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 专题20 串并联电路 电表的改装学案 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新课标物理一轮原创精品学案 专题20 串并联电路 电
表的改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化简电路
2.掌握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3.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原理,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解法,并能够分析测量误差
4.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用法
本讲重点: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用法的选择、伏安法测电阻内外接法的选择
本讲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两种用法的选择、伏安法测电阻内外接法的选择
考点点拨:1.处理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原理
3.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第一课时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______。
即01U +12U +23U =03U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_。
用U 1、U 2、U 3代表图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即有1U =2U =3U =U
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4、电压表和电流表
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装而成的。
表头的满偏电流Ig 、内阻R g 和满偏电压U g 。
(1)满偏电流I g :表头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叫表头的___________,用I g 表示。
(2)表头的内阻R g :表头线圈的电阻叫做表头的_______,用R g 表示。
[说明]每个表头都有它的满偏电流I g 和内阻R g ,R g 和I g 是表头的两个重要参数。
(3)表头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这个电压值叫____________,用U g 表示。
满偏电流I g 、内阻R g 、满偏电压U g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表头G 的满偏电压U g 和满偏电流I g 一般都比较小,测量较大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时,需要把小量程的表头G 加以改装。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要_____一个适当的分压电阻,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时,要_____一个适当的分流电阻。
下面是改装的原理图。
(二)重难点阐释
1.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方法:串联一个分压电阻R ,如图所示,若量程扩大n 倍,即n =g
U U ,
则根据分压原理,需串联的电阻值g g g
R R n R U U R )1(-==
,故量程扩大的倍数越高,串联的电阻值越大。
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连接方式:
用图甲所示电路测R x 阻值时,电压表示数为R x 两端电压,电流表示数为通过R x 的电流,I
U R x =,实际电流表示数为I R +I V 。
测得R x 值比真值小。
当R v 值越大,I v 越小,电流表示数越接近I R ,当R V >>R x 时,测量值R x 比较准值。
这种接法(电流表外
接法)适宜测量 较小 电阻。
(填写较大或较小) 用图乙所示电路,测R x 值时,当R x >>R A 时,测量值比较准确。
这种
接法[电流表内接法]适宜测量
较大 电阻。
(填写较大或较小)
二、高考要点精析
(一)处理复杂电路的基本方法
☆考点点拨
处理复杂电路,关键是画出等效电路。
对复杂电路分析,一般情况下用等势点法比较方便简洁。
(1)凡用导线直接连接的各点的电势必相等(包括用不计电阻的电流表连接的点)。
(2)在外电路,沿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3)凡接在同样两个等势点上的电器为并联关系。
(4)不加声明的情况下,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
【例1】如图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 1=5Ω,R 2=1Ω,R 3=3Ω,I 1=0.2A ,I 2=0.1A ,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
A .0.2 A ,方向向右
B .0.15A ,方向向左
C .0.2 A ,方向向左
D .0.3A ,方向间右
解析:由图示电流方向可计算出R 1和R 2两端电势降 U 1=1.0V ,
甲
乙
U 2=0.1V ,电势左高右低,比较U 1,U 2可判定R 3两端电势下高上低,U 3=0.9V ,通过R 3中的电流I 3=U 3/R 3=0.3A 的电流,向上流,由图可知R 3上电流由I 2和 I A 共同提供的,I A =0.2A ,方向向左。
答案:C
点评:电势的高低是判断电流方向的基本方法。
因为U 1>U 2,所以 R 3
两端电势下端比上端高。
☆考点精炼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电阻都是2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
B 、
C 两点间加6V 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_。
【例2】表头(G )改装成双量程电压表:
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 ,满偏电流为I g =1 mA ,内阻R g = 100 Ω,用它改装为有5 V 和50 V 两种量程的电压表,求R 1、R 2的阻值各为多大?
