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万吨化学法碳化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1万吨化学法碳化硅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沙洋硅业产业办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一、总论
二、市场预测
三、资源条件评价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五、技术方案与工艺路线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七、环境影响评价
八、投资估算
九、效益分析
十、结论
一、总论
1、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化学法碳化硅项目
2、承办单位:沙洋硅业产业办
3、拟建地点:沙洋硅工业园区
4、建设规模:年产10kt化学法碳化硅,占地面积10亩。
5、概算投资:项目总投资额3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100万元。
6、效益分析: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利税1800万元,投资回收期3~4年。
二、市场预测
1 、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碳化硅材料是诸多工业的基础材料。
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3.20~3.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
碳化硅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机械强度高于刚玉,性脆而锋利,是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极好的原料。
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热和热稳定性,在节能方面有着无比优越性,能节约燃料
35%,提高生产效率20%左右。
因而倍受市场欢迎。
近几年,世界的碳化硅生产持续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略有下降外,2009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正稳步上行,据不完全统计,产量有100多万吨,超过2007年同期水平。
主要是受经济复苏的刺激,呈恢复性增长势头。
我国每年2007年生产约700~800kt,2008年减少了五分之一,但仍保留出口量约占世界需求量一半以上的份额,2009年的生产形势与2007年一样,生产库存量很少。
但目前出口产品多为粗产品,一般不能满足高纯度、高密度、高结晶、高均匀性等高端应用市场的要求,每吨出口价格5000元左右。
而在国际市场上,超细碳化硅粉体价格为8万元/吨,微米级SiC粉体每吨为2万元到3万元。
我国虽然是碳化硅出口大国,工业急需的碳化硅高技术粉体产品还要花高价从这些国家进口。
显然与我国的碳化硅生产大国很不相称。
现阶段美国、欧盟等的工业大国经济出现衰退,亚洲诸多国家工业经济状况也处于萧条或困境状态。
中国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面相对较小,加上国内促进经济发展诸多政策措施的出台,预测国内市场会相对稳定一些,国际上的需求可能会缓慢一些。
目前碳化硅生产制造企业有100 家,生产能力约800kt/a。
我国大多数碳化硅材料生产制造业(80%以上的企业)所生产的
产品多以普通的中低档产品为主,我国出口碳化硅材料的量大约在400kt左右,国内市场需求量在800kt。
随着经济的恢复,国内外对碳化硅特别是电子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本项目产品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除此以外,普通碳化硅生产属于高耗能、低产出,有污染、资源(原料、能源、人力)密集型产业。
国家对刚玉、碳化硅制造业是采取遵循自生自灭的市场规律而为。
这恰好给化学法生产碳化硅带来良好机遇,由于该项目应用化学法生产,节能降耗,产品又是高端的,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
2 、价格现状与预测
根据前述,不同级别、不同型号碳化硅价格差异较大,就2009年和今年国内市场来说,国内块料产品在0.5 ~1.0 万元/吨内波动,出口价格大致相近,微粉产品价格在1.2 ~2.6万元/吨内波动。
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加上原料和电价的上涨,未来的价格将随国家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以及供需双方良好的增长势头,价格必然呈上扬态势,碳化硅企业利润仍能维持较高的水平。
生产方法若能进一步改进,降低生产过程的高能耗和高电耗,那么碳化硅的市场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三、资源条件评价
生产气碳化硅的主要原料为无烟煤、硅石和石油焦,三河及周边地区的硅石和无烟煤储量丰富,品质较高,石油焦来自泉州的福建炼油集团公司,有专门的火车运输,这些原料实现本地化,加上三河工业园区水、电资源非常充沛,交通便捷,以及三河产业政策倾斜本地资源的深加工行业(沙洋现有恒生碳化硅厂,主要生产碳化硅深加工产品。
同时结合明溪氮化硅企业,可生产氮化硅与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必将极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达产后,将年产10000吨化学法碳化硅。
2 、产品方案
化学法生产纯碳化硅是无色透明的粉状晶体。
工业生产包装规格一般为10千克、25千克或50千克,出口为吨级分装。
考虑产品未来需求和发展趋势,以及生产方法的选择,本项目生产是含量在95.0 ~ 99.7%的碳化硅微粉,根据市场需求,形成满足
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碳化硅化学成分实行国家标准GB/T 2480-1996和GB/T16555.2-1996《碳化硅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化硅量》,磨料粒度及其组成按GB/T2477—83,磨料粒度组成测定方法按GB/T2481—83执行。
五、技术方案与工艺路线
1、生产方法
传统的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生产过程复杂,反应时间长,污染严重,产品纯度低,纯化难度大,粉体易发生团聚及生产耗能高等问题。
化学法技术选择廉价的原料做为硅源和碳源,用化学方法合成碳化硅前驱体,形成微反应体系,通过煅烧合成高品质的碳化硅超细粉体。
新工艺使合成时间大为缩短,烧结温度也大大降低,产品无须酸洗、精加工粉碎,即可直接得到高质量的超细粉体。
该技术由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开发成功,并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目前已积累成熟、丰富的工业化经验。
2 、工艺流程
碳化硅整个加工工艺包括脱碳、湿法研磨、干法研磨、风动和流体粒度分级、化学提纯和新型喷雾干燥、成品包装。
图55 化学法碳化硅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3、技术来源: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有成套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转让。
六、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年产10000吨化学法碳化硅所需的原料如表52所示。
表52 生产碳化硅的主要原料年需求量和执行标准
七、环境影响评价
1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本本项目产品无毒,生产过程产生固体废弃物,以及一些洗涤废水,前者无毒无散发有害气体,可作为普通耐火材料或建筑材料的原料予以处理,而后者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因此,碳化硅生产线基本上对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装置废水依托厂区原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其它污染物如废气、噪声均在本装置内部解决。
车间里粉尘较大,可能引起支气炎和矽肺,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尽可能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
产品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生产、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2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本项目将通过一定的环保投资建设,通过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对整个厂生产全过程各污染点的控制,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粉尘使用效率高的除尘器回收利用,确保各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尾气排放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2级标准,符合车间空气中碳化硅粉尘卫生标准GB 11527-1989,废水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级标准,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的3级标准。
经过处理,排放废气、废水均能符合标准,厂界噪声符合标准要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衰减噪声,既满足行业要求,又能保护环境和周围人群的健康。
八、投资估算
表53 年产10000吨化学法碳化硅投资估算
九、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表54 项目年经济效益估算表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主要通过化学方法,既解决高能耗、高粉尘对该产业发展的环境瓶颈,又可得到高纯度、高附加值的微粉级碳化硅产品,是优良的循环经济项目。
这对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解决城镇职工的就业有着重要意义。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地方硅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社会效益显著。
十、结论
1、本项目中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环保,生产安全,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符合国家各项标准规范。
2、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节能减排的新产业政策;符合福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符合三河硅产业发
展规划。
3、通过基本的分析和论证,本项目经济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化学法碳化硅的生产是硅产业一个关键节点,对延伸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沙洋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