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简化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会议主要作出四项决定: 1.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 治局常委。 2.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 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 军事,周恩来是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不 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 者;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
2、黎平会议 通道会议以后,经过毛泽东的努力说服,许多 领导者转变了观点,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由于李德的情绪不好,依然不认同放弃原计划。 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1934年12月15日,中央 红军占领黎平。 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 召开会议。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 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德因为痢疾没有参加 会议。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 《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 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周恩来事 后将决议给李德看时争吵起来,李德不能接受。
2、苟坝会议 中央红军取得娄山关战斗胜利后,1935年2月 28日二次夺取遵义。3月8日,毛泽东和军委纵 队进驻苟坝。周恩来和毛泽东一起最终说服与 会者放弃攻打打鼓新场主张,使红军避免了遭 受重大损失。会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成立 “中央新三人团”代表政治局全权指挥军事的 建议,周恩来将建议转达给张闻天。3月12日, 张闻天在苟坝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 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 事小组,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改变党中央最高 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 继续。
遵义文化一直承载着道,追随着义,浩 歌不息。 这座城市的人是有福的。更为宝贵的是, 这座城市幸运地承载了一场精神史诗的 序幕:对人类真理的追求,对革命规律 尊重的坚持,对牺牲和挫折的直面,对 坎坷崎岖的坚定探索… 这就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称之为“中国 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第二个历史决议 称之为“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遵义会议确立 的正确的制度、路线和方针,在今天依然焕发 着时代的气息。
(一)遵义会议前的几个预备会议 1、通道会议 在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 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 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关 于放弃去已经被蒋介石布下重兵的湘西与红二、 六军团会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 意见,得到了与会多数同志尤其是周恩来的赞 同。遭到李德的反对,并且相当愤怒,认为改 变计划是胆小懦弱。
2、遵义会议精神是一种 独立自主的精神
毛泽东指出:“我们认识中国, 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 会议开始的”。
因此,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第一次在没有共 产国际的干预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会议。
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独立自主”的遵义会 议精神。首先,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坚 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次,在国 内事务中,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未来前进道路 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险阻,我们决 不改旗易帜,既不走老路,更不走邪路, 而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放弃,不抛 弃。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不仅 把参加秋收起义的队伍带上了井冈山,而且还 在那里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进而 找到了能够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在井冈山根据地的示范和带动下,从1927年7 月至1933年的6年时间里,我们党就在全国迅 速创建了大大小小十多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红 军总兵力也发展到30万人。
(二)遵义会议召开前毛泽东的充分准备 1、思想帮助,争取大多数人的觉悟。 2、注意调查研究,掌握部队思想情况。 3、据理力争,赢得理解和支持。
(三)遵义会议的召开经过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 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总结第五次反 “围剿”的经验教训。 1、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 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 义错误辩护。
(四)遵义会议的延续完善 1、扎西会议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撤出遵义城。2月5日到 9日,在称为“鸡鸣三省”的云南威信县水田寨、 大河滩、扎西镇,连续召开了三次政治局会议, 统称为“扎西会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 总的责任,通过“周博长谈”,博古移交了象征 权利的中央印章和重要文件。通过了中央关于反 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和经验教训决议 大纲以及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决定。
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实事求是的遵义会议精神必须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努力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自觉把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制度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王菡祺
目 录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遵义会议的召开经过和内容 三、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 四、遵义会议精神及启示
1、遵义会议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首先,无论是对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历 史总结,还是对红军进一步军事行动的谋 划,亦或是对犯错误同志的批评和对被错 误处理的同志的重新起用,无不体现着实 事求是的精神。
其次,早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武装反抗 国民党发动派的革命道路时,毛泽东同志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早放弃攻打 大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把战略退却变成战略进攻,开创了一条中 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 命道路。
2、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 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 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承担了 责任。
3、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 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 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 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 误观点。
