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摘要: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
高中地理老师
应该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上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地理
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中的问题解决办法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对高中地理的学习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严重
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因此,如何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日益受到地理教师的重视,为此我校就如何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进行
了深入的研讨。
本文根据研讨结果,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和总结,对初中与
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初中与高中地理衔接中的问题
1、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差异。
初中阶段側重于地理知识的获取和地
理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高中阶段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
初中毕业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初、高中地理教学在基础知识、读图技能、地理思维、学习方法等方面
存在比较严重的脱节。
2、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不同。
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为主,主要分为
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教材内容以感性知识
为主,具体的地理事实和地理材料较多。
而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主要论述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和规律,地理环境各组
成要素形成的原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在深度、广度、梯度、角度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推进。
3、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初中学生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富含感情色
彩的地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喜欢思辨性和理智性的地理内容。
学生的心
理特点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視的方面。
二、初中与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学习方法的衔接。
(1)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有很大的区别,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知识时,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即可。
而
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
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或降水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
这时候,如果
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
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
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
将很快的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2)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
流的学习方式。
初中地理课堂多以“师讲生受”进行,而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学习,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
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强调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演绎与归纳的结合、知
识传播与获得知识过程的统一;尽量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论证与抽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帮助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各层次地理知识,同时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衔接。
(1)熟悉教材、课程标准。
高一地理教师不
单要了解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也要了解初中《课程标准》和学情,这
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
由
于我省初中地理所采用的教材版本较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也在不
断的调整。
在教学前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
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结合高中教材的教学内容,确立带领学
生复习初中地理知识的起点和重点。
(2)重点突出教学衔接内容。
高中教材中将
要涉及的内容在初中阶段要重点复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彻底解决。
例如很多
新生对《地球和地图》内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
底解决,特别是经纬线、经纬度知识。
又如区域地理图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
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
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
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班上贴上中国
政区图和世界政区图。
平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图文、时事资料,让学生在了解这
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时,也去了解该事物事件产生和发生的空间位置。
这
样在进行知识衔接时,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事
半功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3)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初中地理知识。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容量,提高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效率。
同时,地理学科因其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点,在教学中有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和
现象,如果教师单纯采用语言描述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多媒体
进行模拟演示,这样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利于启迪学生
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突破难点。
(4)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培养学
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一环。
比如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多媒体教学、诗歌、趣事等,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身心愉快中学习。
如
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引用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江
淮准静止峰的时候引用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让学生发现
自己熟知的诗句中原来还蕴藏了那么多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小伟.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李树军.新课改中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
大学,2010.
[3]李京子.浅谈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街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24(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