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心理健康面试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心理健康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初中心理健康《独一无二的我》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我的手印
1.讲述规则
(1)请同学在白纸上印下自己的手印,并在手印下签名。

(2)手印要清楚,最好能看出纹理。

(3)与组内的每个同学进行比对,看看自己的手印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
师:你的手印与他人的有什么不同呢?有和你的手印一样的吗?
生:手印的大小、手纹等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手印。

师:从这些手印中,大家有什么发现呢?
生:每个人的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征。

3.教师小结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手印,就如世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正确认识自己是人生开始的第一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独一无二的我》。

(二)主题活动一:比一比
1.讲述规则
(1)每人在白纸上画一张自画像。

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任何形式的图画来代表自己,如人、植物、动物、风景、物体等,并写下自己外表与品德的优秀之处。

(2)以6名同学为一组围坐一圈,每一位同学将自己的画讲给别人听,向组员介绍自己的外表与品行的优点,并回答别人的疑问。

(3)大家依次将自己的画传递给右侧的同学,每一位同学在别人的画上添加其外表与品行的优秀之处,可以是画或留言。

(4)当每个人的画作绕了一圈又回到自己手中的时候,请大家认真阅读画上添加的内容,并询问小组同学其中的含义。

(5)各小组成员之间是相互比较一下彼此之间的异同之处。

2.交流讨论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自画像是什么?为什么用它作为你的自画像呢?
生1:我画的是向日葵,因为我与它一样阳光向上。

生2:我画的是芭比,因在喜欢它的优雅美丽,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优雅的人。

师: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与他人有哪些异同之处?
生1:与XXX相比,我们俩都比较阳光,但是他比较刚毅而我比较温和,他做事果断,而我亲和力强。

生2:与XXX相比,他善于分析问题,制定计划,但动手能力稍差,而我就是一个执行主义者,但是缺乏计划性。

师:通过这个活动,大家有哪些启发?
生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时候看似很相似的两个人,其实相差甚远。

生2:自己与他人可能会存在一些相似,但我仍是无人取代的。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些不同特征的组合成就了现在的你。

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学会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待它们,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

(三)主题活动二:出售烦恼
1.讲述规则
(1)用匿名的方式把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写在纸条上。

(2)写好后大家把纸条放到讲台上的求助箱里。

(3)请一位同学担当拍卖师,拍卖师从求助箱里抽出纸条,然后各组进行竞拍,拍卖的筹码就是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4)拍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2.交流讨论
烦恼一:不满意自己的身高
生1:多做拉伸运动,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

生2:调整心态,浓缩就是精华,接受现实,马云不高,但他一样可以成功。

烦恼二:不满意自己缺少意志力。

生1:给自己制定可实施的计划,并严格执行。

生2:多做一些可以锻炼毅力的事情,如参加马拉松等。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与闪光点,不必刻意地去模仿别人。

如果挺起胸膛,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只要我们能够扬长避短,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我就好了。

(四)总结升华
歌曲合唱《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天空开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两个主题活动?
【参考答案】
我设计这两个活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主题活动一是本课的重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树立自信心。

为了突出重点,我选择了自画像加比一比的方式来呈现此环节的教学。

通过自画像同学们对自己的外表及品行有了一定的自我反思,再加上其他同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从“我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我”两个角度来了解自己,再通过比一比的环节,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异同之处,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2)主题活动二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

为了突破难点,本环节我采用了游戏与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小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提出更加有效解决烦恼的方法。

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好克服不足的方法。

2.如何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参考答案】
无条件接纳自己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肯定自己的长处。

接纳自己、喜欢自己首先要充分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发展潜力,就算从目前看我们的身上不乏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接纳自己的缺点。

接纳自己既要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这样才是接纳一个完整的自我,因为一个人不会完美无缺,同时也不会一无是处。

不要对自己太苛刻,提出一些超过自己能力很多的目标,这样无疑是对自己的摧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自己的缺点,而是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短处。

(3)抛弃“假想的观众”。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性的发育成熟使大家越来越把注意力指向自己本身。

