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保险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1微观经营的短视
第一,合作方式单一。
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多对一”
或“对”一对多“的销售模式,即一家银行多家公司的产品,单一的合作
模式,加剧了保险公司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第二,产品缺乏创新。
目前,银行柜面上销售的多为投资分红类产品,各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不是立足于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而是把目光盯
在了同业公司的产品上,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稍作修改,重新包装,即
推出新款,导致产品设计、保险责任、投保方式等方面趋同,种类单一,
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
第三,营销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银保市场刚刚起步,有待于在发展中
不断成熟和完善,在银保渠道的开辟上,应该从基础工作入手,着眼于提
升银行保险队伍素质、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对已有的渠道和网点重点搞
好维护,防止流失。
而现在多数保险公司只注重短期行为,对银行各层次
均采取公关的方式,靠走关系、付回扣、请吃送等办法,与银行开展沟通、交流,市场占有得快,流失得快,致使业务大起大落,忽高忽低,缺乏发
展后劲。
第四,同业竞争无序。
银行的信誉、网点、客户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
发展前景,使多数公司在竞争压力面前,只看重短期利益,不惜牺牲利润,增加成本,依靠盲目提高基本保险金额、抬高手续费等方式,与同业展开
无序竞争。
有的公司甚至在产品和服务上,在同业公司之间歪曲事实,互
相诋毁,不择手段。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银行轻易地赚取了中间收入,
更为严重的是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加大了投资回报压力,给保险业
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2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创新经营模式,强化合作意识。
目前我国的法律尚不允许银行
和保险资本的相互渗透,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属于销售联盟的形式,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只能停留在操作层面,无法进入资本层面,相信随
着法律环境的逐渐宽松,随着金融体化的加强和宏观环境的改善,银行和
保险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银行保险的经营方式将不断创新,
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通过其在香港的保险子公司迂回进入国内保
险市场。
更进一步的合作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相互兼并和收购或是银行组
建自己的保险公司。
第二,创新产品体系,树立品牌意识。
目前各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上
缺乏后劲,研发能力不足已成为共性,各公司应立足于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提高研发能力,与银行精诚合作,不断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创品牌。
首先,应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产品研发队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市场预测,及时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并结合银行的业务,进
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内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突出以贴近消费者日常生
活需求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更能体现自身品牌特色的服务。
如国外常见
的信用卡透支保险、个人消费贷款还款保险、目标存款保险、以及投保火
险赠送寿险等,都是适合于银行销售的新险品。
比如可以考虑将住房信贷
保证保险与家庭财产保险、房屋保险、家庭责任保险等捆绑式销售给客户;在汽车分期付款保证保险中,将机动车辆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一同向客户
推介。
其次,加强与银行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银行的信息优势,根据银
行详细的客户资料,拓宽银保合作的范围,增加产品品种,实现产品的多
样化,以满足客户的多方面需求。
像长期储蓄型寿险、退休金计划、养老
金和保险基金管理等都是银行保险双方在未来很有潜力的合作点;
第三,创新营销方式,强化服务竞争意识。
这首先要加大各种推介活
动的投入,重视广告媒体的助推力,重视视觉传媒的渗透力,树立全新的
营销理念,同时要调动银行的营销积极性,做好柜台销售;其次,在积极
做好产品营销的前提下,还应该给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有特色的额外服务。
在金融服务一体化加深以后,服务竞争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出来。
国外保
险公司在拥有了银行的强大网络支持以后,早已摆脱价格手段的初级竞争了。
很多国家的寿险保单都附加了很多的额外服务。
如日本生命保险公司
和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已拥有ATM和CD系统网络(ATM指现金自动借款提款机,CD为现金提款机),并发行寿险磁卡,与银行提款卡一样,凭卡即可
提取现金,并可查询保单的可贷金额及红利累积余额,自动办理保单贷款,寿险磁卡还可用来购物消费。
再比如,国外很多保险公司的客户都能得到
额外的救助服务,被保险人(持有急救卡)在遇到意外事故需要紧急救助
的时候,可以得到最快的救助服务。
因此在未来能否保持良好的服务是能
否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银行保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洲真正出现,目前已成为欧洲寿
险市场最基本、最重要的分销渠道。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深化,银行
保险的发展前景相当可观,潜力巨大,将成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
长点,银保双方应立足长远,树立稳健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沟通
和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从基础工作入手,着眼于提升银行保
险队伍素质、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积极研发新产品,稳拓市场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