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考命题十种设问方式及解答要求
答题技巧(关系类)

中考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关系类
例题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 (1) “中国梦”与个人梦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实 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人有责,人人受惠。 础上的。小华一家人在参加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 · 我 (2) 实现“中国梦”,要以个人梦的实现为前提和基 础;实现“中国梦”又可以促进个人梦的实现。 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一 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 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 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中考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关系类
【设问方式】
一般是“谈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关系”“这两者(三
者)之间有什么关系”“A对B有什么作用、影响” 。
【答题思路】
①总:总述A与B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等) ②分:分述A对B的影响、B对A的影响。 ③总:联系教材知识准确答出正确观点或行为,句式
为:因此,我们应该……
政治中考命题十种设问方式及解答要求

政治中考命题十种设问方式及解答要求一、直接式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材料中提到"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那么: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这一"最大的实际"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列举式设问:※材料中提到"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那么党的路线、方针、国策有哪些呢?(请分别列举你所知道的党的路线、方针、国策各一项。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三、概括式设问:(体现、反映、说明了什么)1、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下列材料中所包含的观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艾滋病防止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正法》等新的法律法规在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2)初中三年级学生王某被同学拉进游戏机室玩赌博机。
短短20天,他输掉了月生活费300元,又输掉了向同学借的400多元。
他不敢向家里要钱来还,于是去农贸市场抢劫,在慌张逃跑时将事主推倒,事主因此身受重伤,王某最后因抢劫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答: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若不及时改正,一般违法也会发展成犯罪。
(3)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或宣布无效。
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初中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一、直接式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典型题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朵朵鲜花争艳,才有春天的美丽”。
由此可见,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请问: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如何关爱集体?答(1)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①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力量。
二、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 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 或 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 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 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典型题例:1、某校初三(1)班同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采取访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手机问题作专项调查。
下面是他们整理出来的材料。
近半我国手机发展的现状及影响现状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2003年新增用户6269万,总用户接近27亿,平均5人—部手机,超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
某中学有1/3以上的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什么?答案:“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变为老百姓的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②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使我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考政治热点——思想品德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一、直接式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典型题例: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朵朵鲜花争艳,才有春天的美丽”。
由此可见,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请问: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如何关爱集体?答(1)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①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力量。
二、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 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 或 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 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 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典型题例:1、某校初三(1)班同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采取访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手机问题作专项调查。
下面是他们整理出来的材料。
近半我国手机发展的现状及影响现状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2003年新增用户6269万,总用户接近27亿,平均5人—部手机,超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
某中学有1/3以上的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什么?答案:“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变为老百姓的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②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使我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和答题思路

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一、政治答题公式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3.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5.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6.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7.怎么办的别名=====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10.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11.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12.实践题①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二、政治答题方法1. 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 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 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①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②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③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①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②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③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④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4. 关于“图表、表格、”类题型解题方法: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初中思品试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解读

初中思品试题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解读1. 概述思想品德是初中学科之一,它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和创新精神。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解并正确回答思品试题是提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初中思品试题设问方式,并给出对应的答题思路解读。
2. 道德伦理类题型2.1. 伦理思辨题问题:自私与利他二者如何兼顾?解读:这是一个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要求考生分析自私和利他的关系。
在回答时,可以从道德的角度出发,提出自私和利他之间的平衡点,例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但也要考虑到他人的需要。
2.2. 道德情感题问题:什么是爱?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阐述爱的道德情感的问题。
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爱,例如亲情、友情和爱国情感。
在回答时,可以结合实例,阐述爱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2.3. 道德学问题问题:人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问?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探讨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学问的问题。
在回答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例如科学、人文和艺术等,阐述各种学问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 创新思维类题型3.1. 创新意识题问题:如何培养创新意识?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讨论培养创新意识的问题。
在回答时,可以提出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阅读、思考、实践和与他人交流等,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阐述。
3.2. 创新实践题问题:请设计一个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创新方案。
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问题。
在回答时,可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提倡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和加强环境管理等,并给出相应的理由和可行性分析。
3.3. 创新价值观题问题:创新是否总是好的?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探讨创新价值观的问题。
在回答时,可以提出创新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从个人和社会角度出发,综合分析创新的利弊,提出自己的看法。
4. 智慧学问类题型4.1. 智慧判断题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智慧?解读:这是一个要求考生表达对真正智慧的理解的问题。
中学考试政治十大类型主观题答题技巧

