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高职高考试卷语文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yǎn)
B. 雕梁画栋(diāo)
C. 摧枯拉朽(láo)
D. 纵横捭阖(pái)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为了迎接这次比赛,我们每天都坚持训练。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文并茂,非常适合初学者。

D. 在我国,保护环境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乃重修之。

(乃:于是)
B.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咸:全,都)
C. 比喻之设,用巧则深,用拙则浅。

(比:比较)
D.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尝:曾经)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名作状)
B. 女子无夫家,曰孀妇。

(名作动)
C.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形作名)
D.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形作动)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形作名)
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作状)
C. 每得赠遗,辄拆视其角。

(名作动)
D. 夫妻反目,至于相泣。

(名作状)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及:连词,表并列)
B.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之:助词,的)
C.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于:介词,到)
D. 老臣以为宫中之事,有尝者泄其情。

(尝:曾经)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谁使之至于此极也?(之:代词,他)
B.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而:连词,表转折)
C.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如:连词,表并列)
D.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连词,所以)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之:代词,它)
B. 女子无夫家,曰孀妇。

(之:助词,的)
C.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于:介词,到)
D.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连词,所以)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谁使之至于此极也?(之:代词,他)
B.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而:连词,表转折)
C.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如:连词,表并列)
D.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连词,所以)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谁使之至于此极也?(之:代词,他)
B.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而:连词,表转折)
C.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如:连词,表并列)
D.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连词,所以)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自去史职后,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自去史职后,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自去史职后,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自去史职后,五载复还,乃叹曰:“吾不得为政矣!”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属:撰写)
B. 因入京师(因:于是)
C. 游于三辅(游:游学)
D. 自去史职(去:离开)
(2)下列对文中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少善属文
B.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少善属文
C.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少善属文
D.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少善属文
(3)下列对文中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才能超过世人,但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B.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才能超过世人,但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C.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才能超过世人,但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D.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才能超过世人,但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
(4)下列对文中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年轻时擅长写作,后来进入京城,观太学,学习五经,通六艺。

B. 张衡年轻时擅长写作,后来进入京城,观太学,学习五经,通六艺。

C. 张衡年轻时擅长写作,后来进入京城,观太学,学习五经,通六艺。

D. 张衡年轻时擅长写作,后来进入京城,观太学,学习五经,通六艺。

三、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故乡在浙江的杭县,革除辫子的时候,母亲和我都大哭了一场。

我也知道事情迟早是免不了的,但是这一种刑辱,真是由不得人那样地从容着。

现在,我住在北京,北中国的秋天,是我所最爱的;可是这秋,也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中的一段,郁达夫描写了故乡秋天的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郁达夫在文中通过对故乡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
2. 文中“革除辫子的时候,母亲和我都大哭了一场”这句话,说明郁达夫对剪辫子的事情非常反感。

()
3. 文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秋天的怀念之情。

()
4. 文中“这秋,也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北国秋天的喜爱之情。

()
四、作文(60分)
题目:以“岁月静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2)不得抄袭、套作;
(3)不得透露真实姓名、校名;(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