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中考模拟题(贵州)中考模拟(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贵州中考模拟卷(二)
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卷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艨艟.(chōng)叩.击(kòu)习以为常.(cháng)
B.萦.带(yín) 无端.(duān) 鼠.目寸光(shǔ)
C.磬.口(qìng) 掺.杂(cān) 对答如流.(liú)
D.彷.徨(páng) 角.逐(jiǎo) 心有余悸.(jì)
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绵延惊骇翻山越领不求甚解
B.疆域缥缈起承转合狂忘自大
C.赃物蕴含索然无味媚上欺下
D.烦燥热衷如梦初醒自欺欺人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贵州的豆豉火锅、牛肉粉、碗耳糕都是贵州人味同嚼蜡
....的美食。

B.电影总是让人瞬间体验悲欢离合
....,心甘情愿地变成影像的俘虏。

如《战狼2》就让人瞬间热血沸腾,重燃军人梦。

C.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D.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途中,任何形式的螳臂当车,都是不自量
...力.。

4.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熟练标准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根本要求。

B.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C.奋斗就是每一天都艰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一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

因此,人应该奋斗。

D.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翻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________开展,在历史中国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________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

对于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________的价值观念局部。

A.协和说明核心B.协调阐述核心
C.协调说明中心D.协和阐述中心
6.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林语堂先生在《浮生六记》的英译序中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B.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使你在黑暗中感受到阳光;亲情,是你得意时的棒喝,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

C.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经典作品《洛神赋图》,充分表达了他“三绝〞中的“画绝〞。

D.贵州有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织金洞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7.以下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B.他们不时惊慌地扭头往后看,好似有人在跟着他们似的。

C.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
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8.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春节假期,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许多家庭每晚必看的节目。

____________可见,美好的诗词一直栖息在我们的世界里。

①屏幕下唤醒的却是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②在懵懂学语、尚未识得几个汉字的童年,父母就已经教我们背诵了许多的诗词,“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几乎成为所有小孩子的本能记忆。

③舞台上比拼的是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精通程度。

④更不用说从接受正规的教育开始,诗词曲赋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
9.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斋名。

B.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C.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温庭筠是初唐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学过他的《商山早行》。

10.以下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

B.《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大迁移〞指的是国共合作北伐。

C.《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如果说“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了孙悟空的勇敢,那么“三调芭蕉扇〞那么更多表现了孙悟空的机智。

D.《格列佛游记》熔现实与梦想于一炉,将两者进行比照,用虚实的反差来到达挖苦的艺术效果。

卷Ⅱ
(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1)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3)三十而立,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十二章》)
(4)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

(6)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7)《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元曲赏析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心古》,完成第12题。

(共5分)
山坡羊·潼关心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1)选出对该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山坡羊·潼关心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心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那么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那么文言文,完成13~16题。

(共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13.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屋舍俨然
..____________
(2)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大道之/行也B.不独/子其子
C.复行/数十步D.其中/往来种作
16.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甲、乙两文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请参照例如,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4分) 例如: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是和平安宁的,这就是
“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0题。

(共10分)
败在优势上岂不可惜
申国华
①三人出门,一个人带伞,一个人带拐杖,一个人空手。

回来的路上恰逢下雨,结果,拿伞的衣服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人好好的。

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莽撞地走,跌倒好几次;空着手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没事。

②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就是这样。

一些人不是败在缺陷上,而是败在优势上:淹死的多数都是会游泳的,股市赔钱的多数都是懂技术的,开车出事故的都是会开车的……仔细分析,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多不是不懂技术,不是因为缺陷而失败,而是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侥幸心理占据了上风,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败在了优势上。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技术等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但,这些优势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

客观情况、周围环境、经济开展等哪一样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有的优势将可能变成劣势,如假设刻舟求剑、一意孤行、麻痹大意,也许会发生逆转,导致失败。

一个粗心农林工未灭的烟蒂,引起了广东肇庆市的一场森林火灾;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人员的重视,导致了美国“哥伦比亚号〞飞船失事;因疏忽少上了一颗马掌钉,拿破仑的将士被俘,导致了战役的失败,也直接导致帝国灭亡。

这些事例中的责任人都不是外行,而是内行,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他们的优势酿成了事故,导致了失败。

④万事皆有因,百病皆有根。

失败,除了客观因素之外,关键还是个人主观因素。

为什么溺亡的多数都是会游泳的?因为一般不会游泳的人要么不下水,要么有救生圈等保护措施,所以,很少发生危险,而会游泳的才经常下河。

为什么会败在优势上?因为具有一定优势之后,有的人往往容易产生松懈情绪、麻痹思想;有的人心存侥幸,感觉没问题;还有的那么是从个人经验出发,主观判断,不顾客观现实,等等。

