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设计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设计教学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浮与沉的原理,并观察水中不同材
质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

二、实验材料
1. 两个透明容器(如鱼缸、玻璃杯等)
2. 水
3. 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橡皮球、泡沫块、铁块等)
4. 记录表格
三、实验步骤
1. 填满一个容器水,并确保容器透明。

2. 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水,保持水位与第一个容器相同。

3.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一个一个放入水中,并观察其表现。

4. 使用记录表格,记录每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5. 结合观察结果,让学生总结物体浮沉的原理,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6. 给学生一些小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材料进行测量。

四、实验结果
1. 学生观察到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有不同的表现。

2. 学生根据记录表格,可以看到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而重的物体
沉在水底。

五、实验讨论
1.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浮与沉的原理:在水中,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会
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会浮起来。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让他们找出原因:物体
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水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3. 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水或其他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推力。

六、延伸实验
1. 让学生设计不同形状的物体,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 让学生找出一种方法来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3. 鼓励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形状、密度的关系。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能够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还能够通
过实验结果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设计延伸实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

通过简单的实验步骤和引导,学生可以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通过讨论理解浮力的原理。

同时,延伸实验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机会。

在今后的实验设计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