我们在心理上或脑子里存在着一群“假想观众”,觉得自己每天就像演员一样生活在舞台上,有无数双眼睛在监督自己,自己随时会受到别人的欣赏或批评。

事实上并非时时刻刻都有人在注视着你。

相反,正因为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的事情,所以都丧失了观察别人的兴趣和热情。

可见,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4)看到那个“心灵”的自己。

外貌,是父母给的,是天生的。

但是你的心灵完全可以由你自己来绘画,如果一个人拥有了美丽的心灵,同样可以产生一种魅力,放出吸引人的、耀眼的光彩。

初中心理健康《正确看待比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我和你
1.活动规则
请大家观看视频,这是我们班两位同学提前为大家录制的视频。

刘正阳和孟子豪从小在一个小区长大,父母是同事,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兴趣爱好相投,就成了好朋友。

正阳数学好,子豪遇到不会的问题经常想正阳请教;子豪英语好,正阳经常请子豪帮忙纠正发音;两个人平时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2.交流讨论
师:你如何看待刘正阳和孟子豪之间的比较?你在哪些方面和别人进行过比较?
生1: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比较是良性的,能共同成长。

生2:我经常和发小比成绩,每次他超过我,我就会很着急,下苦工复习。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与他人进行比较,有些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有些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当然,也有些比较会对我们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二)主题活动一:和别人比较什么
1.活动规则
志宇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某重点中学的。

他是班里的学霸,同学们都羡慕他学习好,可志宇并不快乐,让他难过的有两件事,一个是自己家境贫寒,穿衣打扮显得寒酸,另一个是觉得自己身材矮小,缺少男子汉气概。

2.交流讨论
师:志宇在和同学比什么?对于他比较的内容,你怎么看?
生1:志宇比较的是家境、身材这些外在条件,却没有看到内在品质。

生2:志宇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比较,自然就会自卑。

师: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或者你有过类似的想法吗?在比较的时候哪些内容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这时,心理是什么感受?哪些内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你会比较这些方面?
生3:我通常会跟他人的优势比较,当看到别人哪些方面做得好的时候,我就会想想自己能否做到。

生4:我有时候会比穿着,如果我和大家一样,我会觉得很舒服,不一样的话我会很不自在。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与他人比较,只是有时我们会表达出来,有时候放在心里。

在比较时,我们要注意多比较内在品质。

(三)主题活动二:关键是和自己比
1.活动规则
请大家续写这个故事。

思瑶和雅琪是好朋友,学习上也是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

这次期中考试她俩都进步了,但是雅琪比思瑶考得好。

试卷发下来之后……
2.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站在两位同学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你认为哪种想法对未来的发展和现在的情绪更好,为什么?
生1:认为自己取得了进步,这样的想法对自己更好。

师:想一想自己,与两年前的自己相比,你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生2:我更豁达了,视野开阔了。

3.教师小结
和自己比较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是更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和现在情绪的想法。

(四)总结升华
面对被比较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别人看到的并不是全面的自己。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能让自己不在被比较中迷失。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达成目标的?
【参考答案】
本课主要通过小组讨论和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与人比较,学会与自己比较,进一步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首先,通过热身活动唤起学生共鸣,继而提出主题。

其次,通过主题活动一,进行内容的细化,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具体列出比较内容,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比较中应更加注重内在品质。

再次,通过主题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与自己比较的益处。

最后,通过总结升华,进行回顾和总结。

2.学生存在攀比心理,请谈一谈青少年应该如何调节比。

【参考答案】
青少年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暗示、纵向比较和加强沟通来改变不良认知。

(1)自我调节是指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自我调节实现负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转化,从而建立正确的比较观念,摆脱压力的束缚,找到前进的动力。

(2)自我暗示是指通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

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如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多好之类的话。

(3)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
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

(4)最后要加强沟通,以消除不良的歪曲认知。

[初中心理健康《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阿米尔·汗的故事
1.讲述故事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自上映后,好评不断。

其中不得不提的当然要属阿米尔·汗在拍摄过程中的增肥与减肥的过程,这完全展现了一个演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这部电影中,首先他为电影增肥到190多斤,体脂高达37.6%。

