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就是中耳炎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朵流脓就是中耳炎吗
耳朵流脓是什么原因
耳朵流脓,可能是由于外耳道疖、外耳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原因所导
致的。

1.外耳道疖
是指外耳道皮下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大多由外耳道的损伤部表面上的毛囊、皮脂腺、耵聍腺受到细菌损害所引起。

本病可能导致患者的外耳道出现脓肿,当
脓肿发生破溃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耳朵流脓的症状。

2.外耳道发炎
指在外耳道肌肤及其皮下组织广泛的急、慢性发炎,通常是由于在外耳道对
皮肤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或受到破坏时,或被病菌的侵袭所引起。

在发病初期,患者
的耳内可能只有烧灼感。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外耳道会开始流出稀薄的分泌物,接着分泌物又开始逐渐的变稠呈脓状,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外耳流脓的疾病。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细菌入侵所引起的中耳和皮肤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在疾病的早期,患
者的鼓室黏膜会发生了充血、水肿,同时毛细血管也会发生了扩张,于是红细胞等
会随着从肌肤表面的渗出,而迅速聚集到鼓室中,并逐渐的形成了脓性。

当鼓室中
出现过多的脓时,则会导致耳鼓压迫而缺血,最后还会导致耳鼓发生穿孔。

此时,
鼓室内的脓液会通过破损的鼓膜流出,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耳朵流脓的症状。

耳朵流脓的情况不一定是中耳炎,耳朵疼痛和化脓,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
外耳道疖也可引起耳朵疼痛和化脓。

如果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听力损失较重。

如果外耳道疖引起耳朵疼痛和流脓,则听力损失轻。

大部分的中耳炎都会影响听觉,造成轻中度的听觉损失,短期内会引起传导性聋,长时间的发展后还会引起混
合性耳聋。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针对性的用药,可以做耳部冲洗,
消炎抗菌治疗。

近期也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的东西。

在治疗后也不能用硬东西掏
耳朵,以防戳伤耳鼓,造成耳膜穿孔。

中耳炎有哪些症状
1.耳朵流脓
在中耳炎急性发作期间,患者通常会出现在耳里面产生较多的脓液,也就是耳
流脓。

这主要由于炎性发生后导致耳朵的防御系统产生作用而形成的一些发炎反应,而这些脓液大多是黄色的。

2.耳朵疼痛
因为炎症可以侵入耳朵里面,让人感到剧烈的疼痛感,这些痛感主要是以搏动
性的,可以随着血流的不同速率而发生疼痛加剧和缓解的交替。

3.听力下降
中耳炎病人如果感受到有明显的听觉减退,是由于炎症的出现干扰了声波的
传递,使得神经细胞对声波的感受功能被影响,因此就会感到在听声音时会模模糊糊,出现明显的听觉减退。

4.头痛
很多人在听到中耳炎后都会想起眼睛的不适表现,而实际上不仅仅眼睛会出
现明显不适,部分病人也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表现,比如头部。

病人会感到持续性
头疼,这是因为人耳内的毛细血管与脑部相连接,人耳朵内部出现了问题或发生炎
症就会造成大脑神经活动受到干扰,因此就会出现剧烈的头疼。

患上化脓性中耳炎该如何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类。

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使
用口服和局部抗生素治疗。

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在发作时按照急性中耳炎治疗,
同时如果存在陈旧性穿孔或中耳胆脂瘤等情况,则需手术治疗。

另外,在发作阶段的病人饮食方面注意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

温馨提醒,化脓性中耳炎在生活中比较普遍,但是对于中耳炎的一般情况要认识清楚,在出现后一定要及时就诊,毕竟炎症长期存在可能会造成听力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生活。

另外在平时要护好耳朵,特别是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随便为儿童掏耳朵,因为在掏耳不当的状况下很容易造成中耳炎。

耳朵流脓应该注意什么
1.忌腥荤发物
中耳炎患者在平时的膳食中,应忌食用鸡、鱼、蟹、母猪、驴肉、鹅、虾、猪头肉、马肉、羊奶、韭黄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生热化火,从而导致炎症的迅速蔓延。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耳炎患者还应该禁忌辣椒、胡椒、桂皮、姜、山胡椒、芥末、高良姜、葱末、蒜等食物,因为这类食品性质温热而辛燥,容易化火伤阴,使得中耳炎患者的症状更加重。

3.忌过咸或腌制的食物
常见的腌渍食物,主要有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

这些饮水方法也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而使中耳炎加重。

4.忌坚硬难咬的食物
硬且不易咬的物体主要有各种果仁类,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

这些食物都不宜直接咀嚼,容易加重中耳炎疼痛。

5.忌烟酒
中耳炎患者应戒掉烟酒,并多吃一些有解热消炎作用的鲜嫩蔬菜,如韭菜、丝瓜、茄子、荠菜、黄瓜等。

6.防止外耳内进水
病人在游泳、沐浴、梳头等时,都必须防止雨水流入外耳道内,以防进一步加重感染。

一旦有水流进外耳道时,即可用干净的棉签置于外耳道口让水流吮吸,也亦可使患耳朝下后蹦跳,以促使水流出。

7.纠正不良的挖耳习惯
患者应该避免随意使用火柴棍、挖耳勺等工具挖耳,还应该避免频繁挖耳。

8.适当锻炼
患者应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