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作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干预对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对药学干预在合理应用降血脂药物中的干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以回顾性形
式对我院以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用药指导方式的
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每组人数为68例,并对两组患者经指导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以不用方法进行用药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8.82%)与对照组患者(27.94%)相比明显较低,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服用降血脂药物的患者而言,实施药学干
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对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
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
前言
降血脂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改善人体脂质异常的一种常见药物,在降低血脂的临床治疗工作中
具有着重要的用药价值。
但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以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用
药方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直接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造成关键影响。
在用药方法缺乏合理
性的情况下,不仅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引起患者的耐药性出现进一步增长,甚至引发相应的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的降低,便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对药学干预在促进降血脂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干
预作用进行探究,本文特对此做出了研究,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为时间范围,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此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并
实施药学干预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以相同方式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诊治并实施
常规用药指导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所有患者均以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
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36:32;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75±3.67)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35:33;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为(48.84±3.53)岁。
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不存
在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指导。
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将所有药物的服用频率、服用方式、服用剂
量等相关用药方法向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并嘱咐患者按时、按量进行合理用药。
观察组:实施药学干预。
在对照组患者的指导基础上,另外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具
体步骤如下:(1)健康宣教。
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对于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在一定程度
上决定其用药方式的合理性。
因此,首先,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解不同药物的实际药理
作用,并告知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由此实现患者配合指导工作的依从性;其次,医务人
员应向患者讲解不同药物结合使用的禁忌,使患者了解到盲目用药的风险性,避免患者因药
物搭配服用错误造成相关不良反应的产生;最后,医务人员可向患者讲述关于在合理用药的
影响下病情得以控制的正面案例,使患者从根本上建立起对医务人员、治疗工作的信任,并
以积极的态度配合用药指导工作。
(2)处方管理。
除了从患者的角度着手之外,如何对开
药医师的处方开具工作进行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应当对负责开具药方的医师进行
定期的专业技能知识强化培训,进一步降低处方开具错误的风险;其次,医师开出药方后,
应当与患者的病情进行再次审核,检查所开具药物是否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符,避免错误给
药等失误的产生;最后,建立起严格的处方管理制度,对处方开具的流程、步骤加大监督力
度,使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得到根本保障。
(3)定期考核。
鉴于药方开具工作与用药指导工
作具有较高的持续性与繁琐性,因此,在缺乏考核管理的情况下,极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
的产生。
针对这一问题,医院应当对相关医务人员在用药管理工作上的专业性、负责性进行
定期考核,并结合患者给的相关评价对其工作情况做出评估,以促使医务人员在用药方面的
指导价值得以发挥至最大化。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作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行x2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的依据,用以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结果
分别以不同方式进行用药指导后,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患
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27.94%,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明显
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3讨论
脂质异常具体指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脂质及其代谢产物质呈异常状态,需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进行调整与改善。
临床上针对脂质异常类疾病的治疗,通常以降血脂药物为主,主要用以对
人体血脂代谢情况进行调节,由此实现降低血脂的根本目的。
鉴于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在近年
来出现了较大转变,脂质异常现象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逐渐呈与日俱增的趋势,因此,烟酸类、多烯脂肪酸类、他汀类等降血脂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相关临床研
究表明,降血脂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可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产生重要影响,需以相应的干预措施
进行控制,在合理的干预措施影响下,可实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的大幅降低。
该观点与
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经干预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
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指导),可见两组患者的用药干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以降血脂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于合
理用药的认知程度,对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可作为一种有效
的用药管理手段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鹛嵩,吴海涛.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J].
重庆医学,2014,43(34):4666-4668.
[2]尤振宇,刘洋,苏晓辉.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影
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04):507-509.
[3]朱惠新.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的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03):62-64.
[4]张祎,李擎擎.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评估[J].2015,36(03):301-303.
[5]龚艳莉.药学干预在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使用合理率中的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6):940-941.
作者简介:
龚含军(1974-),本科,副主任药师,从事医院药学管理、临床药学。
杨慧(1987-),硕士,主管药师,从事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