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溪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溪水》
二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1
教学主题:阅读课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班级:二班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懂得爱护大自然、喜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漂亮。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布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育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本课在整个学问体系中还处于解决幼小连接,培育同学对学习的爱好阶段。

同时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识字和阅读目标,在整个学问体系中还处于奠基阶段。

三、同学分析:
在本阶段,同学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学已经初步把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爱好。

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爱好,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爱好。

四、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引领同学走进童话世界。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悟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重视同学自主识字。

[教具预备]
课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坏后的大自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同学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

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

谁会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沟通:开火车读(师边听边订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同学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熟悉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同学在小组沟通自己把握的状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沟通。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沟通,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

让同学观看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示范,指导同学书写。

(2)同学范写生字"俩、读、沿、朝"。

引导同学在己熟悉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同学书写,相互观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其次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检查记字状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沟通)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争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依据同学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假如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

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爱护大自然、喜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其次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质疑并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爱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体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同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新学问。

2、本课在设计上注意听说读写力量的综合培育,让同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对一些课文的重点能够有侧重的落实,像学习生字以及生字的书写等重点环节落实交好。

4、但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落实还有不到之处,如对环保还可以适当引申,让同学能多了解和学习一些环保学问,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应当怎样做好环境爱护,怎样把课文的学问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2
一、教学课题
二班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8课《清清的溪水》。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训练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里有11个自然段落,分为“溪水变黄——-变黄的缘由——-溪水变清”三部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受到污染,变浑,要使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三、教学目标
1、熟悉“比、赛、负”等14个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自己观看图画,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4、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溪水由清变浑,想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具预备
大象、棕熊和白兔的头饰、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及奖品。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熟悉了几位好伴侣,今日,他们来找我们了。

(出示大屏幕,播放歌曲)
2、他们是谁呀?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同学读题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词语。

1、师范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可以分多少个自然段?
2、同学反馈。

3、同学认读生字、词语(师出示卡片)
4、同学自由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同学反馈。

(三)以读为主,综合学习
1、指名读课文1—3自然段,想想:小兔在上游观察了什么?
2、看图反馈问题(师出示挂图)
3、下了一场雨后,清清的溪水突然变成浑浑的(师板书:清清的-→浑浑的)在“突然”下面点圆点。

4、指导读课文1—3自然段,“突然”读重些。

5、看到这情景后,小兔与大象、棕熊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请同学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4-8自然段,想想:小兔的心情怎么样?
6、读完同学反馈(生气)
7、从哪些词看出小兔很生气?找到后在字的下面点圆点。

8、(出示小兔、大象、棕熊图)小兔说“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掉了小溪!”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
9、同学反馈,师小结。

10、指导分角色朗读4-8自然段。

老师读旁白,女生读小兔的话,男生读大象、棕熊的话。

11、大象和棕熊信任了没有?它们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9自然段。

12、读完同学反馈。

13、齐读第9自然段。

14、现在,它们知道自己错了、该怎么表现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呢?谁情愿读第10自然段。

15、同学看图说出它们是怎么表现的。

16、齐读最终一自然段、在“又”字下点圆点,思索:溪水为什么又变清了呢?
17、同学反馈(师板书:清清的)
(四)表演课本剧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长
1、小动物们重新栽好了树,我们学校生该如何爱护小树呢?
2、同学自由发言
3、学完了课文,你最喜爱课文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4、同学自由发言
5、师总结:是啊,我们应当自觉行动、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见到有人破坏环境,要准时制止,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使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河水更清,使我们家园更加漂亮!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画一幅环保的图画。

二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3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育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力量。

3、培育同学的环境爱护意识,树立爱护树林、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育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力量。

教学难点:
1、培育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力量。

2、培育同学的环境爱护意识,树立爱护树林、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预备: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连续学习《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对生字词的.把握状况。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2、回忆一下,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好,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清清的溪水始终都是清清的吗?它有哪些变化?
(先是清清的,后来是浑浑的、变黄了,最终又恢复了清清的。


板书:清清的——浑浑的、变黄了——清清的
2、溪水为什么突然变黄了?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指名读其次——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溪水为什么会变黄?
(由于大象和野猪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树林里的树都快拔光了。

没有了树林,土壤便会流失,一下雨,四周的黄土就被冲到小溪里,小溪的水就会变黄、变浑了。


师: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全国上下都会进行植树活动,由于树木可以防止土地流失、保持水土平衡,还可以美化环境,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不能破坏环境。

2、溪水后来怎么又变清了呢?(由于大象和棕熊知错能改,它们又重新把一棵棵树栽好。


3、在日常生活中,假如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办?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查找的有关资料说一说:
如:清理水中的泥沙;
在水边种植树木,植树造林;
进行治理,并建立爱护区;
加强宣扬的力度,号召全部的人都自觉维护我们四周的环境;
在水中饲养动物,关心清理污水,同时改善溪水的环境质量。

……)
4、指导朗读。

师:接下来,咱们来看一下应当怎样更好地把课文读好,尤其是小白兔、大象、棕熊的对话,大家争论一下,应当怎样更好地读出感情,读出语气。

(1)自由读,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

(2)指名读,大家评一评谁读得好。

(3)全班读一读,感受一下。

5、分角色朗读全文。

6、带着头饰,表演课文。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其次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又(凉)又(甜)又()又()又()又()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老师小结: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毁掉了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

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校生大家要增加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爱护我们的家园。

记住一句话: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六、布置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把本课所学到的内容告知身边的人,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宣扬员。

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上能体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同学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新学问。

2、本课在设计上注意听说读写力量的综合培育,让同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对一些课文的重点能够有侧重的落实,像学习生字以及生字的书写等重点环节落实交好。

4、但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落实还有不到之处,如对环保还可以适当引申,让同学能多了解和学习一些环保学问,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应当怎样做好环境爱护,怎样把课文的学问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班级上册语文教案《清清的溪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