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鼓号队辅导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宫鼓号队辅导管理制度
第一篇:少年宫鼓号队辅导管理制度
乡村学校少年宫鼓号队管理制度
1、保持教室内部干净整洁,严禁乱扔果皮纸屑。
2、辅导老师要选出各组的小队长,队员按照演奏乐器分组训练时,由小队长负责发放乐器。
3、参加人员一旦确定后不得擅自退出队伍。
队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按时参加训练,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
4、鼓号队成员在训练时必须严格遵守鼓号队的各项纪律,服从辅导老师的安排。
5、鼓号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友好相处。
6、个人保管好供自己使用的乐器,不得损坏、丢失,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7、鼓号队成员每周一担任升旗仪式出旗曲吹奏任务。
8、每个学期都将按鼓号队的编制比例评出优秀鼓号队员。
第二篇:小学鼓号队训练管理制度
小学鼓号队训练管理制度
鼓号队作为少先队工作的基础建设,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力求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
一、鼓号队成员由指导老师负责从四到六年级选拔音乐素质高,纪律组织性强的学生组成。
二、训练时间初步定为每周
二、三下午活动课,训练地点:音乐教室、操场。
三、训练教师填写好队员登记表,选出各小组的小队长,由各小组的小队长负责按时点名。
四、队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参加人员一旦确定后不得擅自退出队伍。
五、队员必须按时参加训练,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
六、鼓号队成员在训练时必须严格遵守鼓号队的各项纪律,服从
辅导老师的安排。
七、鼓号队成员之间必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友好相处。
八、队员按照演奏乐器分组训练,各组的小队长负责发放乐器。
九、个人保管好自己使用的乐器,不得损坏、丢失,如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十、鼓号队成员担任学校运动会等各大型活动的演奏任务。
十
一、排练初期实施“以老带新”的方法,以保证整个队伍的学习氛围及演奏质量。
十二、鼓号队的老队员必须等新队员能熟练吹奏鼓号后才可退任。
第三篇:少先队鼓号队编制鼓号队 2010
少先队鼓号队编制鼓号队 2010-07-18 08:02:59 阅读28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一)少先队鼓号队编制
(1)依据:第一:各声部音量配比合理
第二:编制整齐划一
第三:便于调队和设计花样队形
(2)配比:大鼓:小鼓 =1:8 大鼓:大镲 =1:1 大镲:小镲= 1:2 小鼓:小号=2:1(或1:1)
(3)中型鼓号队编制:
总数66人,其中指挥1人,副指挥(预备指挥)1人,大鼓4人,大镲4人,小镲8人,小鼓32人,号16人。
但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而定,中型鼓号队是大型鼓号队编制的1/2,小型是中型的1/2。
(二)规范持器乐姿势:(行进中)
(1)指挥:
(不演奏)右手持旗(指挥棒),扛于右肩,大小臂夹角 90度,左手五指并拢,拇指按住食指第一关节,前后自然摆动。
(演奏)起势:将旗(指挥棒)在身体右侧高举,从侧面看,旗与人体夹角30度。
(预备动作)预备动作完成后,指挥旗向右肩方向运动,1 拍完成,而后,还原于预备动作位置,1拍完成。
这两个预备动作是向队员表示演奏速度。
(鼓乐曲标准演奏速度每分钟116拍至120拍),而后,
按节奏向下落旗至身体右侧皮带位置处,旗(棒)落乐起。
(2)运行:
旗(棒)在身体右侧运行,强拍落点与上衣第4纽扣相平,弱拍顶点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动作幅度0.2米。
收式:将旗(棒)高举(与起式动作相同),在乐曲结束前3拍向右肩运动,结束前两拍还原于起式动作,最后 1 拍落旗(棒)。
(起式与收式动作做4拍)指挥左手辅助指令:(用左手表示演奏程序)
第零套:将左手高举成握拳状。
第一套:伸出食指,其余四指成空握拳状。
第二套:伸出食指、中指。
将拇指、小指、无名指并于掌心。
第三套: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
将拇指、小指并于掌心。
第四套:将拇指并于掌心,伸出其余四指。
第五套:将五指伸开。
第六套:伸出拇指、小指,其余三指向掌心弯曲。
第七套:将五指指尖并拢在一起。
