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激动等。
6.知识缺乏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1)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 (2)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食物 (5)按时按量服药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 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体温可升高之 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 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 重着可发生呃逆。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 或不协调所导致。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 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劲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右 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就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3.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心率 不齐;心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部分病人在起 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亦有部分病 人在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哈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 裂所致;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下 降。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发作期间血压下降常见,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 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且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 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着则为休克表 现,一般多发生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 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2.症状
(1)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性质的部分与心绞痛相似, 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持续时间可达 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 放射而误诊为急腹症或因疼痛向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误诊为其他疾 病。少数病人无 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 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 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 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 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 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有出血的危险与溶栓治疗及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有关 (1)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 (2)各种医疗护理穿刺后延长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 (3)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大便情况,注意有无牙
龈及消化道出血情况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有便秘的危险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1)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2)及时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 (3)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便塞停,或者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4)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适当多喝水
临床表现
1.先兆 50%~81.2%的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 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 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 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或增高。及时处理先兆症状,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4)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右心室,发生率5%~20%。较大的室壁瘤体验 时可见左侧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局部有反常运动,心电图示 ST段持续抬高。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 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 能为机体坏死组织的过敏反应。
4.活动无耐力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1)急性期卧床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采取循环序渐进方式活动。 (2)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3)病情稳定无并发症,三天后可坐位休息等,逐步增加活动量。
5.潜在并发症与心力衰竭有关 (1)严密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 (2)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 (3)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 (4)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报餐、用力排便、情绪排便、
(4)心律失常:大部分病人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h内 最多见。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频发 (每分钟5次以上)、多源、成对出现、短阵室速或呈R on T现象的室性 期前收缩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 前的主要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则易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4.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 成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轻者可以恢复,重者可严重损害左心功能致使发生急性 肺水肿,在数天内死亡。
(2)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偶有室间隔破裂。
(3)栓塞:发生率1%~6%,见于起病后1~2周,如为右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则 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由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则产生肺动脉栓塞。
护理措施
1.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与心肌缺血低氧有关 (1)饮食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低盐低脂饮食。 (2)给氧:低氧量吸氧2L/分 (3)心理护理:护士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向病人讲明病情变化都在医护
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抢救。 (4)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
6.知识缺乏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1)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 (2)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食物 (5)按时按量服药
(2)全身症状: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 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体温可升高之 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1周。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 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 重着可发生呃逆。
(6)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为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 或不协调所导致。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重者可 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劲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表现。右 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就出现右心衰竭表现,伴血压下降。
3.体征
心脏浊音界可正常或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也可减慢,心率 不齐;心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部分病人在起 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亦有部分病 人在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或哈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 裂所致;除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下 降。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发作期间血压下降常见,但未必是休克,如疼痛 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且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 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少、神志迟钝,甚至晕厥着则为休克表 现,一般多发生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主要为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 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2.症状
(1)疼痛:为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疼痛的性质的部分与心绞痛相似, 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持续时间可达 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 放射而误诊为急腹症或因疼痛向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误诊为其他疾 病。少数病人无 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 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 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 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 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 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有出血的危险与溶栓治疗及低分子肝素钠使用有关 (1)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 (2)各种医疗护理穿刺后延长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 (3)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大便情况,注意有无牙
龈及消化道出血情况 (4)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有便秘的危险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1)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2)及时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 (3)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便塞停,或者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4)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适当多喝水
临床表现
1.先兆 50%~81.2%的病人在发病前数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 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 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时间长,硝酸甘 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 倒置或增高。及时处理先兆症状,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4)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右心室,发生率5%~20%。较大的室壁瘤体验 时可见左侧心界扩大,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室局部有反常运动,心电图示 ST段持续抬高。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 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 能为机体坏死组织的过敏反应。
4.活动无耐力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1)急性期卧床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采取循环序渐进方式活动。 (2)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3)病情稳定无并发症,三天后可坐位休息等,逐步增加活动量。
5.潜在并发症与心力衰竭有关 (1)严密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 (2)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 (3)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 (4)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报餐、用力排便、情绪排便、
(4)心律失常:大部分病人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h内 最多见。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如频发 (每分钟5次以上)、多源、成对出现、短阵室速或呈R on T现象的室性 期前收缩常为心室颤动的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 前的主要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则易 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
4.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 成二尖瓣脱垂及关闭不全。轻者可以恢复,重者可严重损害左心功能致使发生急性 肺水肿,在数天内死亡。
(2)心脏破裂:少见,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偶有室间隔破裂。
(3)栓塞:发生率1%~6%,见于起病后1~2周,如为右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则 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由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致,则产生肺动脉栓塞。
护理措施
1.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与心肌缺血低氧有关 (1)饮食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低盐低脂饮食。 (2)给氧:低氧量吸氧2L/分 (3)心理护理:护士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向病人讲明病情变化都在医护
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抢救。 (4)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