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湖南卷模拟考试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模拟试题(一)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畏缩不前的人是“井底之蛙”,只有敢于豁出去的人才会看见更加广阔的天空。
(huō)
B、切莫以为嫉妒是一种违背人类德行的情感,其实,嫉妒也是人的正常心理之一。
(jí)
C、“铿锵玫瑰”悄然枯萎,“中国长城”岿然耸立,昨天的收获与失落,让我们悟出:不能期待完美,体育
比赛本来就是这样。
(kuī)
D、在不明所以之前,一定要先学会按捺自己的情绪,耐心观察,以免事后生发悔意。
(nà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或许当学生看到鼓励和寄予希望的评语时,他们的心灵会受到震撼,他们的自信会在瞬间建立。
B、直捷的政治反抗再英勇、再激烈也只属于政治范畴,而阮籍似乎执意要在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上闹一
番新气象。
C、新年的钟声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朋友,别再沉缅于往事,不要虚度光阴,快带着理想上路吧!
D、鸟类的迁徙是指鸟类种群在其夏天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大规模的、有规律的、季节性的
运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前段时间我们对HP惠普新机6828进行过简单介绍,现在这款新机终于面市,但尚未走向消费市场。
B、深受其害的音像企业的老总说,随着我国电影、电视行业和音像制品行业的发展,盗版也在蔓延。
C、此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D、孔子能在几千年前提出民主的观念实在令人景仰,可惜封建统治者利用了儒学与孔子,误导了大众。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伯华要求各地一定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围困群众,最
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B、该活动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在全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该所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起到
了良好的效果。
C、200多年来,蒸汽机、发电机、汽车、飞机和计算机的相继问世和应用,大大拓宽了产业领域和提高
了劳动生产率。
D、当你给野生鼠类一个过敏源的时候,免疫细胞可能没有太大的反映,但是如果你把同样的过敏源给无
菌鼠,它们全都会发疯。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美天文学家提出星光罩理念
在搜寻太阳系外行星时,遇到的最主要阻碍不是太空光学望远镜有限的观测能力,而是恒星发出的强烈
星光。
它淹没了恒星周围行星的反射光,让人们无法观测行星。
至今,在解决星光问题上,科学家采用的
常规做法是在太空光学望远镜的镜头前安装遮光罩来遮挡星光。
然而,遮光罩的方法存在局限性,部分原
因是光线在遮光罩周围会产生衍射,从而影响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韦伯斯特•凯什宣称找到了解决星光问题的更好方法——将遮光罩从太空光学望远镜前取下,放置到太空中。
据7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介绍,凯什
基于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创立的光学理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来搜寻太阳系外行星的太空望远镜系统,这一系统由“恒星遮光板”和太空望远镜两部分组成,该星光罩呈花瓣形状,直径大约35米,安放在离
太空光学望远镜2万公里的太空中,“花瓣”用来遮挡恒星的光芒,而“花朵”中间的孔洞可以供行星发出的
微光通过。
这不仅能够免去光线衍射现象,同时也能几乎完全阻挡住强烈的恒星星光。
当天文学家要聚焦观测某个特殊的星系时,他们可以让星系、太空中的星光罩和太空光学望远镜处于三点一线,最终在没有星系星光干扰的情况下研究恒星附近的行星。
凯什介绍说,他用计算机模拟和1/1000大小的模型对花瓣形状的星光罩进行了测试,两者的结果均显示星光罩能够极大地减少星光的干涉作用。
如果将星光罩同先进的望远镜(如美国宇航局计划于2013年发射的韦伯太空望远镜)相结合,天文学家就可以直接获得太阳系外行星的成像。
凯什估计,星光罩和光学望远镜这种一前一后的设计能观测到远在100光年处的行星,因此在以地球为球心、半径为100光年的宇宙天体中,那些类似太阳系的星系都可以是其研究的对象。
对于凯什提出的方案,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太阳系外行星专家马克•库兹内表示,星光罩的概念没有得到相关的检验,因此可能会出现无法意料的技术问题。
加州工学院的太空望远镜专家查尔斯•贝奇曼就认为,让星光罩精确地在某个位置稳定一定时间以便望远镜捕捉到行星图像也许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但是,凯什表示,最新提出的设计方案比现有的方法具有更佳的光学特性,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凯什说,“恒星遮光板”可以让恒星发出的光芒衰减百亿倍,使太空望远镜能观测到行星,甚至辨认行星上大陆、极地和海洋等地貌特征,以及甲烷、氧气和水等可能与生命有关的物质。
5、下列关于“星光罩”的功能的解说,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免光线的衍射现象。
B、研究恒星附近的行星。
C、阻挡强烈的恒星光芒。