第八套:将拇指、食指伸开,其余三指向掌心弯曲。
第九套:将食指伸开,指关节自然弯曲成“勾”状,其余四指成握拳状。
第十套:将拇指伸开向下,其余四指握拳状。
指挥鼓号队要敲哪套,必须出示左手指令。
(3)大鼓:
(不演奏)上端切点与上衣第1 纽扣相平,不能挂下。
挂带十字交叉于背部,左右手前后自然摆动。
(演奏)见指挥举旗(棒),右手持槌儿高举过头,从侧方看与人体夹角 30 度,左手扶握大鼓左上方鼓卡。
击鼓方法:强拍向下运行,弱拍向上运行,演奏1小节打一强拍时(1拍延长音1 × 01),将槌儿挥舞过头,而后落槌。
演奏 8 分音符时,垂直击鼓(平击)。
(4)大镲:
(不演奏)用尼龙绳将镲系劳,绳长短以队员能3 个手指为宜。
镲绸0.6 × 0.6 米。
双手持镲前后自然摆动。
(演奏)双手持镲位于胸前,镲面稍向左倾,镲中孔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演奏强拍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运行,弱拍相反。
演奏 1小节一强拍时(1拍延长音1×01),左手向左上方,右手向右下方挥舞大镲。
从正前方看,双臂伸直,与人体夹角 30 度闭击演奏时,可双镲合扣一起。
(5)小镲:
(不演奏)同大镲。
镲绸0.4 × 0.4米。
(演奏)双手持镲位于胸前,镲中孔与上衣第2 纽扣相平,大小臂夹角 60 度。
闭击演奏可以双镲和扣,也可以右镲垂直轻磕左镲中部,在休止符处压住左镲。
(6)小鼓:
(不演奏)在身体右侧挂鼓,左肩右挂,鼓面稍向右倾,鼓圈与上衣第 4 纽扣相平,双手各持槌,前后自由摆动。
(演奏)双手持槌儿高于鼓面,采用左手虎口向上,右手虎口向下的自然持槌法演奏,第四套退旗曲,小鼓队员在击鼓圈演奏时(符号),可用鼓槌击小鼓上部鼓圈,也可用双槌打花棒,打花棒时,用一只鼓槌敲击另一鼓槌的头、尾部。
(7)小号、少年号:
小号带有三个话塞键,又叫三音号。
少年号单弯管号,又叫青年号。
少年号右手持号,不演奏时,将号口夹于肘关节部位,大小臂夹角约90度,号弯管与地面平行。
演奏时将号平举,单手举号。
小号右手持号,不演奏时,号位于胸前,号口朝下。
演奏时双手持号,将号平举。
(三)队列与步伐
(1)向左、右转:以左(右)脚为轴,向左(右)转90 度,不准自由左转弯、右转弯、向后转,按向右转动要领向后转180 度。
队伍行进中不能倒退,横着走。
(2)踏步走:抬脚时,脚尖自然下垂,距地面约10 公分,踏步速度每分钟 116 拍至 120 拍。
(3)走位时间:行进走位总时间以 3 至 5 分钟为宜,时间过短不能完成图形的调度,过长会给人以拖沓的感受。
每个设计图形定位时间以8 秒至16 秒为宜,定位时间短,图形连续变换,看不出图形要点,定位时间长,视觉单调。
(4)行进走位原则:宁紧勿松,多方少圆,动作敏捷,速度稳定。
(5)整场演奏不能超过 8 分钟,参队以 0 套为间奏曲,上下场可打 0 套间奏曲,也可以直接奏指定套曲。
(四)服装与鼓号旗
(1)服装的选择要有少先队鼓号队的明显标志,颜色要协调,色彩搭配要合理,指挥着装要与队员有明显区别。
鞋、帽、袜子、手套要与服装配套,袜子、手套均为白色,鞋子一般用白色胶底或穿白色靴子。
(2)大鼓、小鼓、号上要装饰有星星火炬的鼓旗、号旗。
指挥棒上要有指挥旗
第四篇:鼓号队解说
生命的律动
尊敬的领导来宾们:
十月的天空,鼓点激越;
十月的天空,号声嘹亮。
如东县实验小学鼓号队正向我们走来。
这是一支奋发向上的队伍,他们吹奏出成长的欢乐。
这是一支激情洋溢的队伍,他们敲响了青春的乐章。
(太阳)
是初升的太阳,蓬勃着生命萌发的力量;
是初升的太阳,点燃着生命伊始的激情;
我们满怀朝气,憧憬梦想,去面对辽阔的未来。
我们积蓄力量,迎接挑战,去开辟崭新的天地。
我们是实验小学的阳光少年,我们向着蓝天攀升,让生命在阳光中勃发。
(幼苗)
勃发的是生命的展望,
勃发的是生命的期待。
瞧,一粒种子,孕育着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着阳光,带着斗志而来。
是一株幼苗,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终有一天,他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是一株幼苗,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终有一天,他将长成一棵栋梁之材。
(方块圆)
吹奏出欢快的音符,是童年的色彩。
击打出美妙的旋律,是童年的舞蹈。
我们汲取大地的力量,尽情成长。
看,我们步履坚定、阵容整齐。
听,我们号声激昂、鼓点雄壮。
就像生命中每一次健康茁壮的成长,
就像在人生道路中踏出的每一步坚实的脚印。
我们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懂得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律动,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飞翔。
(雏鹰展翅)
看,雏鹰从这里起飞,
舒展她亮丽的翅膀,
飞越童年美好而天真的梦想!
