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概论5-高炉冶炼的基本原理(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煤气分布得到改善,中心煤气明显发展, 从而有利于均匀炉缸温度。喷吹后,煤气中的H2 量增多,气体粘度减小,煤气渗透能力提高。 (3)炉缸冷化,顶温升高,有热滞后现象。
炉缸冷化是指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风口 前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燃烧产物所 能达到的温度)降低。
热滞后现象是指高炉增加喷吹量后,由于 入炉总燃料量增加,炉温本应升高。但在喷吹之 初,炉缸温度不升反而暂时下降,过一段时间后, 炉缸温度才上升的一种现象。
为液态,金属铁与炉渣也完全分离开来,金属铁 经固体焦炭缝隙往下流动。
金属铁在下降过程中继续渗碳,并且不断吸 收由液态渣中还原出来的铁和其他合金元素。
炉渣则在下降过程当中,由于还原作用, FeO含量继续降低,SiO2和MnO含量也由于Si和 Mn还原进入生铁而有所降低。
另外由于熔剂CaO不断溶入渣中,故渣的碱 度不断提高。
很显然,只有当F>0时炉料才能下降;F愈 大,则愈有利于炉料顺利下降;当F接近或等于零 时,则炉料产生难行或悬料。
需要指出的是,要使炉料顺利下降(可简称 为顺行),不仅要求整个料柱的F大于零,而且还 要求各个不同高度截面上和同一截面不同位置上 的F大于零。
显然,某处的F=0时,则该处的炉料 处于悬料状态。
高炉内不断出现的自由空间只是为炉料的下降 创造了先决条件,但炉料能否顺利下降。还取决于 下述的力学关系:
F=Q-(P1+P2+△P)=Q有效- △ P 式中 F—炉料下降有效作用力; Q—炉料的自重; Pl—炉料与炉墙之间的摩擦力; P2—炉料之间的摩擦力; △ P—上升煤气对炉料的阻力; Q有效—料柱有效重量。
八 高炉强化冶炼
高炉强化冶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量, 即提高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提高产量的途径是提高冶炼强度和降 低焦比,生产中主要采用的措施有:
精料、高压操作、高风温、富氧鼓风、 加湿与脱湿鼓风、喷吹燃料等。
1 精料 全面改善原料质量,为高产、优质、
低耗打下物质基础,精料的具体内容可概 括为“高、熟、净、匀、小、稳”七大大降低,从而完全 熔化成液态,并呈滴状下落。
同时,初渣也由于流动过程的均匀化 作用、上升煤气流的搅拌作用和固体碳的 还原作用,成分趋于均匀,渣中FeO含量降 至2%~3%,至此进入滴下带。
软融带的温度范围大致在1000~1200 ℃之间。
(3) 滴落带 铁水和炉渣沿焦炭之间缝隙下降; 矿石经过软融带进入滴下带时,已完全熔化
释放的热量由炉缸煤气传递 。
(5) 炉缸区 炉缸区内汇集渣铁,进行最后的渣铁反应。
七 炉料下降条件
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炉料在炉内的运 动是一个固体散状料的缓慢移动床。炉料 均匀而有节奏地顺利下降,是高炉顺行的 重要标志。
炉料下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高炉内必 须不断产生使其下降的自由空间。
70%左右的焦炭在风口前燃烧生成煤气; 炉料在炉内产生体积收缩、并由固体散料转 化为液体炉渣和铁水、直接还原消耗碳素以及定 时放渣、出铁。 这些使炉缸下部经常保留着较大的空间。
(7)改善炉料的高温冶金性能 高温冶金性能主要包括高温还原强度、
还原性、软熔特性等。 人造富矿的高温还原强度对块状带料柱
透气性有决定性影响,而高温软融性特性影响 软融带结构和气流分布球团矿在高温还原条件 下,强度变差,影响炉料顺行。
一般在大型高炉上只使用部分球团矿。
2 高压操作
指提高高炉内煤气压力。提高炉内煤气压力是 由煤气系统中的高压调节阀组控制阀门的开闭度来 实现的(如图2-20所示)。
(2)提高风温能为提高喷吹量和喷吹效率创造 条件。风温提高后,鼓风动能增大,有利于活跃 炉缸,改善煤气能量的利用,同时炉缸温度升高, 为提高喷吹量和喷吹效率创造条件。
风温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造热风炉实现的。
4 喷吹燃料
指从风口或其它特设的风口部位向高炉 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裂化气等各种 燃料。 • 喷吹燃料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是: (1)炉缸煤气发生量增加,煤气还原能力 提高。高炉喷吹燃料后,煤气中的CO含量 提高(即煤气还原能力提高)。