D、利于行星的微光通过。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星光罩理念的提出目前尚处于一种理论的假设阶段,还没有经过相关实践的检验。
B、让星光罩长时间精确地固定在某一位置,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难度。
C、在星光罩的作用下,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太空望远镜捕捉到太阳系外行星的图像。
D、凯什通过多种测试发现,星光罩能够极大地减少恒星发出的强烈星光的干涉作用。
7、“最新提出的设计方案比现有的方法具有更佳的光学特性”,句中“具有更佳的光学特性”所指的一项是【】
A、不仅能够免去光线的衍射现象,又能几乎完全阻挡住强烈的恒星星光。
B、这一系统由“恒星遮光板”和太空望远镜两部分组成。
C、能使星系、太空中的星光罩和太空光学望远镜处于三点一线。
D、它将遮光罩从太空光学望远镜前取下,放置到太空中。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探索太阳系外的行星时,由于忽视了行星周围反射光线的存在,加之受望远镜视程的限制,所以无法观测到行星。
B、星光罩和光学望远镜配合使用能够观测到很远很远以外的行星,因为这一方案比现有的方法具有更佳的光学特性。
C、“恒星遮光板”可以让恒星发出的光芒衰减百亿倍,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一定能够将其长时间固定在太空中。
D、尽管凯什宣称找到了解决星光问题的更好方法,但是,人们要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外的行星尚需假以时日。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待漏院记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①,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②启行,煌煌火城③。
相君至止,哕哕銮声。
金门未辟,玉漏犹滴。
撤盖下车,于焉以息。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④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⑤,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⑥之。
忧心忡忡,待旦而入。
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土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
私心慆慆⑦,假寐而坐。
九门既开,重瞳⑧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
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选自《四部丛刊》本《小畜集》
【注解】①品物:万物。
亨:通达。
②相君:对宰相的敬称。
③火城: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④兆民:百姓。
⑤灾眚:灾祸。
荐至:接踵而至。
⑥厘:矫正。
⑦慆:长久不绝。
⑧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子,此指皇帝。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门未辟,玉漏犹滴(辟:开)
B、兵革未息,何以弭之(弭:平息)
C、奸人附势,我将陟之(陟:提拔)
D、用规于执政者(规:规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五行之佐,宣其气矣
B、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相君其有思乎?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C、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
D、车马玩器,何以取之
悬于宰相,可不慎欤?苍生以之而富庶
1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能使国家安定太平的一项是【】
A、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
B、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C、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D、九门既开,重瞳屡回。
相君言焉,时君惑焉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天道到圣人,从自然到社会,从宏观到微观,由远及近,以古论今,步步深入,环环相扣。
起笔以“德”字作为全篇立论的依据,给人以凛然感。
B、文章通过对贤、奸、庸三类宰相的描述和评判,表达了作者公正无私,勤政安民的吏治主张,富有进步意义。
C、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待漏院临朝前的大臣们的不同心态进行对比,颂扬了敢于直谏的贤相,鞭挞了谄上欺下的奸臣,指责了碌碌无为的庸员。
D、尽管本文“似箴似铭”、“非骈非散”,但都继承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一面,具有平易晓畅,结构严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特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文言文翻译、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21分)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小题3分)
(1)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译文:。
