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7)水 水是各种食品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各种食 品的含水量是不同的,如水果、蔬菜的含水量分 别在73%~90%和65%~96%。其中,含水量较 大的瓜类如莴苣、甜瓜的含水量为95%,黄瓜可 达98%。而富含淀粉的山药、木薯、马铃薯等块 茎类产品的含水量则较低。各类果蔬产品的实际 含水量,还取决于收获时植物组织所能得到的水 分。肉类产品的含水量为50%左右。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6)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除碳、氢、氧、氮的有机 化合物之外的其余各种元素,无论含量多少统称为矿 物质。矿物质常以钾、钠、钙、镁、铁、锌、碘、铜 等元的无机盐类形式存在。矿质元素是动物机体组织 和器官构成的主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 等),能够维持体液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平衡,维持神 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敏感性等功能。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
所在环境中的营养物质量含量、水分、温度、pH值和 渗透压、光线等。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影响因素。微 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新陈代谢,需 要糖类、盐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每种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种类的吸收有一定的选择性,如酵母菌喜欢糖 类营养物,不喜欢脂肪类物质;而一些腐败菌需要蛋白 质类营养物。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5)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蛋白质,故称为生物催化剂。它脱离活细胞后仍然 具有活性。酶和蛋白质一样,受到冷冻、加热、振 荡能引起变性,丧失活性,失去催化作用。酶对温 度和环境的酸碱度十分敏感。每种酶都有一定的适 宜的活性温度和酸度范围,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会 低活性,或丧失活性,失去催化能力。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成分,是组成原生
质的基本成分,微生物水进行新陈代谢。食品所含水分越 多,微生物越容易繁殖,一般认为食品含水分50%以上时 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水分在30%以下时繁殖开始受到抑 制。食品中的水分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 水是可以自由流的游离状态的水,结合水是在细胞中与其 他物质结合了的水。结合水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不易流 动,也不再能直接参与各种生化反应。即食品所含水分中, 只有自由水能被微生物、酶和各种化学反应所利用,因此 常用能反映自由水含量的水分活度来衡量评判其影响力。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微生物引起肉类产品腐败的现象主要有肉质发黏、
变色、长霉,以及产生异味等。肉类产品含有丰富的水 分和营养成分,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 境。当微生物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就会使肉质组织发生 软化、绿变和霉变腐烂现象,以致不堪食用。要想完全 灭绝微生物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利用一些物理和化学因 素的作用,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行不同程度的抑制, 通过控制微生物的数量来有效降低食品变质的速度。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
有不同的适宜生长温范围,在最适温度,微生物的生长 速度最快。超出最适范围的温度,会对微物有抑制或杀 灭作用。超出范围越多则抑制作用越强。大多数微生物 在37.2℃的条件下生长最快,高于此温度,其繁殖力 也会减弱,在70 ~80℃时会死亡,100℃时会迅速死 亡。按微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 及嗜热菌.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易腐食品在存放过程中,受外来因素和内部各种因素的 影响,引起食品的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等内在品质性 质和状态的变化,降低或丧失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商用价值, 这种变化叫做食品的腐败、变质。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因素 按其属性可分为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因素,主要包括微 生物作用、酶促作用、氧化反应和呼吸作用等,各种因素作 用的大小均受温度、水分、pH值、光和氧气等条件的影响。 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败坏最为重要和普遍,它 不仅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还可能会危害人体 健康。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第一节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一、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二、生鲜产品的腐败过程 三、易腐货物的物理性质和储藏特性 第二节 低温及气调保藏技术 一、食品的冷却方式 二、冷却保藏 三、气调保藏 四、冻结保藏 五、库藏管理 第三节 防腐保鲜技术 一、物理保鲜 二、化学保鲜 三、生物保鲜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二.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三.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四.食品的化学方式
7. 水 ① 水是溶剂,各种生物生理反应、电解质的电解和代谢废物的溶解等都离不开 水。水分的散失会导致食品鲜度、嫩度、风味及口感、观感等指标的下降, 也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二.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三.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四.食品的化学方式
3. 脂类 ① 脂类在动物性食品中和植物的种子中含量较多,日常食用的植物油如花生 油、大豆油、芝麻油、菜子油等,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其主要成分 是由各种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甘油三醋,即油脂或脂肪。脂肪 是食品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和人体营养成分,是热量最高的营养素。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5)酶 加酶洗衣粉在配方中加入了碱性蛋白酶微生物。酶实际