答案:R 1=4.9 k Ω,R 2=49.9 k Ω
解析:当公共端与5 V 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 1=5 V ,当公共
端与50 V 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 2=50 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
R 1=)10010
15(31-⨯=--g g R I U Ω=4900 Ω=4.9 k Ω R 2=
)10010150(32-⨯=--g g R I U =49900 Ω=49.9 k Ω
第二课时
(三)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考点点拨
(1)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电路形式(如图所
示)
(2)实验电路(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测量未知电阻的原理是R =I
U ,由于测量所需的电表实际上是非理想的,所以在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电压U 和通过的电流I 时,必然存在误差,即系统误差,要在实际测量中有效地减少这种由于电表测量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必须依照以下原则:(1)若A x R R >x
V R R ,一般选电流表的内接法。
如图(a )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U 表示被测电阻R x 与电流表A 串联后的总电压,电流表的读数I 表示通过本身和R x 的电流,所以使用该电路所测电阻R 测=
I U =R x +R A ,比真实值R x 大了R A ,相对误差
a =x A x x
R R R R R =-测(2)若A x R R <x
V R R ,一般选电流表外接法。
如图(b )所示。
由于该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U 表示R x 两端电压,电流表的读数I 表示通过R x与R V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所以使用该电流所测电阻R 测=x
V x V R R R R I U +=也比真实值R x 略小些,相对误差a =x
V V x x
R R R R R R +=-测.
☆考点精炼
4.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R x <<R A 时,用甲种接法误差较小,当R x >>
R A 时,用乙种接法误差较小
B .当R x >>R A 时,用甲种接法误差较小,当R x <<
R A 时,用乙种接法误差较小
C .当R x <<R A 时,用甲种接法误差较小,当R x >>R v 时,用乙种接法误差较小
D .当R x >>R v 时,用甲种接法误差较小,当R x <<R A 时,用乙种接法误差较小
5.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 时,若不知R x 的大约数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流表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仪器如图所示接好,只空出一个电压表的一个接头K ,然后将K 分别与a ,b 接触
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则()
A.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
B.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C.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a
D.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K应按b
考点精炼参考答案
三、考点落实训练
2.伏特表V1、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改装而成的,V1的量程是5 V,V2的量程是15 V,为了测量5 V~10 V的电压,把两表串联使用,则有( )
A.两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等,但读数不等
B.两表读数不等,指针偏角也不等
C.指针偏角不等,其大小与两表的量程成正比
D.两表读数不等,其数值与两表的量程成正比
6.某学生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接成如图所示电路,接通K后,他将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A、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U;当并联在A、B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也为U;当并联在B、C两点间时,电压表读数为零,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
能是()(R1、R2阻值相差不大)
A.AB段断路
B.BC段断路
C.AB段短路
D.BC段短路
10.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的两端电压时,其读数为8V,如果这段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将4500Ω的电阻与电压表串联后再测其电压,结果示数为5V,则电压表内阻为________Ω。
11.某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当电阻增至30Ω时电流降为原来的4/5,则电路原来的电阻为
_________Ω。
12.如图所示,电源可提供U =6 V 的恒定电压,R
0为定值电阻,
某同学实验时误将一电流表(内阻忽略)并联于R x 两端,其示数
为2 A ,当将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内阻无限大)后,示数为3V ,
则R x 的阻值为_______Ω.
13.将阻值为16Ω的均匀电阻丝变成一闭合圆环,在圆环上取Q 为
固定点,P 为滑键,构成一圆形滑动变阻器,如图1—28—8所示,
要使Q 、P 间的电阻先后为4 Ω和3 Ω,则对应的θ角应分别是
_______和_______.
14.甲、乙两地相距6 km ,两地间架设两条电阻都是6 Ω的导线.
当两条导线在甲、乙两地间的某处发生短路时,接在甲地的电压表,
如图所示,读数为6 V ,电流表的读数为1.2 A ,则发生短路处距甲
考点落实训练参考答案
1.ABC (实际中的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可以看成一个电阻,其表的示数则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结合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进行分析,可知ABC 正确。
)
2.AD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特点可知,两表指针偏转角相同,但是相同的偏角所表示的电压的数值不同。
)
3.B (若R 1变小,则有R AB <R BC ;若R 2变小,则导致R AB >R BC ;若R 3变大或变小,则)BC AB R R
4.D
5.C
6.AD
7.A
8.大于等于大于等于
9.1.8V、2/3A
10.7 500
11.24
12.3
点评:本题将力与电综合在一起,将测力学量转化为测电学量,设题新颖,联系实际。
抓住F变化→θ变化→R有变化→I变化,一系列因果关系是解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