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可敬的夜间工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活动:大班社会《可敬的夜间工作者》
设计意图:
白天和黑夜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对这个昼夜交替的世界,孩子们兴趣浓厚:看似静悄悄的黑夜中城市却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有勤劳的菜场工作人员、有认真排查的电力工人、有忙碌的警察、还有兢兢业业的印刷人员……我们城市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这些勤劳而忙碌的夜间工作者们,他们的职业特殊性使得孩子们对于他们的了解却并不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社会性发展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大班的幼儿能够感知自身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知道社会的各个工种和职业,也能够初步理解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在大班阶段,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社会性认知,帮助孩子们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体会社会机构给我们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并能给予他们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本次社会活动《可敬的夜间工作者》就是基于以上观点,针对大班幼儿设计的原创活动,通过问一问、说一说、看一看、聊一聊和画一画等环节,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夜间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旨在激发幼儿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同时,为孩子们日后的了解社会运转模式和职业特点埋下伏笔,也为孩子们在心中种下一颗关心、尊重和珍惜的小种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扎实基础。
活动目标:
1.了解夜间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知道他们的工作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夜晚劳动者的辛苦,并对他们产生感激与敬佩之情。
3.能运用各种方式(如绘画、歌唱等)表达自己对于劳动者的关心和尊重,并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夜晚工作人员视频和图片PPT,抒情音乐一段,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静悄悄的夜晚谁在忙?
教师出示夜晚图片,感知夜晚。
——这是什么时候,你们在干什么?
——每天夜晚,当我们睡着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在忙碌地工作着,你们知道
他们是谁吗?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
(如保安,门卫、医生、超市工作人员等。
)
——刚才你们说了这么多在夜晚工作的人,其实在夜晚为我们忙碌的人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他们的工作很丰富
1.引导幼儿观看夜晚工作者的图片,并讲述: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要在夜晚工作呢?(印刷厂工人、交警、医生、菜农、电力抢修人员、水管排查员、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等等)
2.利用视频和图片,进一步感知夜间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三、他们的工作很重要
——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他们会怎样?
1.由教师或部分幼儿说出一些夜间发生的具体情境,请幼儿判断、解决。
如夜出门怎么办?(出租车司机会送你去)家人得急病,怎么办?(医院里医生随时准备着)晚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警察会及时赶到)有人要去买菜怎么办?(农民和超市的人晚上会把菜准备好)人们想一早了解各地发生的事情怎么办?(工人连夜赶印报纸)
——你家里有人是在夜晚工作的吗?他们是做什么的?
四、听我说:谢谢您!
1.观看视频,感知夜间劳动者的辛苦。
——他们在晚上工作辛苦吗?可他们为什么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呢?(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但他们想到人们的生活需要,心里就非常快乐。
)
2.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靜悄悄的夜晚,当我们在舒舒服服地睡觉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人在为我们美好的生活忙着,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呢?
活动延伸:
(一)观察活动
利用社区资源,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走进各种公共机构,如社区医院、公园、菜场等,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工作人员。
(二)实践活动
利用各种机构组织的互动活动,如全国气象日活动——走进气象局,新闻小主播,我是小交警等等,通过自身的活动参与,了解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