拍完剧中胖子的戏之后,他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狂减54斤,体脂也减到了9.6%。

就这样他以完美的形象出演了年轻时的摔跤手。

在电影中,本来他可以先拍瘦的部分,再增肥,可是他说如果这样的话他就没有动力再减回来了。

对于很多想减肥的朋友来说,他的故事简直是太励志了。

2.交流讨论
师:听完这个故事,阿米尔·汗身上的什么精神让你最为感动?
生1:他身上的自我管理能力。

为这部电影,在短短的时间内,增肥,减肥。

激励自己,最终为我们拍出来了如此好的作品,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3.提出主题
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善于管理自己的人可以做到许多让人敬佩的事。

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二)主题活动一:个人展示栏
1.活动规则
请同学们以前后左右四人为一个小组。

每人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分别写出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

然后再10分钟内和组员进行分享,交流。

2.交流讨论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得出的结论?
生1:理想的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乐观的人。

而现实中的我有些时候,会被考试失败,和朋友吵架所困扰。

生2:理想的我,是可以克服自己的粗心大意,取的好的成绩。

而现实中的我,还是会时常犯这样的错误,成绩也只是一般。

3.教师小结
经过大家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已经找到了现实与理想之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这是我们要提高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对于自己要有明确的认识。

认识了自己以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呢?
(三)主题活动二:自我管理病历
1.活动规则
请同学们在组内,分别以医生和患者的身份,进行讨论,面对现在的自己,如何做才能达成理想中的自己?给出诊治的方案,填写病历。

10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进行分享。

2.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案?
组1:我们小组,给出的建议的是,患者需要自己树立起自己的目标。

比如,希望积极的同学,就要设立下一次面对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情的目标。

这样才能让行动有方向。

组2:我们小组给出的诊治是,患者给自己一个计划。

比如说,对于粗心的同学,首先。

首先,在做作业的时候,多检查几次。

接着,在考试的时候,要细心,耐心。

最后,在生活中,也要做备忘录。

3.教师小结
通过几组同学的分享,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设立目标以及制定计划的方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接着需要制定目标和计划。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最后,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写一篇自省日记。

看看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周,会有哪些变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思路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故事热身,主题活动一个人展示栏,主题活动二自我管理病例。

(1)故事热身,引出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2)主题活动一让同学们发现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我有哪些不同,激发学生管理自我,从而达到理想自我的愿望。

(3)主题活动二通过医生与患者的角色扮演,让同学们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并且做出计划。

(4)最后,在总结升华部分,布置自省日记的活动,进一步检验这节课的学习成果。

2.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
(1)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

(2)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

挫折情境能否构成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

(3)挫折反应,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

但是,有时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

(第二批)
初中心理健康《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2.内容
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无论走在哪里都受到大家的欢迎。

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请以《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为题,针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设计一堂完整的心理课,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人际交往的现状,清楚哪些交往品质是受人欢迎的,哪些交往品质是不受人欢迎的,同时找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

3.基本要求
(1)教学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明确;
(2)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3)设计活动,体现学科特色。

答辩题目
1.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同伴交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标准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说一说
1.讲述规则
如果老师想把手中的20元送给某位同学,你们谁想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接着说:“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呢?”我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

尔后拾起的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2.交流讨论
师:这20元无论老师把它揉了还是踩了,始终都不贬值,那么你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什么样的品质也像这20元一样永远受大家欢迎呢?
生1:善良、真诚、会换位思考。

生2:乐于助人、宽容、幽默、善于分享、亲和、友爱……
3.提出主题
大家说出了那么多受人欢迎的品质,那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主题活动一:测一测
1.讲述规则
为了使测试结果具有准确性,请务必快速、真实地选择。

