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训练:透镜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某凸透镜焦距是10 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 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 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2.[2019·河南]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1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关于如图3所示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5.[2019·宜昌]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4所示。

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图4
A. 平面镜
B.三棱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6.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照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7.[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 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 cm
B.7 cm
C.10 cm
D.16 cm
8.[2019·黔三州]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B.镜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C.人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9.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5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图,应戴
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图5
10.[2019·嘉兴]如图6所示,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镜。

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选填“靠近”或“远离”)矿泉水瓶。

图6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1.请在图7中画出通过透镜前后的光线。

甲乙
图7
12.如图8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

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图8
13.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9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
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图9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 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10所示。

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 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图10
14.如图11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图11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C
7.C
8.C
9.甲凹
10.凸透靠近
11.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
13.(1)凹靠近
(2)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眼的晶状体更凸(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或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强,或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
(3)薄
14.(1)较暗(2)主光轴
(3)缩小照相机
(4)不能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则光屏的位置应在110 cm的右侧,光具座的长度不够,所以无法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