实用文档中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认识”型简答题设问方式:“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方法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初二学生张某将李某肥胖的脸形十分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
并以“猪头”为名,张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认为张某侵犯了李某的人身权利,李某便理直气壮地对张某大打出手。
请运用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李某行为的认识。
(5分)(1)李某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肯定**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1分)(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未成年人进行自我保护的时候,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分)(3)所以我们要学会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结论:必须依法进行自我保护)(2分)二、“启示”型题目设问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解题方法: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在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提炼的基础上,从中先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然后再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阅读下表,并简要回答问题苏州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视引进先进技术。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评析”型题目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
解题方法: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先理论后分析);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一、政治答题公式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3.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5.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6.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7怎么办的别名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11.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12.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结合材料分析回归提问得出结论表态(青少年的做法)13.实践题1.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2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3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二、政治答题方法1. 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 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 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4.. 关于图表、表格、类题型解题方法: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中考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

中考政治问答题解题方法A、直接式设问:设问方式:直接式问答题一般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有哪些”、“有和关系”“怎样的趋势”等形式提出问题。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要做到“简明、准确、完整”。
“简明”是答题时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答题的要点列出来;不必展开叙述。
“准确”是在简明的基础上,要求所答的内容必须科学,符合题意。
“完整”即答案的要点必须齐备,每一层含义都不可缺少。
B、非直接式设问一、认识、理解型题设问方式:“如何认识”、“谈谈你对……..的理解、“谈谈你对……..的认识”等。
不仅要求我们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解题方法:①是什么——即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事错。
②为什么——,即说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
③怎么办——即国家、社会、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二、启示、警示型题设问方式: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警示、谈谈你的体会、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悟出什么道理等。
解题方法:①材料说的是什么——即对所给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归纳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识和道理。
②对此我们怎么办——推论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三、评析、评价型题设问方式:一般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观点或某一行为作评析、谈谈你对某某的看法解题方法:①评——判断对错,明确其性质(一般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②析——分析说理,运用教材知识说明判断的依据,即为什么对,为什么错;③结——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言行,指出正确的观点或做法(即应怎么做)四、漫画型题解题方法:找准漫画与知识的连接点,看懂漫画,读懂寓意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和基础。
①看“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能补充说明画面不便给出但又十分重要的信息。
②观“画”。
一是观察画中的人或物,这是理解漫画寓意的基础,二是观察画面的细节,漫画往往就是通过某些细节彰显寓意,因此观察漫画必须注意观察细节。
(超精华)初中思想品德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初中政治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一、政治答题公式1.初中政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也是做每个习题的最基本思路)2.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3.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4.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5.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6.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7怎么办的别名=====出主义+建议+办法+启示8,每个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9.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11.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12.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在关键是搞清涉及到那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13.实践题(1).班会: 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2)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3)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二、政治答题方法1. 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 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 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C、解决问题(怎么做)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4.. 关于“图表、表格、”类题型解题方法: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这个只需要熟悉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答题就可以。
二、“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解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回答这类题目时,首页要判断是对还是错,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六、“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较直观的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对比,“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对比的数据归纳整理,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七、“体现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
回答的时候,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
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是: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八、“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回答的时候要对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回答这类为什么题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一、“是”型题目。
这个只需要熟悉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答题就可以。
二、“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解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答复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答复这类题目时,首页要判断是对还是错,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六、“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拟直观的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比照,“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比照的数据归纳,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七、“表达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表达了什么?、怎么表达”等等。
答复的时候,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表达这一知识点。
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是: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八、“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答复的时候要对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答复这类为什么题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答复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中考政治-常见题目设问方式与答类题目思路方法归纳

