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专题三 声声慢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多指落花,菊花,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景,添悲伤之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暗喻作者孤苦飘零的晚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 桐,凄清景象,梧桐就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 意象。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此时的细
雨不仅仅只滴在梧桐叶上面,更是滴在 作者心扉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 却言有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 此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她为什么而愁?
愁
亡故颠独丧 国国沛居夫 之之之之之 恨思苦悲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特别是秋风,会为人添几分凉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诗词中,以雁写思因为大雁定期南飞,尤其是春天来 临,大雁奋力飞回故巢,很容易引发那些归期未定的人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思考:
本词词眼是什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词人是通过哪 些意象表达自 己“愁”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析意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意象: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照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淡酒
细雨
风
梧桐
雁
黄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结论:酒—是—李“白愁《”宣的城象谢征眺楼饯别校叔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 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 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是情 愁、家愁与国愁集于一身,何其悲怆 凄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照,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2岁: 北宋末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金石书画被毁。 46岁:其夫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后去世,终年49岁。 47岁: 李清照为其夫解不白之冤,各地漂泊。 48岁: 居于浙江,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 49岁: 再嫁张汝舟,可惜并非良人与其离婚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形可成对奈比何,花从而落触去发,无尽似的曾愁相思。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在本词中,雁的寓意;结合课文注解,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词 作者当年曾寄《一剪梅》词给丈夫赵明诚,有“云中谁寄锦 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如今丈夫已逝,家乡
结难论回,:故雁云“象伤心征” 离愁、象征悼亡、怀乡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词写作背景
当时,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南渡过程中夫 妻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 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愁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朗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照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 声李
清
慢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知析明 作意主 者象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知作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
18岁:与赵明诚结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 度过了此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牵愁的象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通常会给人以一种阴冷的感觉,连绵不
断清。明增时加节愁雨思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创作风格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公元1127年,(李清照43岁时)北方金族攻破了汴 京,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 反映战乱痛苦,表现思夫、思乡、思国之情。 浓愁-沉郁凄凉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多指落花,菊花,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景,添悲伤之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暗喻作者孤苦飘零的晚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 桐,凄清景象,梧桐就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 意象。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此时的细
雨不仅仅只滴在梧桐叶上面,更是滴在 作者心扉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 却言有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 此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她为什么而愁?
愁
亡故颠独丧 国国沛居夫 之之之之之 恨思苦悲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特别是秋风,会为人添几分凉意。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在诗词中,以雁写思因为大雁定期南飞,尤其是春天来 临,大雁奋力飞回故巢,很容易引发那些归期未定的人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思考:
本词词眼是什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词人是通过哪 些意象表达自 己“愁”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析意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意象: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照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淡酒
细雨
风
梧桐
雁
黄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结论:酒—是—李“白愁《”宣的城象谢征眺楼饯别校叔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 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 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是情 愁、家愁与国愁集于一身,何其悲怆 凄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照,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 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2岁: 北宋末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金石书画被毁。 46岁:其夫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后去世,终年49岁。 47岁: 李清照为其夫解不白之冤,各地漂泊。 48岁: 居于浙江,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 49岁: 再嫁张汝舟,可惜并非良人与其离婚
经历了一场再嫁人、离异系狱的灾难。 53岁: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71岁: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形可成对奈比何,花从而落触去发,无尽似的曾愁相思。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在本词中,雁的寓意;结合课文注解,古有雁足传书之说,词 作者当年曾寄《一剪梅》词给丈夫赵明诚,有“云中谁寄锦 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如今丈夫已逝,家乡
结难论回,:故雁云“象伤心征” 离愁、象征悼亡、怀乡之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本词写作背景
当时,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南渡过程中夫 妻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 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 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的愁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朗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声慢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照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 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 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声 声李
清
慢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知析明 作意主 者象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知作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 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
18岁:与赵明诚结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 度过了此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 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牵愁的象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雨通常会给人以一种阴冷的感觉,连绵不
断清。明增时加节愁雨思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创作风格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
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公元1127年,(李清照43岁时)北方金族攻破了汴 京,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南渡前: 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 反映战乱痛苦,表现思夫、思乡、思国之情。 浓愁-沉郁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