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20 古诗两首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同学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é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名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

“西辞”“尽”。

六、体会诗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

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悟诗情
明诗意
知诗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2.学会出现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的生字。

3.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

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
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客舍尽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

本诗词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

滋润丁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2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

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瓦楞青青,路边柳色清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3、4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依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4.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悟诗情
明诗意
知诗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