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语是càn làn的阳光,炽烈而充沛;母语是生命的lián yī,温柔而美好;母语是àng rán的绿地,芬芳而宜人。
我们的母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它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结在我们心中(潜滋暗长|高歌猛进)。
保护、掌握并了解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 .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 .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_。
3 .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①人们常常认为财富是金钱、名誉、权利。
然而对人来说,真正有用的财富并不是那些物质,而是知识、经验……挫折虽是人人不愿得到的,但挫折却使人获得真知,性格坚韧,有丰富的经验。
挫折才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②挫折是成功的垫脚石。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遭遇了挫折,经历了错误,才能获得经验,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这样错一点,学一点,日积月累便能成功。
③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仅灯丝实验就进行了一千多次,终于发现钨丝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明亮,又不易烧断,并适合长期使用。
如此灯泡便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必备的照明工具。
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其间经历的挫折不可胜数,正是把一次次挫折当作垫脚石,他才有如此成就,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
④挫折是成才的催化剂。
英国有一位大科学家叫杰克·伦敦,他自幼家境贫寒,但依然雄心勃勃地想当大作家。
为了实现理想,他在中学补读一年,考上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最终因付不起学费而退学,可他没有放弃,他在家研读马克思、莎士比亚等名人的文章。
然后他试着自己写文章发给杂志社,作品被一次又一次地退了回来。
杰克-伦敦成才的欲望却变得愈来愈强烈,终于他的《雾都孤儿》问世了,他一举成名,并一发而不可收,名著累累,杰克·伦敦把挫折变为了成才的催化剂。
可见要成才,少不了挫折。
⑤挫折是意志的试金石。
如果没有惨遭“宫刑”、羞为人臣的痛苦,司马迁不会奋笔写成名垂千古的《史记》;如果没有遭受谗言、理想破灭的挫败,李白不会有“欲渡黄河冰赛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愁苦悲愤:如果没有两岁而孤、谪守邓州的遭遇,范仲淹不会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度胸襟.
⑥不怕挫折,面对挫折,积累挫折,让它成为你人生的一笔财富。
这样,你就能拥有一个充足的思想,成为一个真正充足的人!
4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 . 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6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7 . 第①段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伐木小调(节选)
迟子建
①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②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
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
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
③我很喜欢寻找杖杆,觉得这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森林中穿梭。
有的时候雪大,把树压弯了,我就以为找到杖杆了。
喊来父亲,一鉴定,居然还是棵正在生长的树,于是好不懊恼。
而有的时候寻着寻着,突然听见一阵笃笃笃的声音,类似敲门声,寻声一望,原来是只羽翼鲜艳的啄木鸟,正顿着头吃藏在树缝中的肥美虫子呢。
啄木鸟看上去就像别在树上的一只花卡子。
这时我就会联想起我带到山上来的食物。
它们在篝火下熟了几分?我喜欢用旧棉花裹上几个土豆,把它们带到山上。
父亲总会在我们放置着手推车的营地上划拉一堆树枝,点起一堆火,让我们能时常烤烤火。
我们把土豆埋在火堆下,篝火燃尽了,土豆也就熟了。
在寒风中吃这热气腾腾
的烤土豆,滋味实在美妙。
啄木鸟一吃虫子,我就觉得口水要流出来了,不想再找杖杆了。
④我最喜欢自己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
带上一把锯,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伐到水冬瓜。
伐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而发出喑哑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
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而又少。
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
我们喜欢把白桦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
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
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桦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让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⑤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
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
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
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
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
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
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⑥我曾因为给学校拉烧柴而冻伤了双脚。
那时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火炉,冬天的时候,值日生要充当烧炉工,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教室,把炉子生起来,等到八点钟同学来上课时,玻璃窗上的霜花就化了,教室也暖洋洋的了。
火炉吞吃的柴火,也大都由学生们自行解决。
劳动课时,班主任会带领学生上山拣烧柴。
我大约那天穿的棉乌拉有些潮,又赶上天冷,把脚给冻了。
回家后双脚肿胀,钻心地疼,下地走路都吃力。
躺在滚烫的火炕上养着冻疮,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啸声,看着父母一趟趟地进我的小屋嘘寒问暖的,心里觉得又委屈又幸福。
那冻疮最后虽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
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冻疮的创面就开始发痒,直到如今。
好像它们也如我一样,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8 . 童年进山伐木的生活,让我感到了无穷的乐趣。
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9 . “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
”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此句。
10 . 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在作者笔下是最壮美的景色,作者用深情的笔墨描述了它。
此段看似与文章没有紧密联系,细品之下却觉得韵味无穷。
请简要分析此段环境描写的用意?
11 . 童年时进山伐木的生活已经离作者远去,但直到如今,在作者心中,“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阅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的这份情感的理解。
三、句子默写
12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沿途它穿越紧密的光波,或停靠于云的海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望尧《太阳船》)
(3)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四、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②。
,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③且不华国平!”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
(节选《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
13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衣帛之妾/解衣欲睡
B.不闻以妾与马/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在昼犹昏
D.子为鲁上卿/为人谋而不忠乎
14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15 .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季文子有哪些“德”是值得称颂的。
五、诗歌鉴赏
16 . 古诗阅读
采桑子(其十)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①好,来拥朱轮②。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③,城郭人民。
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注释] ①西湖:此处指颖州西湖,风光秀美。
②朱轮:古制,太守所乘之车,以朱漆涂轮。
作者1049年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
③辽东鹤:词人22年后辞官如愿归居颖州。
词人感慨“平生为爱西湖好”,结合全词说说“好”在哪里?
六、综合性学习
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bǐnɡ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xiǎnɡ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敏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bǐnɡ(_____)赋苟日新(_____)坐xiǎnɡ(_____)其成
(2)“因循守旧”中,“循”的意思是______。
“眷顾”的意思是_____。
(3)根据文意,从“机敏”“机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空格处_____。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8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
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让我们感动不已。
快乐的,我们欢喜雀跃;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身难忘。
请以“感动”为题作文。
要求:⑴记叙文,不少于550字。
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⑶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课外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