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CURRENT EVENTS 时局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
·特别报道·
责任编辑丨何玉梅
Z'Magazine 丨2021丨
甘把热情撒乡间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水电等方面的通畅,但很多地方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在两会期间,我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习水县温水镇梨园村党支部书穆伦发说。
在穆伦发看来,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得有政府的经济发展扶持、科技扶持,在乡村引进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发展,将有利于带动生产,做好乡村振兴的后半篇文章。
“三个代表暖人心,三代梦想也成真;清泉流入山腰里,子孙收益万万春。
”穆伦发在完成茶林弯人畜饮水隧洞工程后信手拈来了这几句打油诗。
梨园村地处黔渝交界,与同名的重庆市綦江县石壕镇的梨园村仅一河之隔,可两村发展程度相差千里,这成了穆伦发的心病。
为此,他千方百计希望改变旧貌,率领群众脱贫致富。
梨园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和煤灾重灾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
在村建设组大山后面有一处优质水源,如果能将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建设组和团山组100多户、400余人的饮水问题。
当地两三代人都想引用这处水源,但必须凿穿200余米的隧洞才能将水引过山后使用,工程难度是横在大家面前的大难题。
为此,穆伦发开始了他的勘探工作。
为掌握水源处旱季和雨季的水量、水质以及确定饮水工程路线,他多次翻过大山到水源处查看,最终撰写了《茶林弯人畜饮水隧洞工程》项目资料。
经过多次向县、市对接,积极奔走筹措整合各种资金,完成了饮水工程的修建,这个工程成为了该村建国以来第一个国资项目工程。
脱贫攻坚,扶贫还得先扶智,新建梨园小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温水镇创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实体项目——梨园村滨岛休闲度假新村,实现村从“空壳”到“实体”的华丽转变。
穆伦发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文件精神,在脱贫攻坚之战中抓住机遇,带领群众实施“强基固本”的村集体经济政策。
穆文东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
足外加妻子是盲人,脱贫难度大。
为鼓励他们脱贫致富,穆伦发三番五次上门宣讲扶贫政策。
最终该户成功享受建圈补贴60平方米,利用“特惠贷”资金养猪20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产业脱贫示范户。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穆伦发不辞辛劳奔走在一线战场,走村入户,召开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声音,将群众建议一条条一款款地记录下来,并结合实际,为群众脱贫致富找门路。
走农村工业发展道路
“结合市里提的打造遵义都市圈,推进绿色工业产业发展,为了更好地把“两会”精神落到实处,我这次提了两个建议。
一是要拓展村居职数,二是要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
”市人大代表、湄潭县兴隆镇红坪村支部书记张权友在参加遵义市“两会”时说。
湄潭县兴隆镇的红坪村距离县城仅6公里,在以前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多达1200余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成为当地较为突出的问题。
现如今,该村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山丘林茶相映,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是全县茶产业、传统农业较为发达的村。
说起红坪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创业园区的迅速崛起壮大,广大人民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他们的好支书、市人大代表张权友。
张权友自小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他跟哥嫂长大,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
上天在带给他不幸的同时,也赋予了他聪慧的头脑。
张权友认识到,湄潭是茶叶大县,红坪村更是优质茶叶产地。
于是他将目光集中到茶叶上,自学了《市场信息与管理》《中国茶经大典》《茶叶栽培技术》《茶叶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同时承包5亩地全部种上茶树,开始研制加工群系品种。
在积累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后,经过艰苦创业,昔日的穷小子变成了当地的致富能人。
张权友不忘家乡,反哺故土。
通过招商引资创办了怡壶春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解决当地148位农民就业。
群众收入从原来的2000元猛增到5000多元。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文丨■ 记者 赵继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1
红坪村部分地方缺水,张权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50万元,解决了当地500余户2000余人的饮水问题。
此外,他自筹资金10余万元修建青田鱼囤积销售中心,加上争取来的资金,修排涝沟800米,彻底解决了青田鱼囤积销售排涝问题,减少对养殖户的损失。
在张权友担任村支书后,他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梦想,依托当地农业产业优势,招商引资兴办工业企业,走农村工业发展道路,让广大村民从此走上和城里人医院安康富足幸福的生活。
经过反复磋商和广泛宣传,由张权友亲自草拟的《红坪村创建村集体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得到全体村民的共同支持,同时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截止2019年底,园区企业64家入驻,家家企业办的红红火火,并按协议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
入驻的企业还自愿精准帮扶1-2户贫困户,解决大部分存贫困户、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依托企业稳定直接脱贫。
现如今,园区年创造产值5亿元,税收1400余万元,解决就业1300多人。
下一步,红坪村将继续扩大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加大福利奖励待遇,让全村人民更多分享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带来的硕果,让全村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搬迁的群众“贴心人”
参加今年的两会,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汇川区高平街道学堂堡社区党支部书记胡小梅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一区一园,为务工人员提供宜居、宜业、宜游的社区环境建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4次提到易地扶贫搬迁,说明政府高度重视。
”胡小梅说,如果产业发展起来,开发出更多岗位,将有利于更进一步巩固社区就业。
“胡支书,我看你为我们整天跑上跑下辛苦了,我没有文化说不出好听的感谢话,只有给你打一双鞋,布鞋透气好走路。
”去年夏天,毛石镇搬迁移民黄孟芬来到胡小梅的办公室,颤颤巍巍的双手从挎包中拿出一双布鞋递给她。
刹那间,被同事们誉为“铁娘子”的胡小梅哽咽了。
面对群众的一片赤诚,它不仅潸然泪下。
将心比心,方可以心换心。
2019年5月,胡小梅被安排到学堂堡社区工作。
作为汇川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汇聚了来自八镇一办的1268户5194名搬迁群众,其中建档立卡户达1171户。
如何保障社区
移民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这一课题,胡小梅一方面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市委、区委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五个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
一方面深入群众,了解需求,结合学堂堡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路径。
以办公室为家是胡小梅的工作常态。
同事们常劝她注意休息,她却说道:“组织信任我、群众相信我,我又怎能安心休息。
”
在胡小梅的带领下,学堂堡社区每月开展一轮信息排查,居民信息得以完善和更新。
社区依托居民信息,对症下药,开出一剂剂良方。
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胡小梅将收集到的居民信息整理成档,成立完善了“一站三中心”(就业创业服务站、家政中心、护工中心、劳务中心),通过弄实搬迁群众就业意愿和技能情况、夯实就业培训、务实就业信息推送、落实就业到岗,帮助搬迁群众打通就业壁垒,在2544名劳动力中实现2461人就业。
全市158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牢记“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在“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尽力而为。
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带头捐款捐物毫不推脱,为全市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清零做出巨大贡献,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遵义现代化强市张权友参加2021年市两会(马云才/摄)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