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7.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每课一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1.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弹簧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增大
B.当弹簧变短时,它的弹性势能一定变小
C.在拉伸长度相同时,k越大的弹簧,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D.弹簧在拉伸时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解析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除了跟劲度系数k有关外,还跟它的形变量(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如果弹簧原来处在压缩状态,当它变长时,它的弹性势能应该先减小,在原长处它的弹性势能最小.所以A、B、D均不对.
答案 C
2.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如图7-5-11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最终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处,则( ).
图7-5-11
A.h愈大,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愈大
B.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
C.h愈大,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愈大
D.小球第一次到达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比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解析最终小球静止在A点时,通过受力分析,小球受自身重力与弹簧的弹力作用,由弹力公式F=kx,即可得出弹簧在A点的压缩量与h无关,弹簧弹性势能与h无关.
答案 B
3.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用力把它拉到伸长量为l处,拉力所做的功为W1;继续拉弹簧,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再伸长l,拉力在继续拉伸的过程中所做的功为W2.试求W1与W2的比值.
解析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成正比,故在F-l图象中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右图所示,直线下的相关面积表示功的大小.其中,线段OA下的三角形面积表示第一个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1,线段AB下的梯形面积表示第二个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2.显然,两块面积之比为1∶3,即W1∶W2=1∶3.
答案1∶3
4.如图7-5-12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中间连有一弹簧,今用力F缓慢向上提A,直到B恰好离开地面.开始时物体A静止在弹簧上面.设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1,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2,则关于E p1、E p2大小关系及弹性势能变化ΔE p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5-12
A.E p1=E p2 B.E p1>E p2 C.ΔE p>0 D.ΔE p<0
解析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x1,有kx1=mg,则设B离开地面时形变量为x2,有kx2=mg.由于x1=x2所以E p1=E p2,ΔE p=0,A对.
答案 A
5.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图7-5-13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k1、k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7-5-13
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相等
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
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都减少
解析弹簧的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A错误;在垫片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弹簧相连,故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等大,B正确;由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由胡克定律F=kx可知,两弹簧的弹力做负功,则两弹簧弹性势能都将增加,D错误.故选B.
答案 B
6.如图7-5-14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球,中间连一弹簧,A球固定,现用手拿住B球将弹簧压缩一定距离,然后释放B球,在B球向右运动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1)B球的加速度怎样变化?(2)B 球的速度怎样变化?(3)弹簧的弹性势能怎样变化?
图7-5-14
解析小球从开始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B球受到向右的弹力作用,小球的速度在增大,但受到向右的弹力在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减小.B球经过原长处继续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向左的拉力,小球的速度在减小,但受到向左的拉力在增大,所以加速度增大,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增大.
答案(1)加速度先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增大.(2)速度先增大后减小.(3)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