(2) 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译文:。
(3) 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6分)
秋词刘禹锡行秋徐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这两首诗一反悲秋作品常用的低唱哀吟的情调,在构思上另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又能各树一帜。
具体而言:《秋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先从反面立意,以“自古逢秋悲寂寥”反衬“我言秋日胜春朝”,突出诗人对秋的独特见解。
第三句既是实景,又是诗人不甘沉沦,昂然不屈的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从中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行秋》运用了。
15、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1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架梁之椽,。
(杜牧《阿房宫赋》)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恪守心灵的绿色杨永平
⑴城市拥挤的缝隙,偶尔夹杂着一大片或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撒满树木花草所特有的绿色。
四季不停地变幻着,可这些树木花草却始终保持人工剪辑定型了的姿势,它们在阳光下默默地伫立着,在风雨中微微地颤抖着,在钢筋水泥马不停蹄的蚕食下顽强挣扎着。
⑵绿色是城市的营养师,无论是多么浓厚的废水废气,多么狂妄的风沙尘暴,它们都会尽心尽力地将之吮吸、吞吐、消化,然后不间断地散发出它们自己生命里产生的清鲜、光彩和活力。
绿色也是城市的美容师,它们无所顾忌地放纵自己所特有的魅力,给枯燥的生活画上了几分缤纷和生机,给人类日渐僵冷的面孔上描摹了些许温暖和笑意。
⑶于是,绿色成了城市居民呼吸新鲜空气和联系自然的窗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点点生息之地。
⑷总有些喜欢绿色的人,常常不经意地来到绿色身边,然后在悠闲的徜徉中不经意地接受着绿色的洗礼。
他们之中有老人,也有小孩,有运动员,也有病痛者。
他们都需要这样的绿色来透透空气,来清清头脑,免得整日畏畏缩缩紧紧张张的被风刮倒,被疟疾袭击,他们知道新鲜的视觉、清鲜的气息才能换回强壮的体魄,而强壮体魄是产生旺盛精力的关键。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大家都仿佛与绿色融合在了一块。
大家都在扮演带着不同表情却有着同样目的的角色――乞丐,生存的乞丐。
整天拖着在温室里培育出来的纤弱白嫩失去血色的躯体,捧着正在趋向枯竭、干瘪和麻木的意识,向着这些苟延残喘的绿色不停地乞讨,乞讨它们的施舍,乞讨它们的庇护。
⑸我是一个成长于村野最终又脱离了村野的人,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城市的绿色总没有乡村的绿色来得自然、质朴和温情。
城市的绿色是被人拘束了的宠物,就像动物园的猛兽,威貌不变,可内在的气质却有了很大程度的褪色。
城市的绿色总是被那些叫作花工的人预先定植了形状和高度,甚至是色彩的浓淡调配,它们失去了自由生长的权利。
乡村则不同,放眼望去满目葱茏,各种绿意遍布村落,就连家里的墙壁、屋顶都逃不脱它们的攀爬。
各种绿色随意地摆弄着自己所构思的、喜欢的、创作的任何一种姿势,无需受人摆布,也无需担心受限制,想弯就弯想直就直,想往哪延伸就往哪延伸,想在哪扎根就在哪落脚。
我常跑到它们中间,躺在它们怀里,或嬉戏,或亲抚,尽情地享受它们供给的丝丝缕缕的乐趣和恩赐。
在这里,天高云淡,唯有爽凉宜人的风徐徐吹拂;唯有高一阵低一阵的鸟鸣虫音啁啾如乐;唯有清静恬雅的泥土芬
芳扑鼻润心。
这里,仿佛一部没有休止符也无主题的魂灵大合唱,恣肆任意而又轻幽曼妙,是真正的天籁。
⑹可惜的是,我最终却没能永远坚守住这块圣地,我还是走了,远远的脱离了乡村,带着自己给自己套上的世俗的锁链闯入别人的城市,一天天毫无目的地游走于单位和单位之间,为了名和利苦苦地撑持着。
⑺其实,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之外,还有一块心灵的绿色,它茂盛在每个人的精神沃土上。
它们不以美丽的外表示人,它们独自体现着生命的本质,既承接阳光雨露,又历经电闪雷鸣。
它们无形却胜过有形,因为一个人的心灵如果失去了绿色,也就失去了善意,失去了真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⑻心灵的绿色是原生的,也是人造的。
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不同的社会影响和生存抉择又给人不同的风雨霜雪。
慢慢的,有些人的心灵成了一块龟裂的土地,没有养分的供给,再繁茂的苍天古木也会枯萎;有些人的心灵成了一个龌龊的垃圾场,再高贵的物品也会在阳光下肮脏腐臭;有些人的心灵却是一片春天,一泓甘泉,再贫瘠疮痍的境遇,也能长出青草绿树奇花来。
⑼心灵的绿色,是一块人所恪守的精神处女地,禁受不得任何的蹂躏和亵渎。
有伟人说过“生命只有宽度,没有长度,只有在宽度里发挥弹性,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
”心灵亦如此,它就像一块等待开垦的荒山,只有辛勤地耕耘、播种、浇水、施肥,才会长出绿色,长出希望,长出甜蜜。
否则,荒地一如既往地荒芜,贫瘠将一如既往地贫瘠,甚至最终被淘汰和驱逐。
⑽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连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心灵的绿色却是这家园里的耕耘者、护卫者。
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
这,应是我们必须要经常坚定地绵延的一种信念!
⑾在每个为远离乡野生机而痛心的时刻,我只有不断地向自己诫言:恪守灵魂的高度,恪守生命的绿色!
