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购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3= 4×6= 2×9= 36-17=
28+53= 5×7= 62-23= 47+43=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36+5-18 45-18+20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为本节课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图片,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胖胖应付多少钱?
师:假如你们是顾客,你们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答兴趣浓,积极性高。

师:老师选出了其中一个问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师: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
生:可以先算出来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1个蛋糕的价钱。

3×4=12(元)12+6=18(元)
师:没错,老师还发现有些同学这样列式3×4+6,6+3×4你们会计算吗?
师:要想知道如何计算,就要明白先算什么?要想算出应付的价钱,就得先算出4个面包的价钱,才能再加上1个蛋糕的价钱,所以要先算3×4。

即“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6+3×4”
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设计意图: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师:一个算式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生:一个算式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师: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生2:20-3×4
师: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生:要想知道找回多少元,应该先算出花掉多少元,也就是买3包饼干的价钱。

所以先算3×4。

师:真了不起,一个算式,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一个算式有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设计意图:结合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会画图表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和列出综合算式,并正确计算解决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算式“先乘后减”的合理性。

4.说出算式的意义,并计算。

师: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巩固练习
1.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2. 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1)一共有多少瓶?
(2)一共有多少个猫警察?
3. 一共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由简到难,通过练习巩固如何运算乘加、乘减的算式。

四、课堂小结
师: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一个算式既有加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一个算式既有减法又有乘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加、乘减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概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