看,雏鹰从这里起飞,
承载着成功的渴望
呼唤起我们共创辉煌的力量!
看,雏鹰从这里起飞,
用充满爱心的人生理想。
托起中国新一轮蓬勃的太阳!
(五角星)
欢快的节奏,催人奋进;
跳跃的音符,荡人心弦。
挺立着的是一种精神,飘扬着的是一种信念
这是共产主义的情怀,这是少先队员的信仰。
我们今天是少先队的小主人,明天将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
我们从小要树立远大志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花朵)
沐着和煦之风,迎着鲜艳的红旗,
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我们像朵朵花儿灿烂开放。
自由、美丽,芬芳,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以浓浓书香,绽放在人生的花园。
(光芒)
这是一种红色激情的燃烧,
这是一份金色童年的美好。
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在园丁的辛勤哺育下,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明天,我们将大放光彩,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天,我们奏响时代的凯歌
明天,我们放飞理想、展翅飞翔。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着未来而奋发图强!
第五篇:鼓号队活动
《鼓号队活动》课程纲要
一、课程说明
鼓号齐鸣是少先队组织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礼仪形式。
一支训练有素、装备齐整的队伍不仅可以集中体现出少先队员有组织、有纪律、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精神面貌,而且可以使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仪式进行得庄严、热烈、程序分明。
它可以活跃少先队组织的各项活动,锻炼队员的自主、自理能力,吸引更多的少先队员团结在队周围,使他们热爱队组织,积极参加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少先队组织中不断锻炼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使普及型鼓号队员鼓手认识鼓号的名称和各部分的结构及在合奏中的作用功能,学会打鼓,能打全套鼓谱,原地打鼓,鼓
点鼓轮清楚,会打一些简单的花样;号手掌握号的结构原理,每个号队队员能吹四个音符,能吹简单号谱;提高型鼓号队员鼓手行进间打鼓时,手、脚协调一致,鼓谱不乱;号手在行进间吹号气口掌握正确,步伐不乱。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鼓号乐理知识,掌握吹号、打鼓的技巧和基本技能。
培养他们的手、脚动作协一致。
能熟练地运用鼓谱打好大鼓、小鼓、镲等乐器,还要学会较复杂的花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集中授课,使学生了解鼓号队的作用和功能,掌握一定的鼓号乐理知识,掌握吹号、打鼓的技巧和基本技能。
2.鼓队和号队以小组为单位单独训练。
3.在小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配合训练。
(包括行进、队列变换)
(三)情感与态度
1.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锻炼队员的自主能力,通过鼓号队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在校内为各大节日、活动助兴,烘托气氛鼓舞士气。
在校外能参加有意义的庆祝活动,展示少年儿童的风貌。
三、课程内容
(一)号手的基本训练
1.姿势。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吹奏姿势。
2.呼吸。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即:吸气如“闻花”:吸气时切忌耸肩,好象在闻一朵芬芳的鲜花。
不论吸气速度的快与慢,横隔膜都做收缩下沉,腰腹部同时自然地向外膨胀。
呼
气如“吹土”:呼气时切忌鼓腮,又似觉花上有土需要吹掉,不论呼气力度的强与弱,横隔膜和腰腹部的肌肉都必须保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控制气息的流动又能在吹奏高音时产生足够的气流冲击力量。
呼吸方法对学生来主比较难掌握,因此必须循序渐进,反复演示,让学生仔细揣摩,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试吹。
讲解与示范:立正姿势,手持号身四分之一处,将号嘴放在嘴唇中央,上下各半的位臵上。
静止状态时,舌带在口中平放,舌尖自然舔往上牙尖。
吹气时,将舌尖往后拉,嘴发“TU”音。
练习时,一不要过分地用号嘴压迫唇部肌肉,二不要用气过猛,并尽量保持喉头部位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避免初学吹号时容易产生牙齿松、头晕眼花、胸及咽喉部位疼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4.长音和单吐音的练习。
长音练习的基本要求是明亮、饱满、平直而圆润;单吐间练习的要求是清脆、干净、圆润而富于弹性。