4、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 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 上,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 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由 常委审查通过。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 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 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 战。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 一系列新问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 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我们一定要弘扬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善于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趋利避害,沉着应对, 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人民美好 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3、猴场会议 猴场会议是红军进入贵州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 的一次重要会议。面对蒋介石大量派兵包围乌江后, 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的意图,提出要红军 “一是不过乌江”在南岸打游击;“二是回头与红 二、六军团会合”。被迫召开会议。会议通过激烈 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 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决定,李德意见 屡遭否决,非常愤怒。会议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 行动方针的决定》,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 场会议,政治局大多数成员的思想已趋于一致,党 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力量已经形成多数,毛泽 东的正确主张已经完全为中央政治局所接受。为遵 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 位。 在遵义会议前,右倾或“左”倾机会主义先后 几次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造成 了严重的损失。而在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 想—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指导地位,使会党 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达到统一,把 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 道上来。(毛泽东领导地位是在若干会议中逐 步建立起来.)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国际国 内都存在着不少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我 们必须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但首先要 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保持共产党人在 战争年代和建设初期的那么一股蓬勃朝气、 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4、遵义会议精神是一种民主团结的精神 遵义会议是是一次真正民主的会议 是一次真正团结的会议(毛、博、李德 事例)
3、会理会议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中革军委指挥红军四 渡赤水,甩掉数十万敌军的重围,变被动为主 动,顺利地渡过金沙江,到达四川会理地区。 由于林彪写信给张闻天要求免掉毛泽东。为了 统一思想,5月12日,张闻天在会理主持召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总结了红军四渡赤水、 抢渡金沙江取得胜利的原因,阐明了运动战的 必要性和正确性,重新统一了认识,巩固了毛 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 了遵义会议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会理会 议也是遵义会议的继续。
(一)遵义会议召开前的历史背景 1、共产国际没能挖掘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领导人。
2、深刻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 盟军 1026年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1925年省港大罢工 1922年京汉铁路大罢工 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
2、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产 生。 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 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这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 命的道路。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 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 在党内的职务,选出新的临时中央 政治局,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党内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 证;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现代政党生死攸 关的自身建设课题。我们一定要以保障党 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 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 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 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积极发展党内 民主。
5、遵义会议精神是一种务求必胜的精神 为什么要开遵义会议?为了转危为安, 转败为胜。为什么要批判“左”倾错误,为了 端正党的路线,夺取革命的胜利。务求必胜 就要敢于坚持真理。 我们为什么会胜利?并不是我们党一贯正确, 而是因为我们党能坚持务求必胜的信念,坚 持真理,修正错误。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 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 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 的党的标志。 遵义会议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了积极 的思想斗争,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以来 存在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 的党内分裂的危险,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 具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 能力,表明我们党政治上的日趋成熟。
3、遵义会议精神是一种坚定信念的精神
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都陷入了极度危难之中, 随时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从领导人和普通战士,没 有动摇过对共产主义和中国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大家处事不惊,遇难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 极寻找出路。 一位老红军说,当年我们靠什么克敌制胜?靠理 想、靠信念、靠的是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一句话, 靠的是精神的力量。
再次,湘江之战后,到底是不顾严重敌情 继续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还是实事求 是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历 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实事求是,就能绝处 逢身,化险为夷;反之,就可能大难临头, 全军覆没。
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实事求是的遵义会 议精神,必须牢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 史经验教训,努力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 符合客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 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一切 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
(二)遵义会议召开的直接原因 1、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震撼世界历史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长征途中红军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湘江战役
2、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途中的失利导致 党和军队有了改变军事指挥的愿望。
3、中央红军进驻遵义才有短期休整 时间。
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渡过乌江天险,7日 占领遵义。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纵队进 驻遵义城。红军长征以来,连续苦战激战, 进驻遵义,中央红军第一次有了短暂的休整 机会。这是会议选择在遵义召开的一个重要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