 的方法!
练一练
1、从9:25到9:55,经过了( 30 )分。
2、从8:05到12:40,经过了 ( 4 )时( 35 )分。
3:00和9:00
(1)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 上午8:00—12:00,下午1:30—5: 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 小时?
(2)实践活动。 •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 组内说一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一、关于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反思。
-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较好。
例如,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课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但是,当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情境时,如“树上有32只鸟,飞走了15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鸟?”有些学生就容易出现混淆运算顺序的情况。
这反映出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能,但在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逻辑分析方面还存在不足。
-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教具,如小木棒来演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这有助于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变化。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例和一对一的指导。
以后在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
- 乘法概念的引入是一个关键环节。
我通过展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实例,如3 + 3+3 + 3+3 = 15,然后引出乘法算式3×5 = 15,让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但是在记忆乘法口诀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口诀,而没有真正理解口诀背后的乘法意义。
-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制作口诀卡片进行游戏、对口诀等。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发现乘法口诀中的规律,例如,相邻的口诀之间的差值与乘数的关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口诀,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二、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反思。
- 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角等,然后抽象出角的图形。
学生对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学生存在一些误解。
很多学生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边的长度。
- 在纠正这一错误观念时,我使用了活动角的教具,让学生亲自操作,改变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从而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变化。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作息时间表

所用时间
30分 1时 30分 30分 30分 20分
看 电 视 洗漱睡觉
实验小学作息时间表
课节次 早锻炼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课间操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 午 休 第五节课 眼保健操 第六节课 放 学 上课铃 下课铃 8:10 ———8:20 8:20 ———9:00 9:15 ———9:55 9:55 ———10:27 10:30———11:10 11:25———12:05 12:05———2:27 2:30 ———3:10 3:10 ———3:27 3:30 ———4:10 4:15 ———4:35
知识基础 知识要点 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知识基础
• 认识时、分、秒之间的大小关系 • 时、分、秒单位之间的换算
知识要点
• 时间、时间段的计算
重难点
• 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 探究 •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 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方法
• 探究法、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40分钟 9点55
•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间休息 •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并尝试解答。
练一练
(1)从9:00到11:00,经过了( 2 )时
(2)从10:00到10:30,经过了( 30 )分
3:00
4:30
(3)经过了( 1 )时( 30)分。
算一算
起床
( 25)分
吃早餐
上学
( 35 )分
6:30
6:55
7:30
制一制
做什么
放学后的作息时间
起功课 晚 阅 画 餐 读 画
放学后的作息时间
起止时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教案表格式全教学反思.docx

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通过回忆一年学习数学的体会,总结学习数学的方法。
2、谈谈在假期中遇到的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3、明确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谈暑假1、学生独立思考,想出两个班的学生谈的教师启发学生谈谈愉快的暑假,一件自己在暑假中遇到角度不同, 3 班学生主要是说说遇到了哪些事情可以的和数学知识有关的事谈了很多假期做的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从而使情。
趣味题,4 班则较多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2、小组交流。
的说的根据上学期性。
3、每组选取一件进行汇所学知识的一些实报。
际应用。
二、谈学习数学的体会1、由学生自由的谈自己学生多是从好好学1、教师启发学生交流:学习数学的体会。
习、遵守纪律方面“我们已经学了一年的数学,你2、自己独立看书,读一说的要求,书中任能结合你自己的学习,说说怎样读智慧老人、淘气、笑笑务的话则为学生提才能学好数学。
”说的话。
供了一些学习数学2、启发学生看书中四个人物的谈的方法,使学生的话。
思路更开阔。
教师简要总结学习数学的方法,即本学期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课堂常规教育。
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要二年级的学生在课教师结合刚才的两项活动,提出求,给自己本学期的数学堂常规的要求方面数学课堂学习的要求:学习提出几点要求,并简应该与一年级不1 、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学习活要的写下来。