学生要反复练习,在教师讲解和示范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力求熟练掌握。
5.强化练习。
在长音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做些力度变化,很强、很弱的、渐强的和渐弱的等。
在单吐音练习时以每分钟60拍渐快至120拍的速度做双吐音的吹奏练习。
舌头在口中一来一往发出连续不断的“TUKU”声。
在前四条练习的基础上再做一些特殊节奏划分,连断音相间、广音程的分解和弦练习,加强嘴唇的耐久力、柔顺力,加强口型与气息的相互配合。
(二)姿势正确。
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力求使学生正确掌握。
立正姿势,将鼓身向身体右侧倾斜45度角。
两手分握鼓棰时要松紧适度。
太松容易使鼓棰脱落,太紧则易使手掌及小臂产生过度的紧张,影响发音的质量和速度。
2.节奏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后,以学生练习为主。
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学生基本掌握节奏后,也可以二人、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练。
学习演奏小军鼓应先以每分钟30拍渐快至60拍的速度在五种主要节奏型中反复认真的练习。
3.技巧练习。
采用每分钟60拍渐快至120拍的速度在两条主要节奏型练习中进行左右手快速交替的“双击”和“三击”练习。
学生必须反复练习,力求熟练掌握,可以课内课外结合起来练。
(三)大鼓、镲的基本训练 1.大军鼓的演奏。
按谱进行训练,关键是掌握节奏和力度,速度要稳定,注意强弱,动作幅度适当。
2.军镲的演奏。
方法和要求与大军鼓一样。
注意节奏和力度,速度稳定,强弱分明,动作幅度适当。
大军镲演奏强拍上的×时,应以较强的力度将两片镲叶从左上方到右下方交错擦击;演奏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时,以较小的幅度,左右手迅速翻转进行连续两次的斜向擦击即可。
(四)指挥训练 1.姿势正确
主要的指挥姿式有:将指挥棒向右上方斜举45度为“各就位”;将指挥棒移至正前方45度为“预备”;此时小军鼓手两手分将鼓捶臵于鼓面,号手起号;指挥棒第一次向右下方落下时显示演奏速度,第二次垂直落下时起乐。
整个演奏结束前四小节处重复前述的“预备”动作,前两小节处空中划一圆圈并于最后一小节处下落,全体队员恢复演奏前的立正姿势。
2.要求音乐感觉好,姿态优美,动作清楚有力,熟悉每部分的整体训练。
(五)合奏、队列及其他 1.分组齐奏训练。
首先将大军鼓和大军镲,小军鼓、青年号分作三组单独进行齐奏训练。
根据各组乐器的演奏特点分别施以不同的演奏要求。
(1)除了掌握稳定的速度外,大军鼓和大军镲必须在力度上,将强拍和弱拍演奏出明显的差别。
(2)小军鼓必须将所有的节奏演奏得十分清晰,强弱分明。
(3)青年号除了掌握稳定的速度和统一的音高标准外,还应根据号谱的表情要求进行适当的层次处理,使之能够完美地表现出一个个独立的音乐礼仪思想。
2.整体合奏训练。
进行乐队的合奏训练,除了要求每一个队员都要养成看指挥的习惯外,还应当要求每一个队员都学会在演奏中用耳朵去注意其他声部的演奏效果,以保证整个乐队合奏时,速度、力度及表情处理的统一与协调。
3.队列训练。
鼓号对中各种不同乐器前后排列的一般顺序是:青年号、大军鼓、大军镲、小军镲和小军鼓。
由于不同礼仪形成的需要以及具体演奏场地的限制,鼓号队既可以以方阵的队列排列,也可以数路纵对或数路横队的形式出现。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时安排:总36课时(其中集中授课10课时,其余分组训练)。
(二)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学生。
(三)教学建议:
1.鼓号队一般共有82位学生组成。
其中:小鼓32名,大鼓8名,小镲16名,大镲8名,号手16名,指挥1名,副指挥1名。
男女生分配,男生均为号手,女生均以打大鼓(高年级)、小鼓(低中年级)、大镲(中、高年级)为宜。
2.活动时间。
普及阶段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学习鼓号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三至五年级学生中选拔队员进行集中训练,每周两次或多次。
号手则要挑选好队员,每天训练半小时,这期间还可以分散练习,但每周必须与鼓队进行合奏练习。
3.辅导教师以学校聘任为主,也可以聘请校外及社会力量。
4.对鼓号乐器要有专人保管,注意乐器的维修,设专用房间存放鼓、号及服装。
(四)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或考查方式,但是做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练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记录,作为“优秀鼓号队员”评选条件。
3.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记入学生档案袋。
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完成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在活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