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技术的简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子技术的简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1、什么是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基于固体物理、器件物理和电子学理论和方法,在半导体材料上实现微小型固体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一门技术。
其核心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相关技术。
微电子(Microelectronics)技术和集成电路(Intngrated Circuit,IC)是 20世纪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进步的体现。
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作为信息社会食粮的集成电路得到迅速发展。
国民经济信息化、传统产业改造、国家信息安全、民用电子和军用电子等领域的强烈需求,使微电子技术继续呈现高的增长势头。
未来若干年,微电子技术仍然是发展最活跃和技术增长最快的高新科技领域之一。
其中硅电子技术仍然是微电子技术的主题,至少20年内是这样的。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科学领域,带动了一系列相关高新科技的发展。
微电子与机械工程结合使微机电系统(MEMS)得到迅速发展;与光学工程的结合促使了微光学和集成光学的发展;与生物工程结合正导致生物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等等。
微电子期间的特征尺寸沿着微米、亚微米、深亚微米、超深亚微米到纳米的方向发展,正逐步进入微观(量子)态;IC系统已进入系统集成(SoC),汇聚传感、信息处理和驱动系统为一体的单个芯片降世发展方向。
SoC和单片的多功能化将是未来相当
长的时期微电子发展的方向和热点。
化合物半导体随着通信的发展,其需求将进一步发展。
宽禁带半导体是未来新的技术生长点。
总之,微电子技术将不断进步和发展。
2、微电子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影响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这在科学技术史上是空前的。
微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乃至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30年来,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微电子产业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近几年来的发展迅速更为迅速,并成为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
集成电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一切领域,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际上把VLSI技术称为“掌握世界的钥匙”,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世界,其产业规模和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集成电路的需求量一直呈大幅上升势头。
我国对集成电路的需求近几年来每年以20%的速度上升,国产集成电路只能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量依靠进口。
总之,在当前集成电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态势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实现大的发展,随着集成电路产业国际大转移的时机
到来,中国将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大国。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电路与系统设计人员在掌握微电子基本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与微电子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和研制。
希望能从IC设计开始,真正实现我国的IC产业腾
3、微电子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微电子器件,特别是集成电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信息的获取、放大、存储、处理、传输、转换和显示等,哪一样都离不开它,其应用渗透各行各业。
由于集成电路集成度和性价比不断提高,又反过来带动各类电子整机系统的快速更新换代,形成了军、民电子整机系统应用需求与微电子器件告诉发展互为驱动的局面。
事实证明,微电子技术对各种传统产业具有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与微电子技术结合,由集成电路芯片进行智能改造,都可以使传统产业焕发青春。
例如火电厂的锅炉给水泵送风机、引水机站电厂全部耗能的72%,而仅仅对全国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等电子技术进行改造,每年即可节电659亿度,相当于三个葛洲坝的发电量。
微电子技术在小型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导致了微机电系统(MEMS)的出现,引起了一场新的革命。
由于MEMS系统和器件具
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批量生产等众多优点,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制造除了微型加速度计、微型陀螺、各种传感器等多种类型的MEMS产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今的微电子器件品种成千上万,已进入市场广泛应用的重点类别及品种有:存储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砷化镓集成电路;微波功率器件;功率电子器件等。
【参考文献】
(1)毕克允微电子技术(第二版)——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灵(2)郝跃贾新章吴玉广微电子概论
(3)蒋燕燕微电子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徐铖晋 3100103919
工科实验班想(信息)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