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建议及教学过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学建议及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建议】
1.采用多感官教学法,如:
视觉:展示字形
听觉:朗读字音
触觉:描摹笔画
2.运用联想记忆法,如:
"日"+"月"="明"
"田"字像农田的形状
3.设计趣味性活动:
猜字游戏
拼音卡片配对
4.注重生活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日"、"月"等
5.强化练习与应用:
反复书写练习
简单造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板书"明"字
师:(板书"明"字)小朋友们,看看这个字,你们觉得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可能会有些犹豫)
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这个字左面是什么?右面又是什么?
生:左面像太阳。

生:又面像月亮。

师:太棒了!那么太阳和月亮在一起,会让我们想到什么?
生:很亮!
师:对极了!"明"字就是有太阳,有月亮,很光明的意思。

2.添加板书"日、月"
师:(在"明"字旁边分别写上"日"和"月")现在黑板上总共有几个字?
生:(齐声)三个字!
师:没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个字。

生:(齐读)日、月、明。

3.观察字形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日"和"月"单独写的时候比较胖,但是在"明"字里面就变瘦了。

这就像我们变魔术一样,神奇吧?
4.展示图片
师:(展示"日月同辉"的图片)看,这就是日月同辉的景象。

我们的汉字真有趣,合起来是一个字,分开来又是两个字。

这不就是在变魔术吗?
5.深入理解
a.引导联想
师:小朋友们,当你们看到太阳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生:很亮!
生:很热!
师:那看到月亮呢?
生:晚上。

生:凉快。

师:太好了!所以"日"和"月"在一起,就代表了白天和黑夜,是不是很神奇?
b.趣味记忆
师:我们来玩个游戏。

当我说"日",你们就做出太阳的样子;当我说"月",你们就做出月亮的样子;当我说"明",你们就把双手举高,表示很明亮。

准备好了吗?
(进行游戏活动)
c.生活联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明"字呢?
生:明天。

生:明白。

师:说得太好了!看来大家已经知道很多带"明"字的词语了。

6.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月"、"明"这三个字。

它们不仅教会了我们新的汉字,还告诉我们汉字的奥秘。

记住了,"日"和"月"在一起,就会变得很"明"亮。

希望大家的心里也总是充满阳光,像"明"字一样明亮!
二、学习课文(前4行)
(一)朗读与观察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短文的前四行。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读得真棒!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请大家仔细看看,找一找像"明"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组合而成的汉字,用笔圈起来。

(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圈画)
师:好,时间到!谁来告诉老师,你找到了哪些字?
生:我找到了"明"。

生:还有"男"。

师:太好了!还有吗?
生:(可能会有些犹豫)
师: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

看,这里还有"尖"、"尘"、"从"、"众"、"林"、"森"。

师:让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字?
生:(齐数)1、2、3...8个!
师:没错,一共有8个由两个或以上汉字组合而成的字。

真厉害!
(二)深入学习第一行"日月明,田力男"
(1)复习"日月明"
师:我们刚才学过"日月明",谁还记得"明"字是怎么组成的?
生:日加月就是明。

师:对极了!现在我们来给"明"字组词,看谁能想到更多。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明天、明白、明亮、明日、明月、光明、明星...
(2)学习"男"字
师:(板书"男"字)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个"男"字,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上面是"田"。

生:下面是"力"。

师:太棒了!"男"字就是"田"和"力"组成的。

现在我们也来给"男"字组词。

生:男人、男生、男孩、男女、男丁、男神...
师:说得真好!现在,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觉得我们班的男同学有什么特点呢?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做出举重的动作来引导)生:力气大!
生:喜欢运动。

生:调皮。

师:没错!特别是力气大这一点,在古代可重要啦。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展示古代耕田图片)
师:看,这就是古代的男子在田里干活的样子。

古人造"男"字的时候,就是画了一个在田里干活的人。

所以"男"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力",表示在田里要用很大的力气干活。

3.书写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书写"力"和"男"这两个字。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着练习)
师:写得真棒!记住了,"力"字就像一个人在使劲的样子,"男"字就是一个有力气的人在田里干活。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汉字,特别是"明"和"男"这两个字。

它们告诉我们,汉字就像一幅幅小画,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

希望大家以后看到这些字,都能想起今天学到的知识哦!
(三)学习第二行"小大尖,小土尘"
1.朗读与识字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行。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读得真棒!这一行里,我们要重点认识哪两个字呢?
生:尖。

生:尘。

师:没错!(板书"尖"和"尘")
2.辨析"尖"和"尘"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
(给学生一些时间观察)
师:谁能告诉我,怎么区分"尖"和"尘"呢?
生:(可能会有些犹豫)
师:没关系,我来帮你们一起看。

"尖"字下面是"大","尘"字下面是"土"。

我们一起记一记:下面大的是尖,下面土的是尘。

3.深入理解"尖"和"尘"
师:(画一个尖尖的图形)看,这就是"尖"的样子。

上小小下大大,就是尖尖的。

谁能想到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尖尖的?
生:铅笔尖。

生:山尖。

师:说得太好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尘"字。

(展示三只小鹿的图画)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幅画和"尘"字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会感到疑惑)
师:我来告诉你们一个有趣的秘密。

