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年级下科学课程应知应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正确判断健康的含义。
05/6
50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能分辨各营养成分的作用。
*食物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05/7
05/25
06/29
51
检验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碘液(蓝色)。
52
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唾液腺、肝脏、胆囊(消化腺)。
会分析直方图★
会使用检索表★
07/17
7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会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
05/11
06/24
8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识图分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辨别各结构。
05/24
06/21
07/14
9
女性的生殖细胞称为卵子,男性的生殖细胞称为精子。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卵会不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分娩以后成为婴儿。
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能列举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6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丙酮、煤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会根据实例分辨溶质、溶剂、溶液。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05/17
05/27
06/5
06/20
“科学”总复习应知应会
序号
应知
应会
1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六个基本要素(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会根据具体事例分析各步骤。
06/28
2
认识试管、烧杯、漏斗、锥形瓶、量筒、滴管等仪器,知道用途。
会正确使用量筒。
05/21
05/22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记录。
06/12
4
单位
测量工具
质量
克(g)、千克(kg)
天平
长度
厘米(cm)、米(m)
刻度尺
体积
厘米3(cm3)、毫升(ml)、升(l)
规则固体:刻度尺
不规则固体、液体:量筒
温度
摄氏度(℃)
温度计
时间
时(h)、分(min)、秒(s)
停表
重力
牛顿(N)
弹簧测力计
电流
安培(A)
电流表
电压
伏特(V)
电压表
①正确读数: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
31
燃烧的条件:燃料(可燃物)、氧气(助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方法:覆盖(干粉、加盖)、浇水、移走燃料等。
能说出灭火方法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即灭火原理)。
05/3
06/16
32
呼吸作用在细胞内进行,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是一种缓慢的“燃烧”。
能证明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变化。
33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条件)将二氧化碳和水(原料)合成为有机物(产物),释放氧气(产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
知道相关的实验,了解主要实验步骤的原理。会看图并解释。
05/2
05/28
06/1
06/27
07/27
3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于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保持相对平衡。
35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产生的废气。
43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电路两端有电压。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中要有电源。
能识别断路和闭合电路。
能识别电源(电池)、导线、开关、灯泡,及其符号。
44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回路,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回路。家用电路都是并联电路。
能区分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按要求画出电路图。
05/23
06/25
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所受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会通过图表,分析重力与质量(弹簧的伸长量、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
05/9
05/29
06/6
07/7
65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其方向与施力的方向相反。
能列举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66
力总是成对出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06/4
07/13
14
气体粒子撞击容器内壁产生气压。
会证明大气有压强。
07/3
15
质量
体积
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区别不同的物质。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密度小的物体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之上。
会计算(简单的)密度。
会比较密度大小,判断不同物体混在一起时的浮沉关系。
23
能源按开发程度,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常规能源,是生物燃料,它们储存化学能。
能源按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并积极开发新能源。
能列举使用燃料的安全措施。
能列举一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会运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05/15
24
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地球水体总储量的1%。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07/26
16
空气受热时,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间隙增大,密度减小,热空气就上升。
会解释热气球升空的原因。
17
热胀冷缩:物体受热时,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间隙增大,物体便会膨胀,反之便收缩。
能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双金属片恒温器(电熨斗、电饭煲等)。
05/20
06/19
18
能的形式:动能、势能、声能、热能、电能、光能、核能、化学能等。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能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07/11
53
人体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54
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且比例适中的饮食,称为均衡膳食。每个人所需的食物的量随着性别、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而不同。
55
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是肾脏。人体每天摄入水的量与排出尿液的量基本一致。
56
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知道相应的感觉器官。
05/8
06/4
07/4
57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遵循反射定律反射。
能列举光直线传播的实例。
58
眼是视觉器官。
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的主要结构:角膜(保护)——瞳孔(受虹膜控制放大或缩小)——晶状体(聚光,受睫状肌控制厚薄变化)——视网膜(成像)。
05/1
06/2
07/2
10
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同时,生殖系统也趋向成熟,女性会出现月经,男性会有梦遗现象。
05/13
06/14
11
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染病,是由HIV病毒破坏免疫系统引起的,正式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会分辨艾滋病传染的方式。