同。
动。
2、开动脑筋,大胆的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在小组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小组成员的讨论及其他各项活动。
4、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课外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理解相同加数的加法的意义,体会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同的加数连加的问题,初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CAI 课件和图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以活动导入: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数出物体的个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开展数一数的活动。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息时间表 2教案 北师大版

作息时间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
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
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制作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小调查,完成作息时间表。
二、说一说。
三、设计一份时间活动表。
四、评一评。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活动表,然后其余学生给予评一评是否合理;不合理的,给予修改。
五、巩固练习,课堂检测。
足球赛从2时开始,到3时50分结束,经过了()时()分。
学校组织秋游,8时从学校出发,12时30分返回,一共用了()时()分。
教法与学法
由情境图导入,组织学生调查本校上午四节课的作息时间,然后完成“做一做”填表。
根据填完的作息时间表,在小组内展示、交流,然后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进行交流。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份一天的时间活动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说说较长时间的活动是什么?用多长时间?可以分组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认读钟面上的时间,并能独立正确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
学生利用钟面,进行拨一拨,算出时间。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看图、看钟,看钟下面和旁边的数,弄懂题意,再独立完成。
脱离钟面,检验学生是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案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1、能够正确运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刻。
2、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体验时刻的长短。
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刻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
教学重点:制定作息时刻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正确运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刻。
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天上午几时开始上课?每节课多长时刻?二、合作探究。
1、介绍学校的作息时刻从上午早读课是8:00开始,读20分钟,休息5分钟,一节课4 0分,课间休息10分,课间操是15分,眼保健操5分钟。
依照这些信息填写68页的作息时刻表。
2、小组的同学合作制定作息时刻表。
教师巡视,参与制作过程。
3、学生到展现制作的作息时刻表,师生共同修正,并与学校的作息时刻对比。
对有特色的作息时刻表给予夸奖鼓舞。
4、提出问题并解答。
(1)第一节课的下课时刻是什么时候?你是如何想的?(2)从第二节课到第三节课下课,这两个时刻之间通过了多长时刻?(3)从上午7:40到上午放学,通过了多长时刻?(4)让学生依照作息时刻表,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指定同学解答。
教师巡视并加以引导。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从9:00到11:00,通过_____时。
(2)从10:00到10:00,通过_____分。
2、从3:00到4:30。
(1)通过了_____时____分。
(2)昨天这段时刻你正在干什么?3、6:30起床,25分钟后,6:55用早餐,过了35分钟,7:30去上学。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教学反思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作息时间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是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
不过,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接触时间,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却是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
而本节课重点学习时间计算:如何计算出做一件事经过多长时间?上课时我把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投影在屏幕上,于是我便引入话题:我们每天都是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早读、上课、下课、做课间操以及放学。
大家非常熟悉,那你知道我们早读用了多长时间吗?一节课又是多长时间?还有课间操?孩子们听完我的问话,顿时变得静悄悄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让老师灌输。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说课设计教材分析:«制作作息时间表»是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教学内容,绘制表格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以制作作息时间表为任务,从创建表格到修改表格,使学生学会对表格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表格的绘制方法;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按照要求创建空白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内容;能够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表格的创建及表格中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调整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各种表格范例。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和范例对比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刚刚接到一个任务,想请大家帮忙来完成,你们愿意吗?这个任务就是制作作息时间表。
