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的遗迹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的遗迹相
赵澄林;姜在兴
【期刊名称】《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89(013)001
【摘要】本区下第三系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的遗迹化石,类型多,分异度大。

按其生态习性分为六大类:居住迹(Domichnia)、觅食迹(Fodichnia)停迹(Cubich-nia)、爬
迹(Repichnia)、逃逸迹(Fugichnia)和牧食迹(Pascichnia),共计13个属。

文中描
述了类属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建立了适于本区的遗迹化石相模式,由五个相组成,即石针迹(Skolihtos)相、卷迹(Intortusichnus) 相、伸展迹(Aductusichnus)相、始网
迹(Protopaleodictyon)相和古网迹(Paleodictyon)相,分别对应于滨湖、浅湖上部、浅湖下部。

【总页数】8页(P1-8)
【作者】赵澄林;姜在兴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11.611
【相关文献】
1.泌阳断陷下第三系陆相层序中油气生储盖及其组合特征——以双河-赵凹地区下
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J], 郭文平;胡受权
2.东濮凹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类型和模式研究 [J], 孙宏伟
3.东濮凹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定量预测模型 [J], 兰亚萍
4.东濮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二次生烃作用 [J], 段红梅; 高平; 王兴武; 张建军
5.西藏南部白垩系及下第三系的生物相及遗迹相 [J], 周志澄;Helmut Wilems;章炳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