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阐述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教融合阐述逻辑
总体论述:
首先,从产教融合的背景讲明白职业教育的利好局面,消除各方顾虑。
其次,从企业层面讲明白自己优势、能做哪些、怎么做的及做的怎么样,证明企业能够做好。
最后,拿出针对性的产教融合方案来解决对方需求,证明企业能够帮本校做好这件事。
一,从产教融合的背景论述需求
1,国家从政策上为企业参与职教提供了信心和依据。
1)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意义:
由“政府举办为主,追求规模扩张,参照普通教学模式”转变为“政府统筹管理、
社会多元办学,提高质量,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时限为5-10年,三个
转变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信心和依据,职业教育未来5-10年,也就是说2019-2028年将迎
来极大利好局面。
也能看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改革目标,职业教育改革首当其冲。
2)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确定了三个任务目标:健全多元办学格局、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和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做出指示,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我们致力于校企合作新经济数字产业
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我们已
经探索实践了“新经济数字产业学徒育训工坊”模式。
4)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于校企合作的路径和方式给予具体条法。
第三十七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
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与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同举办职业教育机构、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开展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
国家鼓励职业学校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
设、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质量评价、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科技
成果转化以及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相关行业组织、
企业、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机制。
开展校企合作,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行业痛点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数字人才缺口大的现状,证实了职教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刚需。
1)基于目前教育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匹配不对称现象,随着产业迭代速度加快,行业痛点愈发严重。
具体体现在院校端和产业端,院校端的实训不足和教产脱节导致供需错位,产业端的高技能人才招工难、培训成本高、行业变化快及新兴行业基础人才匮乏导致人力成本过高。
2)基于国家统计局、教育局及智联招聘在线大数据分析:2021年数字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超过1200万人;当前高校供给增量年均不超过10%;产业每年的需求增量在30%以上。
3,国家政策促使院校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职教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纲要,“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由目前的50%提升至60%,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类型教育,实行5:5分流。
二,企业是怎样做好这件事的?
1,企业品牌规模、良性的发展历程,职教荣誉等
2,良性的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模式
1)学院端是如何教的?教的内容如何来的?
2)产业端怎样匹配企业需求的?评判依据是什么?
3)这种产教融合如何促成产城融合的?
1)在学校教的知识是社会企业真实项目反馈出来的,项目的
更新,也就促进教的内容的更新,彼此形成良性循环。
2)企业真实项目需要的是会做的人做,考虑人效,用专业的
学生做真实项目人力成本会降低,在专业的学生和真实项目
间形成良性循环。
3)产业的发展一定是和城市的发展相吻合的。
按照当地企业
反馈出的数字人才需求模型,做教学,做人才培养,在人才、
产业和城市经济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成产城融合。
补充说明:
A、标准化课程研发体系一定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B、产业基地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产业基地承载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真实项目和带动当地经济的三个职教最核心的板块。
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这里给出不同能力学生的培养方案,完成一项能力进入下更高能力培养阶段。
3,产教融合解决方案
三,针对性的产教融合方案举例,需要结合企业真实案例,涉及机密,不做阐述,重点是结合需求阐述本公司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校方问题
1,共建设计产业学院。
2,实训室建设,引产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3,共建职业技能竞赛基地,争取赛事承办及获奖。
4,推进“三教改革”,提升校企合作内涵。
5,专业课程及教学建设。
6,共建省级示范性实践基地。
7,共建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8,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培养高技能人才。
9,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10,企业育人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成为xxx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