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4听泉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两篇—听泉教案
基本环节实施要点课题听泉
教学目标1、提高欣赏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素养。
2、理解艺术家对于自然、人类生活以及人的本性的深切感受。
3、学习文章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对“泉水”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难点对阿炳情感的把握以及学习本文的启示。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情境预设这是一篇用文字描绘音乐的文章,对音乐的理解与赏析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敢于说,有条理地说是老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学过程
教一、导入
你喜欢音乐吗?你听过贝多芬的乐曲吗?
请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问:你从《命运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
小结:音乐会讲述故事,音乐会传达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也是与音乐有关的。
板书:听泉(韩静霆)
二、新授
1、全班自由读课文
问:这篇文章写有关谁的音乐,乐曲名字是什么?
2、板书有关《二泉映月》的内容。
3、全班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乐曲《二泉映月》。
用笔写一写听后的感受。
(此时不用学生说)
4、下面,我一起看看作者又是怎样描绘《二泉映月》的呢?请齐读课文第3段,并划出描绘音乐的语句并体会。
小结:这里并不是在简单地描写音乐的高低快慢,而是在用诗的语言,描绘音乐创造的画面,表现音乐反映的生活,传达音乐抒发的感情。
5、进一步引导:听着如诗如画的音乐,读着如诗如画的语言,你有没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呢?请结合前边所写的感受说说。
(提示:我们仿佛置身于明月之下,泉流之滨,观赏着泉水挟着月光,极尽千姿百态,历尽青山绿草、平石高崖,和着鸟鸣,伴着鱼跃,时而款款漫步,时而急流涌进。
)
6、我们的音乐家杨老先生他听到了什么呢?在课文中找出。
(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有一点淡
淡的哀伤)
7、你知道《二泉映月》中“二泉”指哪“二泉”吗?
归纳:①自然的泉;②阿炳心中的“泉”。
这泉涌动的是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有一点淡淡的哀
学过程伤。
三、分析全文内容,把握结构
文章除了介绍《二泉映月》的内容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1、大声诵读其它段落,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归纳:全文介绍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产生、流传、内容和崇高的艺术地位。
2、《二泉映月》是如何产生的?
归纳:阿炳用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加上自己的音乐天才,创造了这支精妙绝伦的二胡乐曲。
3、《二泉映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归纳:是音乐理论家杨荫浏发现了它,听懂了它,记录了它,并为它命了一个确切又充满了诗意的名字《二泉映月》,从此,“泉水”流出了山涧,美妙的音乐得以流传。
4、作者怎样介绍《二泉映月》崇高的艺术地位的?
归纳:作者借用著名音乐指挥空小泽征尔的评价,高度赞扬了《二泉映月》崇高的艺术地位。
文中哪两个词最能体现?(美妙绝伦、独一无二)
5、小泽征尔为什么说“《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
归纳:音乐中藏着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它美妙绝伦,创作者的情感和艺术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需要带着虔诚、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去欣赏。
四、价值探讨。
今天,我们有幸能听到如此美妙绝伦的音乐,除了感谢阿炳的创作和杨老先生的记录和流传之外,我还应该做点什么呢?
(提示:热爱传统文化艺术,继承传统文化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
五、欣赏《春江花月夜》,结束全文。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用文字描绘音乐的文章,本单元《明湖居听书》也是。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对音乐的感悟,培养学生用文字记录音乐的能力。
这虽是一种尝试,但教学的效果还是较好,学生们的想象力丰富多彩,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
其次,是通过此文教育学生要热爱、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这也是每个教此文的老师都应该讲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