结果,往往看似原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甚至直接导致失败。

⑤“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势。

防止在优势上栽跟头,既要提升优势层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谦虚谨慎,遵循规律。

小心驶得万年船。

从事的工作再简单,也要认真对待,做好每一个细节。

一心为民、
具有钉子精神的雷锋,在三尺票台上十年如一日的优秀乘务员李素丽,把群众的困难时刻记在心里、随叫随到的水电工人徐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从事的工作越复杂越要小心谨慎,越要重视打根底、谋长远,严防自己被自己的优势打败。

⑥别败在优势上。

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自己无法左右更不能改变,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别败在自己手上,尤其是别败在自身优势上,只要小心再小心,相信许多人能够做得到。

17.仔细阅读文章,作者主要是围绕哪个论点展开行文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在第④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本文对“失败与优势〞的看法,请你谈谈如何防止自己“败在优势上〞。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1~25题。

(共13分)
她和母亲的“战争〞
①她一直和母亲不和,似乎是从娘胎里生出来就不和,自她懂事那天起,就开始和母亲对着干,摔锅砸盆,走泥浆路跺脚,整个一副败家女加叛逆女的模样,惹得母亲屡屡动手。

最后,母女关系越来越僵,直至她已经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很少和母亲说话。

②母亲看到她生了孩子,仿佛在心里一下子对她宽容了许多,尽管也是很少和她说话,但是在行动上却显得格外“殷勤〞。

③她的丈夫经常出差,留下一个刚满月的孩子和她在家,有时候吃饭都成问题。

母亲也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女婿出差的消息,日日给她送饭,送的都是她喜欢吃的,变着把戏做给她吃,尽管这样,她仍是对母亲没好气。

④农历十月,一场雪来得迅猛,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雪就下到脚踝深。

看到雪下得这么大,她料想母亲一定是不会来了,哄睡了孩子,一个人下厨,下了一包泡面,端出来,正要吃,门铃响了,她一愣,从猫眼里往外看,是母亲,手里拎着饭盒,一头的雪白,鼻孔里还冒着热气。

⑤一开门,母亲就说:“孩子,等急了吧,这是你最爱吃的城门楼那家的包子,小的时候记得有一年下雪,你一门心思闹着要吃,我懒,没给你买,你闹到大半夜也不肯睡……〞
⑥母亲说到这里,陡然间停住了,因为母亲瞄了一眼她的脸,似乎木然着,没有表情,于是接着说:“孩子,趁热吃吧,鸡丁馅儿的,还有白菜羊肉馅儿……〞
⑦她开始望着母亲的手,尽管戴着的手套刚拿下来,还是像胡萝卜一般红,嘴里冒着微弱的热气,她心里微微有了触动,嘴里吐出了几个温软的字:“妈,我们一起吃吧,你用热水烫烫手,别冻着……〞
⑧“我就不吃了,我在包子铺吃过了,你吃,孩子,吃了才有奶水,宝宝重要。

〞母亲支吾着答复。

⑨她咬了一口羊肉馅儿的包子,格外地鲜、香,她吃着吃着,却逐渐吃不出味道来,她的心里装满了对母亲的愧疚。

⑩那个雪天,母亲是走着回到五六公里以外的家的。

B11隔几日,她遇见了一个同学,同学告诉她:前几天我在城门楼遇见你的母亲了,怀揣着一袋包子,唯恐包子冷了,包在大衣里往外走,过上坡桥的时候,好几次差点滑倒,我开着车,于是就送了她,问她到哪去,才知道是往你家赶,送到你家附近的时候,她下车了。

你真幸福。

B12听了朋友的话,她觉得瞬间有股东西梗在自己的喉管里,两眼泉从眼眶落下来,她开始抽泣,喉管里,布满了母亲几天前送来的包子馅的味道……
B13后来,她和母亲持续了近30年的战争,被雪天里的一袋羊肉白菜馅儿包子给瓦解了!
21.文章标题《她和母亲的“战争〞》能否改为《她和母亲》?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中母亲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为什么写“喉管里,布满了母亲几天前送来的包子馅的味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2021年3月4日,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盛装打扮的苗族姑娘在跳木鼓舞。

当日,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清江苗寨的村民们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翻鼓活动,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村民欢聚一起,以跳木鼓舞、斗牛等传统形式,共同祈福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清江翻鼓节是保存较为完好的苗族传统活动之一,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于2021年年入选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6.请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以上材料所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的翻鼓节入选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之际,班里准备举行庆祝活动。

请你设计三个活开工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清江村的翻鼓节历史悠久,并且入选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有十一个年头。

在此,请给为清江翻鼓节不停奔波并做出突出奉献的张明忠老人写几句称颂语。

(10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9.(一)话题作文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每一个驿站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或弯或直,或深或浅。

