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第1章 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中图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如对长沙(113°E 28°N)进行垂直钻探穿过地心到达地球的另一面判断到达点的位置是()
A. 另一点为113°W 28°N
B. 另一点为67°W 28°N
C. 另一点为67°W 28°S
D. 另一点为东半球
【答案】C
【解析】这个点和长沙的经纬度形成对跖点纬度数值相同南北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相反这个经纬度应该在南美洲大陆
故选C
2.关于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A
3.(1)全部都是纬线的一组是()
3.(2)划分南、北半球的字母是()
A. a, b, c
B. a, D, E
C. D, E, F
D. c, E, F
【答案】A
【解析】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读图可得 abc都是纬线 DEF都是经线故A正确
【答案】C
【解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circ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图中b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依据题意
4.海拔10米的平原、600米的丘陵、5000米的山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一般采用的颜色分别是()
A. 草绿色、淡黄色、深褐色
B. 淡黄色、深褐色、草绿色
C. 淡黄色、草绿色、深褐色
D. 深褐色、草绿色、淡黄色
【答案】A
【解析】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湖泊草绿色表示平原淡黄色表示丘陵深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
故选 A.
5.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 所有纬线都是一个圆圈
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答案】A
【解析】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纬线的长度不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故选A
6.(1)俗话说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画面你能想象出地球的全貌应该是()
6.(2)以下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①地表海洋深度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④陆地平均海拔⑤地表海陆比例⑥地球赤道周长
A. 圆形
B. 球体
C. 不规则形状
D. 弧形
【答案】B
【解析】如图是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透过太空舱的舷窗拍摄的地球一角画面仔细观察画面能想象出地球的全貌应该是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答案】B
【解析】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⑥地球赤道周长能够描述地球的大小故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B
7.(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7.(2)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旅行活动甲乙之间虚线是行进路线关于学生的行进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7.(3)该地计划修建一水库你认为最佳的坝址应选在()
A. 100米
B. 250米
C. 200米
D. 350米
【答案】B
【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高度为大于100米小于200米乙地大于200米小于3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差范围是大于100米小于300米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差可能是250米
故选B
【答案】B
【解析】(2)线下部稀疏上部密集视野通透凸坡等高线下部密集上部稀疏视野受阻不通透①处和学校之间是凸坡视线不通透不能远眺学校美景 A不符合题意
②处西侧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所以在②处欣赏峡谷雄姿 B正确
乙处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不可能形成河流所以在乙地不能感受飞流直下 C不符合题意
根据指向标可知该路线方向为东北——西南向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答案】D
【解析】(3)A、①处为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不能修建水库不符合题意
B、②处虽然位于峡谷处没有河流不能修建水库不符合题意
C、乙处位于山的缓坡没有河流不能修建水库不符合题意
D、丙处位于峡谷处且有河流流经符合修建水库的条件故正确
故选D
8.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图例A表示的是铁路图例B表示的是河流图例C表示的是山峰图例D表示的是首都.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9.人们习惯上用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20^circ W, 160^circ E
【解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circ W和160^\circ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0.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________
【答案】球体
【解析】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1.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丁 ________
【答案】times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流读图分析可知甲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乙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丙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丁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依据题意
12.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 平均半径约________
【答案】5.1亿平方千米, 6371千米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3.(1)写出图中的名称________
13.(2)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ef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g表示的地形
________ 在ef、cd地形中爬山往往选择________ 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
13.(3)e点的海拔是________米乙山比甲山高________米
【答案】(1)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解析】(1)由图可知该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示意图
【答案】(2)鞍部, 山谷, 陡崖, cd, ef
【解析】(2)图中a位于两个山顶的中间为鞍部 ef所在的等高线向高凸为山谷处 g所在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处 ef和cd对比
ef等高线更稀疏坡度较缓爬山更容易同时ef为山谷处易形成河流 cd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爬山较困难且等高
线向低凸为山脊没有河流发育
【答案】(3)800米, 170米
【解析】(3)e点所在的等高线为800米因此其海拔高度为800米甲山的海拔高度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高度是1320米则乙山比
甲山高170米
14.(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
14.(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14.(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处
14.(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_
14.(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其地形类型为________
【答案】(1)方向, 图例和注记
【解析】(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答案】(2)山顶, 山脊, 陡崖
【解析】(2)图中字母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D处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答案】(3)B
【解析】(3)BC两处中 B处比C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答案】(4)自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4)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①②之间的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答案】(5)丘陵
【解析】(5)该图所示地区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且海拔不足500米为丘陵
15.(1)山峰A海拔的范围是________
15.(2)B地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
15.(3)请在坐标图中作出C、D间的地形剖面图
15.(4)在一次野外实践活动中有两位同学走散了分别位于图中C、D 处两位同学能否看见对方?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00~600米
【解析】(1)根据图示图中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米紧靠山峰A那条等高线的海拔应为500米故山峰A海拔的范围是大于500米小于600米
【答案】(2)鞍部
【解析】(2)根据图示 B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应该为鞍部
【答案】(3)如图
【解析】(3)根据图示作图找到C、D两点及经过的地方所在等高线的海拔对应在下图标出各点再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答案】(4)不能, C、D两处之间是山脊阻挡了视线
【解析】(4)在一次野外实践活动中有两位同学走散了分别位于图中C、D 处根据图示位置两位同学不能看见对方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
16.(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 图中比例尺用数字式可表示为 ________
16.(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16.(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处
16.(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________
16.(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其地形类型为________(山地、丘陵)
【答案】(1)方向, 图例和注记, 1:50000
【解析】(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图中比例尺用数字式可表示为 1:50000
【答案】(2)山顶, 山脊, 陡崖
【解析】(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故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 A是山顶 C是山脊 D是陡崖
【答案】(3)B
【解析】(3)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B处
【答案】(4)自西北向东南流
【解析】(4)根据图中等高线及干流位置可判断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答案】(5)丘陵
【解析】(5)根据五种地形特征可知其地形类型为丘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