缩短矿石在炉内的还原时间,改善还原过程。 但粒度不能过小,否则会恶化高炉内料柱透气
性,炉尘增多,使煤气流分布失常。 按“净”的要求,入炉料应筛除粉末(小于
5mm的物料)。 按“匀”的要求,矿石应进行分级入炉,可以
改善高炉内软融层的透气性,有利于降低焦比。天然 矿石可分为8~15mm和15~30mm两级。烧结可分为
还原性和造渣性能,促进高炉热制度的稳定和炉况 顺行。
尤其是采用高碱度烧结矿时,还原粉化率低、 软化温度和还原度高又可减少熔剂加入量。
所以增加熟料比既有利于降低焦比,提高冶 炼强度,又有利于高炉顺行。
(3)加强原料的整粒工作 “净、小、匀”都是指精料程度,可统称为整
粒。 按“小”的要求,入炉矿的平均粒度要小,可
形成了部分低熔点化台物,这样就为软 化和熔融创造了条件。
(2)软熔带 矿石从开始软化到完全软化;软熔带的形
状和位置对高炉内的热交换,还原过程和透气性 有着极大的影响。
矿石在下降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接近 和达到其熔化温度等温线水平时,开始软化。接 着发生熔融,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塑性层, 此叫作软熔带。
§2.5 高炉冶炼基本原理
一 炉料在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二 还原过程
还原反应是高炉内最基本的化学反应。
三 高炉炉渣 四 生铁形成 五 高炉风口区碳的燃烧
六 高炉内的状况
图2-14
(1) 块状带(固体炉料区) 炉料仍保持块状状态; 在这里发生游离水蒸发、结晶水和黄铁
矿分解、铁矿石间接还原等现象。 同时炉渣在这一区域里发生固相反应,
(5)合理的炉料结构 指入炉炉料组成的合理搭配,应以获得最
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前提。合理的炉料结构,应 当符合下列要求:
具有优良的高温冶金性能,包括高温还原 强度、还原性、软熔特性等;
炉料中,以人造富矿为主,炉料的成分能 满足造渣需要,不加或少加熔剂等。
从理论上和高炉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使用单一 矿石并把熟料率提高到100%是合理的,然而目前还 没有一种理想的矿石能够完全满足现代大型高炉强 化的需要。
(4)稳定原燃料化学成分 入炉原料的成分,尤其是矿石成分的稳定
是稳定炉况、稳定操作、保证生铁质量及实现自 动控制的先决条件。
否则,高炉生产会受到很大影响。要保证 炉料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稳定,减少入炉料成 分的波动,关键在于加强原料的管理,搞好炉料 的混匀和中和工作。原料的混匀主要是在原料场 中进行。
对整个高炉料柱而言,煤气在料柱中流 通时产生的压力降为:
△P=P炉缸-P炉喉 ≈P热风-P炉顶 式中 P炉缸—炉缸煤气压力;
P炉喉—炉喉煤气压力; P热风—热风压力; P炉顶—炉顶煤气压力。
由上式可知,提高炉顶煤气压力(如 高压操作)或降低热风压力有助炉料下降。
一些研究者研究得出,煤气通过炉内 料柱各带时,产生的压力降计算式有所不 同,但总的来说,影响高炉煤气通过料柱 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料柱的 透气性和煤气的流速等因素。
初渣就在这里形成了。初渣成分特点 是,由于尚未经过炉渣成分的混匀过程, 熔剂CaO也尚未参与造渣、并且矿石此时 大部分已还原成FeO或金属铁,
所以初渣中FeO的含量较高,碱度为 自然碱度(即与矿石本身的碱度相似),各处 成分不均匀。
在软融带,还原形成的金属铁开始以 “冰柱”形式经固体焦炭块的间隙往下流 动,初渣就从“冰柱”中分离出去,
因此,富氧鼓风后应注意提高风温。在鼓 风中实行喷吹燃料同富氧和高风温相结合的 方法,统称为综合鼓风。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 1.高炉内物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 2.高炉炼铁中铁还原具有什么规律? • 3.高炉内铁的还原方式有哪些?生铁中的
Fe是如何还原出来的? • 4.高炉煤气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1820.12.18Friday, December 18, 2020
(3)富氧鼓风后,炉缸理论燃烧温度升高, 炉顶温度下降,炉缸温度提高。富氧鼓风后, 单位生铁的煤气量减少,高温区下移,下部热 交换区扩大。
