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27T08:48:47.841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7期作者:杨雪莲[导读]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病患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R)产生的影响。
杨雪莲
铁力市人民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病患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ADR)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0.1~2021.12收治的6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甲、乙组,每组均30例,均进行常规管理,乙组进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情况。
结果:乙组用药依从性、ADR发生率分别是96.67%、10.00%,甲组为73.33%、33.33%,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T2DM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有益于提升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药学干预;效果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drug complianc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T2DM treated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which were subject to routine management. Group B received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ADR in group B were 96.67% and 10.00% respectively, and 73.33% and 33.33% in group 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ata (P < 0.05). Conclusion: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for T2DM patients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reduce drug side effects,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Medication compliance; Adverse reactions;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observation T2DM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慢性病,通常在35~40岁以后发病,在糖尿病患者样本总量中占比高于90%,“三多一少”是T2DM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饮食、运动及药物疗法是当下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1】。
T2DM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着其血糖控制效果,关系着疾病转归。
笔者所在科室对T2DM患者进行了药学干预,取得的效果较好,现对具体实施情况作出如下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20.1~2021.12,以上入选者T2DM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年龄≤80岁,认知状态良好,基本基本的沟通能力,资源配合完成研究。
其中包括男33例,女27例;年龄范围33~76岁,中位年龄(56.74±4.04)岁;秉承2~14年不等,均值(7.14±1.20)岁。
按照随机原则将以上患者分成甲、乙组,各组均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均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的用药管理方法,即采用口头教育、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述药品名称、正确使用方法、剂量及频次等。
乙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学干预:(1)建立健康档案:主动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全面了解病患用药试、病史等基本状况,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了解他们治疗及护理方面的需求。
结合掌握的信息建立个体化的健康档案。
(2)用药干预:和患者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调动他们参与临床诊疗工作的积极性。
结合患者病情状况指导、督促他们科学用药【2】。
针对初诊T2DM患者,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诱发因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水平,运用PPT、现场座谈会、一对一宣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到严格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
多列举既往治疗效果较好的病案,增强患者征服疾病的信心。
适时讲述擅自调整用药剂量、次数等的危害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患者复诊时,了解他们近期用药、血糖控制状况,解答患者的思想困惑,帮助患者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方法等,提升用药科学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药学监护:在病患住院期间加大药学监护力度,加强ADR事件、联合用药过程及特殊体质病患的监护。
(4)出院后干预:病患出院前再次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集中授课,定时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了解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创建QQ群、微信群等,定时上传T2DM防治知识、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鼓励病友之间加强沟通,分享自我管理经验,相互间提醒按时定量用药等。
1.3观察指标
记录各组药物ADR发生情况,自拟问卷调查用药依从性,有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之分。
1.4统计学处理 SPSS26.0软件包处理数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计算。
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和甲组相比,乙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更高,ADR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以上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当前国内外针对T2DM尚没有特效根治方案,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控制基体血糖,防控相关并发症【3】。
一些糖尿病患者经长期用药或住院治疗,当没有将血糖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时,容易产生较明显的思想顾虑,怀疑当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治疗依从性降低,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的行为,影响T2DM治疗效果【4】。
既往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记忆功能明显减退,外加理解能力下降,不能记牢使用药品的名称、服用方法及剂量等,治疗期间如果以出现漏服、错服药物等状况,影响疾病整体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扰乱后期治疗进度,以致患者逐渐丧失康复信心。
药学干预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临床医师把药物及疾病有关理论知识作为工作基础,通过教育指导患者准确使用药物,确保剂量、疗程及服用途径等的合理性,进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标【5】。
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的药学干预,本组患者用药依从性、ADR发生率分别是96.67%、10.00%,和甲组为73.33%、33.33%相比差异均显著,由此可初步认为,对T2DM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有益于提升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万均,于鑫淼,田丰秋.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4):49-52.?
[2]温聪慧,杨营军,许玲玉.达格列净、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2):110-113.?
[3]郝兆虎,邵海琳,黄霄,等.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9):592-596.?
[4]菅小红,徐建宾,申晶.达格列净对中心肥胖型新诊断T2MD患者β胰岛细胞功能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0):1209-1212.?
[5]牟伦盼,蒋建家,张雅萍,等.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3):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