答题思路: 答题思路:
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 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课本上找到 答案, 答案,也不必要作太多的联系。
二、材料说明什么?体现什么? 材料说明什么?体现什么? 反映什么? 反映什么?
图中数据反映了什么? 图中数据反映了什么?
考查学生的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考查学生的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概括能 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力、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启示、警示(告诉…道理) 启示、警示(告诉…道理)
重点考查学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 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 是从材料中正、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 警示则侧重于从反面行为中认识其严 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面行为中认识其严 重性应吸取教训。 重性应吸取教训。 答案的语言表述多为: 答案的语言表述多为: 材料反映了(什么事实、问题…… 等同于上 材料反映了(什么事实、问题…… 一问题类型),应该(怎么做…… ),应该 ……) 一问题类型),应该(怎么做……)
四、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 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 感想、体会(比较全面的问题) 感想、体会(比较全面的问题)
重点是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 题思考的深度。 题思考的深度。 解答对策: 解答对策: 1、材料分层、提炼各层中心意思:是什么 、材料分层、提炼各层中心意思: 2、结合课本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 、结合课本回答“ 题”:为什么 3、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怎么样 、怎样解、治安、 、角度:绿色、科技、人文、治安、 安全…… 安全 2、个人: 、个人: 熟悉各国礼节、风俗习惯,以平等、 熟悉各国礼节、风俗习惯,以平等、开放的 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 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 提高英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英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于外国人打交 道时,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道时,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了解奥运会的政策法规等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

中考政治答题十一类题型技巧一、“是什么”型题目这个只需要熟悉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答题就可以。
二、“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解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回答这类题目时,首页要判断是对还是错,或者是不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六、“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较直观的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对比,“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对比的数据归纳整理,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七、“体现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
回答的时候,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
所以解题的思路就是: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八、“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回答的时候要对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全面把握,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回答这类为什么题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 典型题例:
• 1、材料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农业 示范县”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 ”。恭城县从推广沼气开始,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 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 的“猪---沼---果”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裕路。
• 材料二:恭城县大岭山自然环境恶劣,山上都是石 头,很荒凉。1991年,不向命运低头的大岭山村民 开始在乱石荒山上浓度撬石坑种桃树。邻村的人取 笑他们说:“大岭山人穷疯了,连石缝也云撬。”可大 家没有退缩,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山上苦干。如今, 大岭山人在山上种下1200亩桃树,水果总产量达80 多万公斤,2005年,全屯人均纯收入5900元。
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 路
• 二、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 点?)
•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 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 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 的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 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 映了什么。
• 2、随着世界各国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食 品、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相继在国际市 场上登台亮相。
• 请问,提倡绿色消费有何意义?
• 六、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 要样做(说)?(理由)
• 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 “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 ,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 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 接到间接、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 赵女士和商店两次纠纷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 2、材料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生产1美元的国民
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 。美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都在70%以上,我国只有39%。当前我国的劳动生产 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全世界90%以 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发明专利 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 •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初中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简)