很久很久以前,"尘"字的本意就是小鹿奔跑时扬起的灰尘。

你们看,三只小鹿你追我赶,脚下扬起了尘土。

后来人们觉得这样写太复杂了,就慢慢简化,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尘"字。

4.观察微观世界
师:(展示显微镜下尘埃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平常看到的灰尘都是很小的,对不对?但是在显微镜下,灰尘都是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有的甚至长得有点像小虫子呢!
5.组词练习
师:现在我们来给"尖"和"尘"组词,看谁能想到更多。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尖叫。

生:笔尖。

生:尘土。

生:灰尘。

师:太棒了!还有吗?
(引导学生想到更多词语,如:尖角、鼻尖、刀尖、尘埃、微尘等)
6.书写练习"土"字
师:最后,我们来学习书写"土"这个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土"字的笔顺。

(演示笔顺)
(2)现在,大家看黑板,"土"字应该占格子的哪些位置呢?(指导位置)
(3)写字的时候,我们要坐得端正,拿笔的姿势要正确。

(示范正确姿势)
好,现在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认真写一写"土"字。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尖"和"尘"这两个有趣的字。

"尖"让我们想到了很多尖尖的东西,"尘"则告诉我们汉字的演变历史。

希望大家以后看到这些字,都能想起今天学到的知识哦!
(四)学习第三行"二人从,三人众"
1.朗读与图像识字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行。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两幅有趣的图画,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它们代表什么字。

(展示第一幅图: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路)
师:看,这幅图里有什么?
生:两个人。

生:他们在走路。

师:没错!这两个人是怎么走的?
生: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

师:太棒了!这个字就是"从"。

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就是"从"。

(展示第二幅图:三个人在阳光下劳动)
师:再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有很多人。

生:他们在干活。

师:对,图中有三个人在阳光下一起劳动。

这个字就是"众"。

三个人在一起,就成了"众"。

2.深入理解"从"和"众"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两个人就是"从",三个人就是"众"吗?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
师:在古人看来,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走,就是"从"。

比如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走,就是"从"。

而当有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人多了,所以叫"众"。

3.生活中的"从"和"众"
师:让我们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会看到"从"的情况?
生:排队的时候。

生:跟着妈妈去超市。

师:说得太好了!那"众"呢?在哪里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一起?
生:操场上。

生:电影院里。

师:真棒!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4.组词练习
师:现在我们来给"从"和"众"组词,看谁能想到更多。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板书学生的答案)
生:跟从。

生:从来。

(如果学生想不出更多,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师:还有谁记得"从"字还可以组什么词?比如"从...开始"怎么说?
生:从今开始。

师:对极了!那"众"字呢?
生:群众。

生:观众。

师:太棒了!还有吗?
(引导学生想到更多词语,如:从容、顺从、从事、众多等)
5.趣味记忆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

当我说"从"的时候,你们两个人一组站好;当我说"众"的时候,你们三个人一组站好。

准备好了吗?
(进行几轮游戏,加深学生对"从"和"众"的印象)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从"和"众"这两个有趣的字。

"从"让我们想到了跟随,"众"让我们想到了很多人在一起。

希望大家以后看到这些字,都能想起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玩的游戏哦!
(五)学习第四行"双木林,三木森"
1.朗读与图像识字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四行。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师:读得真棒!现在,老师要给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

(展示大森林图片)
师:看,这是什么地方?
生:森林。

生:大树林。

师:对,这就是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的树多不多?
生齐:很多!
2.理解"林"和"森"
师:没错,森林里的树木非常多。

可是你们看,"林"字只有两个木,"森"字只有三个木,为什么呢?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
师:让老师来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

在古人的眼中,两棵树就已经很多了,所以叫"林"。

三棵树就更多了,所以叫"森"。

师:还记得我们刚才学的"众"字吗?"众"也是三个人。

在古人看来,三就代表很多很多。

3.深入探讨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想到哪些地方有很多树木吗?
生:公园。

生:山上。

师:说得好!那么,一棵树、两棵树,和很多很多树,我们
该怎么区分呢?
生:(可能会有些困惑)
师:让我来帮你们理解。

一棵树就是"木",两棵树长在一起就成了小树林,我们叫"林"。

当树木多得数不清了,就成了"森"。

所以我们说,树木很多就是"林",多到极致、多到顶就是"森"。

三、汉字的奥秘——讲读后两句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汉字真是太有趣了!它们就像一幅幅小画,讲述着有趣的故事。

我们要好好理解它们,千万不要写错哦。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为什么"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黄土怎么会变成金呢?
(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和讨论)
师:这里面藏着一个大秘密。

让我们一起来解开它!
(板书"金"字)
师:看,这个"金"字的上面像不像一个小屋顶?
生:像!
师:没错,这个小屋顶表示覆盖。

下面是什么呀?
生:土。

师:对,是"土"。

那么下面这两个小点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师:这两个小点表示火焰在燃烧。

原来,古人发现了特殊的土,就用火来炼它,最后就得到了金属。

师:但是,开采矿石、搬运、搭建炉子、冶炼,这些工作一个人能完成吗?
生:不能。

师:对,需要很多人一起合作。

所以我们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书写练习
师:最后,让我们来学习书写"木"和"心"这两个字。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注意笔顺和字形)
总结回顾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有趣的汉字,它们就像一个个小故事。

记住了,"林"是两棵树,"森"是三棵树;"众"是三个人。

我们的汉字里藏着许多秘密,希望大家以后能慢慢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