12
固体没有流动性,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几乎无法压缩。
②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③会看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最小测量值、最小一格)。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④科学测量要反复多次,求取平均值。
06/23
07/9
07/19
07/21
5
知道基本的实验安全操作要求,如酒精灯的使用。
06/11
07/23
6
生物间存在差异。
会比较不同生物的差异,会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差异。
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会根据实例分辨。
会列举一些常见的能的转化实例。
19
热从高温的地方转移到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热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会根据实例分辨热传递的形式。
05/5
20
固体中热传递的形式是传导;流体(液体、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对流。
会检验悬浮微粒、微小生物、已溶解的物质是否存在。
能区分过滤法、蒸馏法的使用范围。
05/31/(2)
27
水的三态变化(《基本要求》P.34)。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为0℃,沸点为100℃。熔化和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会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05/31/(1)
06/3
06/22
07/5
28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通情况。加快蒸发的方法有:提高液体温度(加热)、增大液体表面积(展平)、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扇风)。
07/25
37
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辨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溶液酸碱性。
38
使用pH试纸不仅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且能知道溶液酸碱度。pH小于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酸雨不但使森林枯死,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使之减产和死亡,而且还会腐蚀建筑物及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会判断降雨是否是酸雨。
能列举酸雨的危害和防治酸雨的方法。
06/17
42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实验后要对酸性和碱性废料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会比较不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39
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即原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原碱性溶液的碱性也会减弱,混合溶液趋向于中性。
知道生活、生产中的实例。
40
酸与部分金属反应释放氢气。酸与大理石反应释放二氧化碳。
会检验酸与金属、大理石反应时释放的气体。
41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霜、雹等)。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雨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07/22
45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的电路两端。
能从电路图中辨别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和正、负接线柱。
会正确读数。
46
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会发热,这是电流的热效应。
熔丝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过大时,熔丝熔断,从而保护电器。
能列举电流热效应为人所用的实例。
07/15
47
知道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会看饼图★分析。
会列举节约用水的方法。
*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
05/31/(3)
05/31/(4)
05/31/(5)
25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人体体重的70%),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6
天然水中含有悬浮微粒、微小生物、已溶解的物质等杂质,人们利用沉淀、过滤(除去悬浮微粒)、加氯消毒(除去微小生物)、蒸馏(除去已溶解的物质)的方法净化水。
能列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实际应用。
67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
05/12
06/10
68
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化合物。金是单质。
能列举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矿物资源。
06/13
液体有流动性,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压缩极为困难。
气体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最容易压缩。
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
13
“粒子模型”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会用“粒子模型”描绘物质三态的特征与结构。
05/14
电量公式:电量=电器的额定功率(千瓦)*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小时),单位:千瓦时(KW·h)。
能列举家庭用电的危险之举。
会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用电量、电费。
05/4
06/31
48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电流的磁效应。
能列举电流磁效应为人所用的实例。
49
适当的食物、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05/18
06/7
61
噪声危害健康。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
62
疲劳、酒精和药物都会引起感觉敏感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做出正常反应。
能解释酒后驾驶的危害。
63
力的作用效果(《基本要求》P.76)。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会根据实例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64
在地球上,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重力。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约为10)牛顿。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07/10
29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会看饼图★。
30
氧气能助燃,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碳酸氢盐指示剂由红色变黄色。水蒸气可使蓝色的氯化钴试纸变成粉红色。
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07/16
会识图辨别主要结构。
06/8
59
形成近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太厚。佩带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会识图辨别近视。
能说出预防近视的方法。
05/19
06/8
6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必须依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与空气比较,声音较易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能用实例证明声音的产生。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但有介质时也可以进行。
会解释现象,如“纸盒烧水”。
06/9
07/8
21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尤其是水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会列举应用热传递知识制造的生活用具。