〔板书:课题〕【二】新授〔出示范例1〕表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我们把表格中的每个小格称为什么?我们对表格已有初步了解,现在我们就来创建一张空白表格。
1、创建表格。
请同学们参照课本21页,绘制一张由12行3列组成的空白表格。
指生到前面边讲解边操作。
指生总结操作步骤① 单击工具栏中插入表格按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完成操作。
② 也可以通过菜单栏中表格插入表格来完成此操作。
〔教师表扬鼓励〕表格创建了,怎样编辑表格中的文字呢?2、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参加照课本22页编辑表格内容,完成练习,比比哪组速度快。
〔小组合作,交流〕指生回答,你是怎样在表格中输入文字的?可不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实现光标的移动?利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键或者Tab键,也可以将光标从一个单元格移动到另一个单元格。
〔教师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出示范例2〕怎样将你作息时间表格中的内容设置成这样?3、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谁能大胆到前面来操作给同学们看,你是怎样想的?生演示,讲解;师总结操作步骤①选单元格;②在表格中单击右键,出现快捷菜单,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③单击中部居中按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68~69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自己制作作息时刻表,建立一些比较长的时刻观念。
2. 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制时刻表的过程,培养时刻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刻的好适应。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自己制作作息时刻表。
教学难点:经历自制时刻表的过程,培养时刻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说一说你一天的时刻都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时刻起床,上学,第一节课等等。
我们要进行有规律的生活,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刻。
今天我们自己来制作作息时刻表。
二、问题探究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制作的作息时刻表好。
出示空表格模样引导方法,明确40分钟一节课。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展现,并悬着有用的信息用以解决问题,同时鼓舞学生提出新问题。
三、体验感悟完成练一练第1、2题请同学拿起学具,自己操作,从9:00到11:00通过了多少时刻?第3题,指导学生连续拨动指针,中间以及最后都要记录出时刻,然后算出境离国的时刻。
四、实践应用请估量一下在上学路上用去的时刻,填在表格中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布置:下午上学时,记住自己动身的时刻,然后把自己在路上用的时刻填到表格中“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作息时间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作息时间表》教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再说一说作息时间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提问题的意识。
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定作息时间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整合思路: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普通常规教学的不足。
学情分析: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会容易。
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学生的兴趣会充分调动起来,参与意识增强,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选自己喜欢的作息时间来安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匆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今天,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间表,**惜时间的小模范。
对话平台二、玩中学(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以此为切入点,教育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题:作息时间表教案 北师大版

课题:作息时间表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68~69页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建立一些比较长的时间观念。
2、经历自制时间表的过程,培养时间意识。
3、练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
教学难点:自制时间表,培养时间意识。
课前准备:各种钟表图片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他们可能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
你是怎样想的?从哪里看出来的?1、通过画面当中的情景,说一说你一天的时间都做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时间起床,上学,第一节课等等。
(学生自己制作的时间表)学生汇报自己制作的时间表2、我们要进行有规律的生活,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3、今天我们自己来制作作息时间表(二)解疑合探制作上午4节课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先调查准确,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这里老师可先拔出第一节课的起始、终止时刻,让学生算出1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再拔出第2节上课的时刻,让学生算出课间休息用了多长时间,后面的让学生自己制作。
1、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制作的作息时间标好。
出示空表格样子引导方法,明确40分钟一节课。
(完成作息时间表)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内展示,并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68页说一说),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小组交流、展示。
借助书来选择有用的问题,并提出新问题)(三)质疑再探完成“练一练”①、第1、 2题:请同学拿起学具,自己操作,从9:00到11:00经过了多少时间?(学生操作,明确方法完成1、2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②、第3题:指导学生连续拨动指针,中间以及最后都要纪录出时间,然后算出时间。
(学生操作,明确方法完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四)实践应用请估计一下,自己上学路上用去的时间,填在表格中小组成员在表格中记下每人估计所用的时间。