老师和同学不看你的答题和分数情况。

如果选项里没有你要的答案,请选择最接近的。

最后统计分数值。

规则:肯定的答案“+1”分,否定的答案“-1”分,偶尔或不确定“0”分。

(1)你是否觉得朋友之间也要有秘密?
(2)你在朋友家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3)你是否经常被朋友占“便宜”?
(4)朋友说你很幽默?
(5)和朋友的交往中你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
(24)对于朋友取得的成就,你会真心祝福吗?
(25)你喜欢和人聊天吗?
测评分析:
得分在16-25分:说明你是个很受欢迎的人,在朋友的眼中,你善解人意,能很好地把握与朋友交往的距离,朋友很喜欢和你在一起,你与朋友之间相处融洽,继续保持,再接再厉吧! 得分在10-15分:说明你还需要加强修炼,多看一些关于社交技巧的书籍,总会对你有所帮助!
得分在10分以下:说明你当前人际关系处理得很“任性”,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不会太顾及朋友的感受,导致原本很要好的朋友也会产生隔阂,时常感觉到朋友不理解你,你也有与朋友相处时的孤单和焦虑感。

你需要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2.完成测试
3.交流讨论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你的一测试结果?看了你的测试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1:我的得分在20分,很开心我是个受欢迎的人。

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与朋友交往时不太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

生2:我的得分在12分,还需要修炼。

通过测试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缺乏幽默、不太善于与人聊天等。

生3:我的得分在9分,看来真的好好重新反思一下了。

4.教师小结
每个人的测试都不一样,受欢迎的同学老师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得分不高的同学也不要气馁,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该如何改进。

(三)主题活动二:论一论
1.讲述规则
丁丁做完作业去找人玩。

看到A和B在拍皮球,丁丁说:“两个小不点儿,我和你们一块玩吧?”A和B气呼呼的转过身不理他。

丁丁往前走,C和D两人正找一颗棋子,C请丁丁帮忙,丁丁头一仰:“我才不高兴呢!”这时D找到了棋子,C和D就继续下棋。

丁丁在边上看了一会儿,忍不住说:“能不能让我也下一盘?”C和D摇着头说:“我们不要和你玩!”丁丁走回教室,E、F在玩游戏棒,一把抢过游戏棒,叫:“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吧?”E、F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欢迎你!”丁丁只好没精打采地回到座位上,自言自语:“唉,怎么没有人和我玩呢?”
以心理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想一想,为什么丁丁想找朋友玩,别人都不理他?他的这个行为体现出哪些不良的交往品质呢?
(2)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样与ABCD这些同学交朋友呢?
(3)还有哪些不良的交往品质也是交朋友之大忌?
2.完成活动
3.交流讨论
师:想一想,为什么丁丁想找朋友玩,别人都不理他?他的这个行为体现出哪些不良的交往品质呢?
生:丁丁身上的不好的品质有瞧不起别人、不帮助别人、未经允许抢别人的东西。

师: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怎样与ABCD这些同学交朋友呢?
组1:对A、B两位同学的称呼不应该为“小不点儿”,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直接呼他们的名字最好。

组2:主动帮助C、D同学寻找棋子。

师:还有哪些不良的交往品质也是交朋友之大忌?
组3:不受欢迎的品质有自私、不老实、自高自大、粗鲁、邪恶。

组4:尖刻、多嘴多舌、目光短浅、贪婪、恶毒、冷酷、说谎……
4.教师小结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克服不良的交往品质,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四)总结升华
去对曾帮助过你的人轻轻说声“谢谢”,去和你曾经对他做过不受欢迎的事的同学拉拉手,悄悄说声“对不起”,好吗?
【板书设计】
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
受欢迎的品质:幽默、真诚、善良……
不受欢迎的品质:自私、自高自大、粗鲁……
【答辩题目解析】
1.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同伴交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
青年少年在与同伴交往中常见的交往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冲突
对于学生来说,人际冲突可能出现在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和亲子之间,其中,同伴冲突最为突出。

(2)不敢交往
有些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在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者在集体活动中更感到害怕,,严重的甚至导致社交恐惧症。

(3)不愿交往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自商自大,瞧不起别人;有的同学群体意识谈薄,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与事漠不关心。

(4)不善交往
有的学生缺乏交往的知识与技巧,在与同学交往时不注意沟通方式,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等,这些表现都有损于自身形象的塑造,影响了同学之间进步的交往。

(5)不懂交往
许多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追求往往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导致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并存,对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