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朗读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日出》(教科版四年级下)朗读指导《海上日出》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朗读这样的文学作品,重点是绘景绘色,使人听了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形象感受,而加强形象感受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情景再现"。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要求朗读者不仅要在头脑中浮现出语言文字描绘的客观形象,而且还要进入到作品描绘的特定情境、场景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要把作品中描写的一切都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进行设身处地的感受。

课文的第一句“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是课文的题意,要读得慢一些,向听者交代清楚。

接着,作者描写了周围的环境:茫茫的海上,万籁俱寂,旅客们还在梦乡之中,这时只有作者一人在凭栏远眺。

伴随船的行进,传来有节奏的机器声,更衬托出环境的“静”。

读这一句时,音量不能太强,要柔和,“机器的声音”几个字不要特别强调,否则会使人联想到嘈杂的机器声,这样会破坏了清晨宁静的气氛。

第二自然段,着重描绘日出前天空的光和色的变化。

描写色彩的词语要适当强调,但强调的方法不应相同:“浅蓝”“很浅很浅”要重音轻读,“红霞”声音可大些。

开始,这些色彩的变化是“转眼间”,读时节奏要快些,表现出景象的瞬息万变。

而“红霞”是“慢慢扩大”,节奏就要相对慢一些,形容出红光是逐渐展现的。

最后一句,重音要放在“太阳”“升”“目不转睛”上,但强调的方法不应相同。

这样才能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急切等待日出的神态和心情。

第三自然段描写太阳初升时的情景。

“果然”的后面稍顿,以喜悦的语调接着读下文。

“小半边脸”稍重,“红是红得很”“没有亮光”语气加重,显示太阳刚露头时的形象、色彩。

再语速转慢读下文,其中“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升”,声音稍拖长,并适当强调,体现太阳冉冉上升的情态。

“它终于冲破
..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语调升高,语速加快,重读“冲破”“跳”体现太阳的强大力量,给人以振奋之感;“颜色真红得可爱”,语速减慢,语调降低,语气中饱含赞美。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节奏加快,重读“亮光”,以和前文“却没有亮光”相照应,“云”“光彩”重读,语气也应是赞美的。

第四自然段描写云层不厚时的情景。

“透过云缝”后稍顿,突出“直射”,以显示太阳的威力。

“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一方面突出“水”“天”,同时两个分句连读,体现水天相连的壮丽图景。

“灿烂的亮光”语调升高,抒发热烈的情感。

第五自然段描写云层很厚,太阳透过黑云放射光芒的情景。

“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语调稍压低,给人以压抑感。

接下去,语气一转,重读“金边”,语调渐次升高,声音由抑到扬,“太阳”“云”“海水”“自己”突出强调,语气中流露出兴奋、喜悦之情。

最后一个自然段虽只有一句,却要读得意味深长,语调不要过于上扬。

“这”后面稍顿,“伟大”重读,“奇观”二字要读得沉稳、饱满、有力,“么”字短促,落在中度音上,给人以回味。

参考文献:
①石佩雯:《小学朗读示范与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②陆澄照:《〈海上的日出〉的朗读指要》(《汉语拼音小报》1999年11月10日第820号第3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