①布置:下午上学时,记住自己出发的时间,然后把自己在路上用的时间填到表格中姓名:估用时间实用时间②全班交流,交流时,试着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五)小结:现在又到了你最想说的话时间了教后反思:课后练习:(1)从11时到12时,经过了()时或()分(2)从12时45分到1时05分,经过了()分(2)填一填,算一算:经过()分:经过()分:1 / 1。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作息时间表共16页文档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说课设计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作息时间表》说课设计教材分析:《制作作息时间表》是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泰山出版社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第四课教学内容,绘制表格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课以制作作息时间表为任务,从创建表格到修改表格,使学生学会对表格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表格的绘制方法;了解表格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按照要求创建空白表格,并在表格中输入内容;能够对表格进行简单的调整。
教学重点:表格的创建及表格中文字的编辑和表格的调整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各种表格范例。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和范例对比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刚刚接到一个任务,想请大家帮忙来完成,你单元格移动到另一个单元格。
(教师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出示范例2)怎样将你作息时间表格中的内容设置成这样?3、设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谁能大胆到前面来操作给同学们看,你是怎样想的?生演示,讲解;师总结操作步骤①选单元格;②在表格中单击右键,出现快捷菜单,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③单击中部居中按钮。
表格中文字的字体设置方法与已经学过的普通文字的字体设置方法相同。
请同学们快点完成自己的操作吧。
4、(出示范例3)改变表格的大小、列宽和行高。
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
① 调整表格的大小操作步骤: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的顶角,指针变斜双箭头时,按住左键拖动鼠标即可调整表格的大小。
② 调整表格列宽: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线上,指针变成状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动即可调整列宽。
③ 行高的调整方法与列宽相似,请同学们快试一试吧。
师:操作过程中,谁还有新发现?(1)拖动表格左上角的标志,可以调整表格的位置。
(2)用表格属性对话框可以对表格进行精确设置。
现在这张表格,老师是满意了,可是老师的领导是个爱挑剔的人,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装点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5、作品展示,学生相互交流,互评,师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息时间表》教学反思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
不过,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接触时间,但他们对时间的认识却是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
而本节课重点学习时间计算:如何计算出做一件事经过多长时间?
上课时我把学校的08至09学年的作息时间表投影在屏幕上,于是我便引入话题:我们每天都是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早读、上课、下课、做课间操以及放学。
大家非常熟悉,那你知道我们早读用了多长时间吗?一节课又是多长时间?还有课间操?孩子们听完我的问话,顿时变得静悄悄地!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让老师灌输。
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我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
在他们讨论过程中我不断的走到他们中间听他们不同的方法。
等学生找到自己的答案后,我开始找学生代表发言。
你是怎么算出经过时间的呢?于是我便开始引着他们与我一起学习新的时间计算方法。
首先看时间从8:00到8:20的时针都是指向数字8,也就是说时不变;但是分针一直变化:从开始0分到结束20分,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也就是20-0=20,所以早读用了20分。
当我说出方法后,再看学生表情发现:这种方法有些学生能接受,还有些学生一脸迷茫。
方法传授完后,我让学生试着算一算预备用了多长时间。
有些学生学得非常快,立马算出了结果。
我又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算出结果!”一个学生说:“早读从8时开始,再加上20分就到了8时20分。
”我一听学生想得非常正确,方法思路很清晰,立马表扬了这个孩子!时间过得很快,下课铃响了。
虽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有的学生还没有听明白,这都是正常的。
我们上课就是让学生学知识、用知识。
当学生不明白、没有听懂的情况下,老师应该很灵活的进行授课,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的上课。
课堂上我还将神舟7号宇宙飞船升空的发射时间及现场画面再现给学生,目的是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相信有了第一节课的学习,在以后学习的日子里,学生会慢慢接受,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而我们的教学任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结束战斗,并且会结出更美丽的果实!
我的思考:
只有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应有的魅力。
如果我们的课堂仍象传统那样讲究师道尊严,而没有平等民主的氛围,不容学生异议、不注意让学生表达,孩子的自由天性将受到压抑,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中,学生就仅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
试想,前面几个片断,如果没有在长期的平等宽松的课堂培育起来的心理安全状态,学生将不敢大胆的发表意见,新的教育资源就不可能生成;就做不出生动的、饱含童真的动作。
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敢表现。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多姿多彩。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必须顺应他们好玩的天性,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最佳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快乐,共享阳光,其乐融融。
学生的成长是我的心愿,学生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让轻松的课堂带给学生更多的阳光,让每一朵郁金香都焕发出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