朋友啊,想想看,在人生旅途上,该留下怎样的串串脚印。

俗话说“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你不必顾盼,只需奋力前行。

请以“留下脚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题目:我把掌声送给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书写标准工整;④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参考答案与点拨
1.A(B.yín—yíng;C.cān—chān;D.jiǎo—jué)
2.C(A.领—岭;B.忘—妄;D.燥—躁)
3.A(“味同嚼蜡〞指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D(缺宾语,应在“眺望世界〞后加“之门〞)
5.B
6.A(句号放在引号内)
7.B(A.排比;C.比喻、排比;D.设问)
8.C
9.D(温庭筠是晚唐诗人)
10.B(指长征)
11.(1)岱宗夫如何(2)濯清涟而不妖(3)四十而不惑(4)略输文采(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
12.(1)D(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到不管王朝兴起或者衰弱,苦的都是百姓)(2)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3.(1)整齐的样子(2)憎恨
14.(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自在、自得其乐。

(2)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15.A(大道/之行也)
16.例如一: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小孩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例如二: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男有分,女有归〞。

17.假设只凭主观判断,不顾客观现实,那么容易败在优势上。

18.举例论证;文章第③段通过列举森林火灾、飞船失事、帝国灭亡的例子,论证这些“内行人〞最终都败在了自己的优势上,使论证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9.第④段首先提出观点“失败,除了客观因素之外,关键还是个人主观因素〞;紧接着举例论证,举出“溺亡的多数都是会游泳的〞的例子,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最后再次强调假设只凭主观判断,不顾客观现实,那么容易败在优势上这一观点。

20.例如:我们往往容易败在优势上。

因此,在平时我们应该根据客观现实随时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时,更要谦虚谨慎,在冷静分析客观实际的情况下再去着手做,切忌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21.不能,文章以《她和母亲的“战争〞》为题,其含义有三个方面:一是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文章的线索;三是能突出表现母爱的伟大,使母亲的形象更为高大。

2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被冻的手的颜色比喻成胡萝卜的红,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母亲在寒冷的天气里买包子的不易,从而表现出母亲对“她〞的关切和爱。

23.宽容,疼爱孩子,任劳任怨。

24.这句话表达了女儿深深地被母爱浸润了心灵,浸润了肺腑,感受到了母爱的香甜,母爱的伟大。

25.欲扬先抑,文章开篇写“她〞与母亲一直不和,到后来写“她〞和母亲的和解,突出了母亲对“她〞的关爱与宽容。

26.例如:贵州丹寨以翻鼓活动迎春耕。

27.例如:①庆祝清江翻鼓节演讲比赛②清江翻鼓节书画展评③清江翻鼓节征文比赛
28.例如:尊敬的张老前辈:您好!为了能让苗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代代流传下去,您放弃了诸多本该颐养天年的大好时光,东奔西走,任劳任怨,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非凡的奉献!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将清江翻鼓节继承创新,发扬光大的。

29.略。

第四单元检测卷〔九上赠送〕
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
第一局部
(1~5题23分)
1.在以下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6分)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

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中点明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厂家折.(shé)本大甩货,原价上千的高档包包,全部按清仓价处理。

()
(2)血是从他背上涌流出来的,他的脸色由通红变得煞.(shà)白。

()
(3)一些黑心商家在大米中还掺.(cān)杂一些霉米进去混淆视听。

()
3.下面文段中第①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
从2021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我国首次,而且也是全球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
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④这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顶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清晨,我们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苏醒,在重重的山与滚滚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来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金黄的光影
②草叶间的露珠,显现出彩虹的光泽
③那看来沉郁的山景,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④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5.综合性学习。

(7分)
2021年9月3日,金砖五国会议在厦门举行,今年十岁的金砖还只是个生机勃勃的少年,金砖机制下的五国如同紧紧握起的拳头,彼此传递力量。

值此盛会,学校举办了“我看金砖会议〞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以下列图是世界局部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结合图表,说说金砖五国碳排放量在生产和消费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2021金砖五国会议会标,请简要描述概括其寓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好朋友明明不想参加这次活动,他说:“这些都是政府操心的事,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不用理会。

〞你会怎样劝说他参与活动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局部
(6~21题4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答复6~7题。

(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以下对这首诗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
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7.“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答复8~12题。

(13分)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

操行介洁①,为邑人所敬。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家至贫,常终日绝食②,邻里或以薄少③致馈。

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

隆寒披纸裘④,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耳,受之无伤也。

〞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⑤等耳傥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卒辞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介洁:耿介高洁。

②绝食:没有吃的。

③薄少:微薄的东西。

④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⑤万钟:优厚的俸禄。

⑥傥:假设。

8.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家至.贫____________(2)县尉谢生遗.以袭衣____________
(3)先生未尝.有求____________ (4)卒辞.之____________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
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10.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