初中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简,主观题解题步骤按照:“审题——联系书本知识——组织答案”三大步骤进行初中政治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简)一、活动方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文艺汇演等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走访等二、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基本思路:现象+本质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即说明了什么事或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意思)②透过这些事和观点揭示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主要是答这一步)三、谈作用、影响、意义(一般回答三个“有利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如:①有利于提高青少的(身心健康、创新、环保、节约、奉献等)……意识和观念,(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高……能力②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科技建设……)的发展③有利于构建(创新型大省、创新型国家、和谐社会、幸福社会)……四、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理由)、谈重要性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②为什么—原因(不这样做的危害)+意义注意:原因是指做法的好处、作用或危害,意义是指有利于……五、“提建议、措施、怎么做、做法、打算”等类型格式套用(思想+行动,即:宣传、做法、斗争三步骤),不必要每个句子都照搬,学会增删取舍。
1、国家、政府、社会:①大力宣传。
知识,提高公民的。
意识和观念②制定相关的措施(法律法规),加强……;开展……(举2例或以上)。
【“坚持对外开放……。
等国策和……战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讲到经济时再用这点】③严厉整治、打击……违法行为,规范……行为(秩序)2、学校:①宣传……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观念②制定并坚决执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加强……,举行(一些具体活动、做法)……③引导学生要学会……同行为做斗争,(学会自保、自救)3、个人、青少年:①树立……意识,增强观念,大力宣传……知识②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做到……(举两个实例)③举报……行为,同……言行做斗争(涉及青少年使命时也可使用这些语句)树立远大理想,正确树立成才目标,肩负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发扬……精神(艰苦奋斗、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等),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体质,磨砺意志,将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家乡、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中考命题十种设问方式及解答要求
一、直接式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能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材料中提到"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那么: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也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这一"最大的实际"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列举式设问:
※材料中提到"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那么党的路线、方针、国策有哪些呢?(请分别列举你所知道的党的路线、方针、国策各一项。
)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三、概括式设问:(体现、反映、说明了什么)
1、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下列材料中所包含的观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艾滋病防止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正法》等新的法律法规在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2)初中三年级学生王某被同学拉进游戏机室玩赌博机。
短短20天,他输掉了月生活费300元,又输掉了向同学借的400多元。
他不敢向家里要钱来还,于是去农贸市场抢劫,在慌张逃跑时将事主推倒,事主因此身受重伤,王某最后因抢劫伤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答: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若不及时改正,一般违法也会发展成犯罪。
(3)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或宣布无效。
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或者具有一致性) .
四、例证式设问:(列举事例证明观点或原理。
①举出新的事例证明观点或原理;②使用题干材料证明观点或原理;怎么样)
※、同学们当中有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例吗?请举一例,并作简单评析。
如:有的同学抄作业、考试作弊,这是不诚信的表现,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们应该讲诚实守信用,不抄袭,不说谎。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等。
※、中学生小明的家乡在广东粤北山区,10年前曾是有名的贫困山区:靠山吃山,导致乱砍乱伐,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差,连饮水都困难;经济落后,但超生现象严重,社会风气每况愈下……前不久,一个亲戚从家乡来到小明在东莞的家,告诉他家乡发生变化了:国家教育拨款下来了,兴建了各级学校,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县里引进了外资,帮助村民发展环保产业,许多人家盖上小洋楼了;城里的技术员常常下到乡里,带给我们很多发财致富的金点子;现在新水厂建起来了,我们喝水不用愁了;农业税全免了,我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结合材料和初三政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小明家乡的变化中,哪些事实说明国家坚持了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哪些事实说明国家坚持了科教兴国战略?哪些事实说明"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①国家拨款教育,兴建学校;城里的技术员常下乡,帮助农民发财致富等,说明国家坚持了科教兴国战略。
②引进了外资,发展环保产业;建起新水厂等,说明国家坚持了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③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家盖上小洋楼;喝水不用愁了;农业税全免了等,说明"农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
五、理解式设问:(为什么、怎样认识、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意义)
1、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自主创新。
也请你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当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2、你对"八荣八耻"中的哪一条感受最深?请把你的感受简要记录下来。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使我感受最深.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类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骄奢淫逸,享乐主义,既有害于个人成长,也会损害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使我感受最深.
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公民要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违法乱纪的行为损害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生活的秩序.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使我感受最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劳动者的总体素质不高,制约了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因此,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精神,践行科学行为,努力成才,为国争光.
六、建议式设问:(解决问题、怎么办)
※小巧是某中学初三学生,2011年9月的一天,在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他看见小偷正在偷一乘客的钱包,就上前抓住小偷,结果,被小偷打伤,住进了医院。
⑴请你帮小巧想两个与小偷作斗争的好办法。
提醒被偷的乘客,加强防备(或叫其它乘客一起与小偷做斗争);拨打110电话报警;建议司机把车开去派出所,将小偷抓获。
七、活动式设问:(参与或设计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内容,许多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
你参加过这些活动吧!下面,我们来进行"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如:"节约能源,利国利家利大家"等。
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⑵.设计了一道问卷题,并附上答案,准备用来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们的节约意识和节约的行为的状况。
问卷体现节能环保的精神,符合逻辑,答案正确。
⑶.向大家宣传当今我国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给我们的警示。
当今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警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八、归类式设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漫画中的二十个字的内容分别属于哪个文明?请用线条把相关内容连起来: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九、辨析式设问:
※材料二: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在新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将原来的"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改为"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删去了原来"见义勇为"的字眼,代之以"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
我们一起来讨论:"见义勇为"该不该删掉?
你赞成以下三种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只选择其中一种回答)
学生甲:我认为应删除"见义勇为"。
理由:我赞成甲的看法。
因为:中学生年幼力薄、经验不足、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乙:我认为不应删除"见义勇为"。
理由:我赞成乙的看法。
因为: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丙:我认为应把"见义勇为"改为"见义智为"。
理由:我赞成丙的看法。
因为:这样既不会使未成年人作无谓牺牲,又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
十、表态式设问:
※青年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认真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创新创造条件;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创新意识;多动脑、多动手,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