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不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犬不宁教案
教案名称:鸡犬不宁
教学目标:
1. 了解成语“鸡犬不宁”的来源和含义;
2. 学习使用“鸡犬不宁”这个成语表达事件或场景的震动和喧嚣;
3.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鸡犬不宁”;
2. 学会从多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所学成语。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成语的魅力。

2. 谈论常见的成语,例如“一马平川”、“井井有条”等。

二、讲解“鸡犬不宁”(10分钟)
1. 显示并解释“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来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地方鸡犬都不得安宁,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3. 以生动的例子说明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三、分组讨论(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探讨“鸡犬不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让学生列举或描述鸡犬不宁的场景,并讨论相关的事件和原因。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写作训练(20分钟)
1. 要求学生以“鸡犬不宁”的场景为基础,展开想象,自由创作一个短文故事。

2.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该成语来描绘喧嚣和动荡的局面。

3. 引导学生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人物的形象刻画以及语言的抒发。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
1. 让学生依次在小组内分享并互相评价彼此的作文。

2. 鼓励学生就语言的生动性、表达的准确性以及创意的独特性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总结“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指导学生回顾并评价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成语的学习,探寻更多有趣的成语,并进行讨
论和分享。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加入更多的成语,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成语“鸡犬不宁”的意义和用法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小组讨论和写作中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较好的
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成语的运用仍
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因此,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
多的例子和练习,以加强学生对于成语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