22
动物依靠毛皮、毛发、羽毛(因储藏大量空气)、皮下脂肪等防止热的流失以保持体温。
会解释动物依靠毛皮、羽毛保暖的原理。
05/6
50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
能分辨各营养成分的作用。
*食物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05/7
05/25
06/29
51
检验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碘液(蓝色)。
52
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口腔、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唾液腺、肝脏、胆囊(消化腺)。
会分析直方图★
会使用检索表★
07/17
7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会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
05/11
06/24
8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识图分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辨别各结构。
05/24
06/21
07/14
9
女性的生殖细胞称为卵子,男性的生殖细胞称为精子。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这一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卵会不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分娩以后成为婴儿。
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能列举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6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丙酮、煤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会根据实例分辨溶质、溶剂、溶液。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05/17
05/27
06/5
06/20
“科学”总复习应知应会
序号
应知
应会
1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有六个基本要素(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会根据具体事例分析各步骤。
06/28
2
认识试管、烧杯、漏斗、锥形瓶、量筒、滴管等仪器,知道用途。
会正确使用量筒。
05/21
05/22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记录。
06/12
4
单位
测量工具
质量
克(g)、千克(kg)
天平
长度
厘米(cm)、米(m)
刻度尺
体积
厘米3(cm3)、毫升(ml)、升(l)
规则固体:刻度尺
不规则固体、液体:量筒
温度
摄氏度(℃)
温度计
时间
时(h)、分(min)、秒(s)
停表
重力
牛顿(N)
弹簧测力计
电流
安培(A)
电流表
电压
伏特(V)
电压表
①正确读数: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
31
燃烧的条件:燃料(可燃物)、氧气(助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灭火方法:覆盖(干粉、加盖)、浇水、移走燃料等。
能说出灭火方法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即灭火原理)。
05/3
06/16
32
呼吸作用在细胞内进行,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是一种缓慢的“燃烧”。
能证明呼吸前后气体成分的变化。
33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条件)将二氧化碳和水(原料)合成为有机物(产物),释放氧气(产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
知道相关的实验,了解主要实验步骤的原理。会看图并解释。
05/2
05/28
06/1
06/27
07/27
3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助于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保持相对平衡。
35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产生的废气。
43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电路两端有电压。闭合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路中要有电源。
能识别断路和闭合电路。
能识别电源(电池)、导线、开关、灯泡,及其符号。
44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回路,并联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回路。家用电路都是并联电路。
能区分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按要求画出电路图。
05/23
06/25
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所受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会通过图表,分析重力与质量(弹簧的伸长量、钩码数量)之间的关系。
05/9
05/29
06/6
07/7
65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其方向与施力的方向相反。
能列举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66
力总是成对出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06/4
07/13
14
气体粒子撞击容器内壁产生气压。
会证明大气有压强。
07/3
15
质量
体积
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用密度来区别不同的物质。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密度小的物体浮在密度大的物体之上。
会计算(简单的)密度。
会比较密度大小,判断不同物体混在一起时的浮沉关系。
23
能源按开发程度,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煤和石油是两种主要的常规能源,是生物燃料,它们储存化学能。
能源按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我们必须节约和善用能源,并积极开发新能源。
能列举使用燃料的安全措施。
能列举一些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会运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05/15
24
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地球水体总储量的1%。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07/26
16
空气受热时,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间隙增大,密度减小,热空气就上升。
会解释热气球升空的原因。
17
热胀冷缩:物体受热时,粒子振动加剧,粒子之间间隙增大,物体便会膨胀,反之便收缩。
能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双金属片恒温器(电熨斗、电饭煲等)。
05/20
06/19
18
能的形式:动能、势能、声能、热能、电能、光能、核能、化学能等。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能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07/11
53
人体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运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54
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且比例适中的饮食,称为均衡膳食。每个人所需的食物的量随着性别、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而不同。
55
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是肾脏。人体每天摄入水的量与排出尿液的量基本一致。
56
人具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知道相应的感觉器官。
05/8
06/4
07/4
57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遵循反射定律反射。
能列举光直线传播的实例。
58
眼是视觉器官。
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的主要结构:角膜(保护)——瞳孔(受虹膜控制放大或缩小)——晶状体(聚光,受睫状肌控制厚薄变化)——视网膜(成像)。
05/1
06/2
07/2
10
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同时,生殖系统也趋向成熟,女性会出现月经,男性会有梦遗现象。
05/13
06/14
11
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染病,是由HIV病毒破坏免疫系统引起的,正式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会分辨艾滋病传染的方式。