(4)富氧鼓风后,煤气中的CO含量提高, 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间接还原发展。富氧鼓风 与喷吹燃料相结合,对还原更有利。
(5)富氧鼓风后,鼓风带入热量减少,高 炉热量收入降低。
高压操作的程度常用炉顶煤气压力值表示。一 般常压高炉炉顶煤气压力低于130kPa(绝对压力), 凡炉顶煤气压力高于此值者为高压高炉。当前的高 压水平一般为140~250 kPa。新设计的巨型高炉,炉 顶压力可到300~400 kPa 的水平。
高炉高压操作示意图
3 高风温
(1)提高风温有利于降低焦比。高炉内热最收 入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风口前碳素燃烧放出的化 学热,二是热风带入的物理热。热风带入的热占 总热量收入的2%~3%。
(4)喷吹燃料后,喷吹料柱压差普遍升 高,随喷吹量的增加而增加,下部压差增 加较多。
(5)喷吹后生铁含硫量降低,质量提高。 高炉喷吹燃料后,炉渣脱硫能力提高,
允许适当降低生铁含硅量。因此,喷吹更 适于冶炼低硫低硅生铁。
5 富氧鼓风
富氧鼓风工艺流程 1—冷风管;2—流量孔板;3—氧气插入管;4、8—压力表;5、10—截止阀;
此外还应重视高温冶金性能及合理的 炉料结构。
(1)提高矿石品位 指提高入炉矿石的含铁量。 是高炉提高产量和降低燃料比的首要内容。 矿石品位提高后,脉石量减少,减少了单
位生铁的熔剂用量,降低了单位生铁的渣量,使 高炉冶炼单位生铁的热量消耗减少,产量提高, 同时又能改善高炉下部透气性,有利于顺行。
(2)增加熟料比 烧结矿和球团矿统称熟料,也叫人造富矿。 增加入炉的熟料比,可以改善矿石的透气性、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2:37:3022:37:3022:3712/18/2020 10:37:30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822:37:3022:37Dec-2018-Dec-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2:37:3022:37:3022:37Fri day, December 18, 2020
因此,炉料不顺行的现象,不仅可能 在高炉上部或下部出现,也可能在某一截 面上的某一区域出现。
通常情况下,当炉型、原料和操作操 作制度一定时,Q有效变化不大,因此,F的 大小主要受到△P的影响。
△P是煤气流通过高炉料柱时的压力 损失,也即克服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而造 成的压力损失,可近似地看作上升煤气对 下降炉料的浮力。
目前主要有四种炉料结构:(1)100%酸性球 团矿,配加一定量的石灰石;(2)以酸性球团矿为 主,配加超高碱度烧结矿;(3)100%自熔性烧结 矿;(4)以高碱度烧结矿为主,配加天然矿或酸性 球团矿。
采用什么样的炉料,应根据具体条件,即合理 利用资源。
(6)改进焦炭质量 焦炭质量的变化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有:焦炭
同时,由于温度升高,炉渣的流动性也不断 增加。
炉渣经过风口时,焦炭灰分中的SiO2、 Al2O3溶入炉渣而使其碱度又有所下降。
炉渣进入炉缸时又出现经过风口被氧 化的金属铁被再还原,及脱硫反应等一些 变化,最后到达炉缸形成成分确定的终渣。
(4)风口带(焦炭回旋区) 焦炭作回旋运动; 主要发生碳素的燃烧,产生炉缸煤气,燃烧
6—氧气流量孔板;7—电磁快速切断阀;9—电动流量调节阀;11—放风阀
富氧鼓风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有: (1)提高冶炼强度。富氧鼓风后,风中含氧量的增
加,则每吨生铁需要的风量减少;若保持入炉风量 (包括富氧)不变,冶炼强度可提高,增加产量:若焦 比有所降低,可望增产更多。
(2)生产单位生铁时,富氧鼓风之后,煤气量略有 减小。
强差变差时,焦炭入炉后,粒度组成变化较大,在 炉内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粉末,会影响料柱透气性, 以及大量焦炭进入渣中,使渣变粘稠,造成炉子难 行和悬料;
高温下焦炭的反应性越好,碳的熔损大,焦 炭粒度迅速粉化,恶化料柱透气性,破坏顺行;焦 炭中的硫增加,高炉炉料硫负荷增加,渣量增加, 焦比会升高。
因此,可以说,降低焦炭中的硫及灰分也是 高炉强化冶炼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