16、请简要概括“城市的绿色”、“乡村的绿色”和“心灵的绿色”各自的特点。
(每点中都要出现关联词,且不超过20字)(4分)
答:。
17、谈谈你对文章第⑽段中划线句子“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的理解?(4分)
答:。
18、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是恪守了心灵的绿色?(4分)
答:。
19、文章的标题是“恪守心灵的绿色”,作者为什么从城市与乡村的绿色写起?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
答:。
六、文章赏析(16分)
20、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6分)
⑴简析《恪守心灵的绿色》的构思技巧
⑵简析《恪守心灵的绿色》的语言特色
⑶简析《恪守心灵的绿色》的主题思想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和”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多音多义字,有“和平”、“和谐”、“应和”、“搀和”等义项。
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称之为“和”,社会没有战争平等互利称之为“和”,两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也是“和”……不同的场合,它的含义不尽相同。
中国人历来十分注重“和”:“礼之用,和为贵”,“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和气生财”。
中医讲“和”利于身体健康;民族讲“和”有利于民族团结;居家过日子讲“和”,则“家和万事兴”。
“和”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联想和感悟,请以“说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1D(nà)2C(缅-湎)3A(应为“面世”。
“面市”指走向市场,“面世”指问世)4B、(“起到”与“效果”搭配不当,应改为“收到”)
二、5B(这是星光罩和太空光学望远镜两者结合起来运用的功能);6C(在星光罩没有得到实践证实的情况下,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图像还十分困难)7A(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段的信息可以得出结论)8D(A以偏概全,部分原因是光线在遮光罩周围会产生衍射;B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C 项说“科学家可以将其长时间固定在太空中”,于原文无据,系无中生有)
三、9D(劝诫);10C(A、代词,“它的”;副词,“大概”。
B、介词,“于”;语气助词,“呢”。
C、介词:在。
D、介词“用”;连词,因为)11D(权臣营私弄权,混淆皇上视听)12A(以“勤”作为立论的依据)四、13(1)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
(2)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来归附。
(3)如果像这样,那么即使宰相被打入死牢,或流放远地,也不是不幸,而是完全应该的。
14.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诗人听蝉、赏溪、观叶,“动”无处不在,这种“动”与诗人内心的“静”紧密勾连。
因“心”静,才有赏景的情趣,聒躁的蝉鸣才变成了悦耳的筝音,一叶生浪的细小变化才未逃出作者锐利的目光。
这种手法渲染了安谧恬静的氛围,从中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详的心态。
15(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机上之工女。
五、16、城市的绿色:虽然被人宠爱,但缺乏内在的气质;乡村的绿色:因为不受拘束和限制,所以是真正的天籁;心灵的绿色:既有原生的属性,又受后天教育的影响。
17、因为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要耕耘好、保护好这个家园,必须依靠人类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精神,依靠人类文明健康发展。
18、摆脱世俗的锁链和名利的束缚,主动承接、历经生命中的阳光雨露、电闪雷鸣,在生命有限的宽度里发挥弹性,提升生命质量。
19、作者先写城市和乡村的绿色,是为后面写心灵的绿色作铺垫。
这样写,既使文章衔接自然,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人们对“心灵的绿色”的理解和恪守。
六、(1)提示:文章先从城市和乡村的绿色写起,为后文写面心灵的绿色作了铺垫。
这样写,既时文章衔接自然,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人们对“心灵的绿色”的理解和恪守。
(2)提示: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可读性。
如把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绿色进行对比,把城市的绿色比作“动物园的猛兽”,写乡村绿色不受人摆布和享受乡村绿色的乐趣时,运用排比增强语气等等。
(3)提示:作者呼吁人们要摆脱名缰利索,主动接受自然的洗礼,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持心灵的纯洁。
七、写作提示:写好本文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拟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结构形式:①先揭示“和”的含义,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各个领域“和”的具体表现,然后揭示“和”的重要性,最后谈怎样才能做到“和”。
②先从反面举例,然后揭示不“和”的危害,指出“和”的重要。
③正反对比着写,可以在阐释“和”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结果等方面对照着写。
附:参考译文
天道不说话,而万物却能顺利生长,年年有所收成,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天吏在疏通运行它的元气。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四方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那是由于三公商讨了治国纲要,六卿职责分明,宏扬了皇帝的教化。
由此可知,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是取法于天的缘故。
自古以来善于辅佐国君治理天下的相才,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屈指可数的。
这些人不但有德行,而且都勤劳不懈。
况且早起晚睡,侍奉国君,卿大夫尚且如此,更何况宰相呢!
朝廷从建国初期就沿袭前代的制度,在丹凤门右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表示要辛勤料理政事。
当那宫殿望楼微见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已起身赴朝,辉煌的灯光将皇城照耀得光亮通明。
宰相的车驾来到,鸾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时宫门未开,玉壶里的更漏水还在不停地流滴。
于是,宰相撤除车上的逢盖,下车后在待漏院里休息。
在等候上朝的时刻,宰相大概在思考问题吧?
他或许在想,老百姓还没过上太平日子,应考虑怎样使他们平安;各方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来归附;战火未息,用什么方法来平息;田园荒芜,怎样让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尚未任用,我怎样推荐他们;奸诈的小人在朝掌权,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不能调和,灾祸接连发生,我愿意辞去相位向上天祷告来消除灾殃;五种刑罚运用不当,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请求修养德行来矫正它。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宫门开后,善听各方意见的天子离得很近。
宰相说出了心理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国家的政治风气因此清明平静,黎民百姓因此富裕安乐。
如果能像这样,那么统领百官,享受优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