12
固体没有流动性,有固定的形状和固定的体积,几乎无法压缩。
②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③会看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最小测量值、最小一格)。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④科学测量要反复多次,求取平均值。
06/23
07/9
07/19
07/21
5
知道基本的实验安全操作要求,如酒精灯的使用。
06/11
07/23
6
生物间存在差异。
会比较不同生物的差异,会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差异。
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会根据实例分辨。
会列举一些常见的能的转化实例。
19
热从高温的地方转移到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热能的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会根据实例分辨热传递的形式。
05/5
20
固体中热传递的形式是传导;流体(液体、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形式是对流。
会检验悬浮微粒、微小生物、已溶解的物质是否存在。
能区分过滤法、蒸馏法的使用范围。
05/31/(2)
27
水的三态变化(《基本要求》P.34)。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为0℃,沸点为100℃。熔化和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会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05/31/(1)
06/3
06/22
07/5
28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通情况。加快蒸发的方法有:提高液体温度(加热)、增大液体表面积(展平)、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扇风)。
07/25
37
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辨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溶液酸碱性。
38
使用pH试纸不仅能检测溶液的酸碱性,而且能知道溶液酸碱度。pH小于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pH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酸雨不但使森林枯死,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使之减产和死亡,而且还会腐蚀建筑物及历史文物古迹等,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会判断降雨是否是酸雨。
能列举酸雨的危害和防治酸雨的方法。
06/17
42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实验后要对酸性和碱性废料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会比较不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39
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即原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原碱性溶液的碱性也会减弱,混合溶液趋向于中性。
知道生活、生产中的实例。
40
酸与部分金属反应释放氢气。酸与大理石反应释放二氧化碳。
会检验酸与金属、大理石反应时释放的气体。
41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霜、雹等)。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雨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07/22
45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的电路两端。
能从电路图中辨别电流表、电压表的位置和正、负接线柱。
会正确读数。
46
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会发热,这是电流的热效应。
熔丝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过大时,熔丝熔断,从而保护电器。
能列举电流热效应为人所用的实例。
07/15
47
知道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会看饼图★分析。
会列举节约用水的方法。
*上海是水质型缺水城市。
05/31/(3)
05/31/(4)
05/31/(5)
25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人体体重的70%),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6
天然水中含有悬浮微粒、微小生物、已溶解的物质等杂质,人们利用沉淀、过滤(除去悬浮微粒)、加氯消毒(除去微小生物)、蒸馏(除去已溶解的物质)的方法净化水。
能列举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实际应用。
67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
05/12
06/10
68
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化合物。金是单质。
能列举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矿物资源。
06/13
液体有流动性,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压缩极为困难。
气体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最容易压缩。
能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
13
“粒子模型”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会用“粒子模型”描绘物质三态的特征与结构。
05/14
电量公式:电量=电器的额定功率(千瓦)*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小时),单位:千瓦时(KW·h)。
能列举家庭用电的危险之举。
会根据电能表的读数计算用电量、电费。
05/4
06/31
48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电流的磁效应。
能列举电流磁效应为人所用的实例。
49
适当的食物、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才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05/18
06/7
61
噪声危害健康。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
62
疲劳、酒精和药物都会引起感觉敏感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体做出正常反应。
能解释酒后驾驶的危害。
63
力的作用效果(《基本要求》P.76)。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会根据实例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64
在地球上,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重力。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约为10)牛顿。
◆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07/10
29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会看饼图★。
30
氧气能助燃,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碳酸氢盐指示剂由红色变黄色。水蒸气可使蓝色的氯化钴试纸变成粉红色。
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07/16
会识图辨别主要结构。
06/8
59
形成近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太厚。佩带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会识图辨别近视。
能说出预防近视的方法。
05/19
06/8
6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必须依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与空气比较,声音较易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能用实例证明声音的产生。
辐射传热不需要介质,但有介质时也可以进行。
会解释现象,如“纸盒烧水”。
06/9
07/8
21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非金属(尤其是水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会列举应用热传递知识制造的生活用具。
22
动物依靠毛皮、毛发、羽毛(因储藏大量空气)、皮下脂肪等防止热的流失以保持体温。
会解释动物依靠毛皮、羽毛保暖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