上是一种生物催化荆,它能够破坏污垢中的蛋白质结构,使 其 成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被洗净。这种洗衣粉适宜浸洗或搓洗,能迅 速分解破坏诸如血渍、奶汁、肉汁、酱油、尿渍、 汗渍等难以 洗掉的污迹,而且不伤衣物。加酶洗衣粉洗涤时 宜用40度左右 的温水,一般衣物浸泡30分钟,对丝,毛织物 泡3分钟就可以。 这种洗衣粉存放时间不宜太久,否则,会 使酶的活力消失。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二.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三. 食品的化学方式
(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一 类微量有机物质,是维持身体所必需的一 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可调节生物体的 新陈代谢。大多数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来供给。维生素又分脂溶性维 生素和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的维生素有 A,D,E,K类,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水溶 性的维生素有B,C类。洗菜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食品成分及其 变质机理
易腐货物的物 理性质和储藏 特性
易腐货物保藏 原理
生鲜产品的腐 败过程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食品的天然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 素、酶、有机酸质类等有机物以及水、矿物质等无机物。这些 成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和能量来源。食品腐败变质过程,实质 上就是食品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氧化、分 解变化过程,其程度因食品种类、微生物种类和及环境条件的 不同而异。保持食品质量就是尽可能多地保持食品的这些有益 成分。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6)矿物质 在人及动物体内,矿物质总量不超过体重 的4%~5%,但却是人和动物体不可缺少的成 分。在植物体中,矿物质的占1%~15%,所以, 果蔬是人类获得矿物质营养的重要来源。 矿物质与其他有机营养元素不同,它们既 不能在人体内合成,也不能在代谢过程中消失, 可被排出体外回到环境中去。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二.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三.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四.食品的化学方式
2. 糖类 ① 果蔬的含糖量,是衡量果蔬的内在品质、成熟度和储藏质量的重要指标各 种糖的甜度不一,以蔗糖甜度为100的话,则果糖的甜度为173. 3,葡萄 糖的甜度为74. 3。果蔬甜味的浓淡与含糖总量有关,也与含糖的种类有 关,同时还会受其他物质如有机酸、单宁物质的影响。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细菌和
真菌(酵母菌、霉菌)。微生物对蔬菜的破坏以细菌为 主。新鲜蔬菜含有大量水分,利于细菌滋生。细菌引 起的腐败现象中最为常见的是蔬菜的软腐病,细菌通 过破坏蔬菜的果胶质使其变软烂,有时还会产生使人 不愉快的气味及水浸状外观。真菌则能引起蔬菜产品 的霉变和根腐病等。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2)糖类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绝大多
数糖含氢和氧的比例是和水中氢和氧的比例一样, 因此,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糖是供给人体热量的重 要原料,以植物性食品含量居多。
糖类有单糖、二糖及多糖三类。单糖是不能水解 的单糖分子。多糖有纤维素、淀粉等,可以分解成 多分子单糖。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5)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具有催化作用的 蛋白质,故称为生物催化剂。它脱离活细胞后仍然 具有活性。酶和蛋白质一样,受到冷冻、加热、振 荡能引起变性,丧失活性,失去催化作用。酶对温 度和环境的酸碱度十分敏感。每种酶都有一定的适 宜的活性温度和酸度范围,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会 低活性,或丧失活性,失去催化能力。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 保鲜技术
二. 易腐货物保藏原 理
三. 食品成分及其变 质机理
四. 食品的变质机理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2.食品的变质机理 (1)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质变 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生物,它在自然界
中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分布广、种类多,而且生命力强,生长繁殖速度 极快。微生物是以细胞分裂方式来繁衍生殖,以大肠杆菌为例,在条件 适宜时每20 min细胞就可增长分裂一次,细胞数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 长,8h后1个细胞可繁殖为200万个,10 h后可超过10亿个,24 h后, 微生物繁殖的数量可庞大到难以计数的程度。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能引起产品结构的破坏和营养成分的分解,加速产品成熟老化及腐败过 程。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会分泌有毒物质(主要是水解酶),破坏细胞壁并浸 人细胞内部,分解吸收复杂的有机物质来繁殖后代。
第二章 易腐货物储藏保鲜技术
2.1 易腐货物保藏原理 2.1.1 食品成分及其变质机理 1.食品的化学方式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类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高分子含氮化合物,是一 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是重要的食 品营养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它们的化学元素组成均相似,主要由 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组成,少数含有铁、铜、锌等元素。蛋 白质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有肉、鱼、乳品、蛋、谷类、 豆类和坚果类食物。NH3 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的被分解为低分子物质,便丧失了其原有的营养价值。 最终分解产物为NH3、H2S,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