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飞翔的鸽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飞翔的鸽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鸟类》,详细内容围绕“飞翔的鸽子”展开,通过观察、探索和体验,
让幼儿了解鸽子的身体结构、飞行原理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鸽子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飞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
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鸽子的飞行原理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鸽子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鸽子模型、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鸽子,让幼儿描述鸽子的特征。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鸽子的生活习性和飞行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鸽子模型、图片和视频,讲解鸽子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飞行原理。
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鸽子飞行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鸽子特点。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鸽子手工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提问,检验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鸽子,关爱环境。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飞翔的鸽子
2. 内容:
鸽子的身体结构:头部、颈部、翅膀、尾巴等。
鸽子的生活习性:喜食、群居、飞行等。
鸽子的飞行原理:翅膀振动、气流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心中的鸽子”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描绘鸽子的形象,表现出鸽子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了解更多鸟类知识。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重点:掌握鸽子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
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理解鸽子的飞行原理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
和发展需求。
对于幼儿来说,掌握鸽子的基本知识是基础,而理解飞
行原理和与人类的关系则更具挑战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
导幼儿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理解
这些难点。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1. 鸽子模型:应选择真实、形象的鸽子模型,有助于幼儿直观地
了解鸽子的身体结构。
2. 图片和视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展示鸽子的生活
习性和飞行场景。
3. 实验器材:准备与鸽子飞行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气球、羽毛等,让幼儿亲身体验飞行原理。
三、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解析:
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带领幼儿观察校
园内的鸽子,引导幼儿描述鸽子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激发幼
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教具和多媒体资源,详细讲解鸽子的
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飞行原理。
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简练、生动,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易于理解。
3.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鸽子特点,并进
行手工制作等活动。
这一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和动手能力。
四、板书设计
1. 板书飞翔的鸽子
2. 内容:
鸽子身体结构:用图片或简笔画展示头部、颈部、翅膀、尾
巴等部位。
生活习性:用关键词描述鸽子的食物、群居特点等。
飞行原理:用图示或简笔画展示翅膀振动、气流等。
五、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鸽子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解析: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相关活动,如参观动物园、开展环保主
题活动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的意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懂。
2.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强调重要信息。
3. 以故事化的方式讲解,增加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幼儿充分观察和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简洁明了地讲解,避免拖沓。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手工制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幼儿,给予每个人回答的机会。
2. 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3.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合适的时机,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鸽子,激发兴趣。
2. 利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你们觉得鸽子是怎么飞
行的?”
3. 通过观察和讨论,自然过渡到课程内容的学习。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
操作。
4.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幼儿的回答反馈如何。
5.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后反思是否及时,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进措施是否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